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教学的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l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里面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文化知识,这些文化知识对增进民族友谊与促进民族团结有着重要意义。高职高专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逐年增加,因此需要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教学。文章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教学现状、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关键点、教学的具体方案等进行研究,以期对高职高专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
  1前言
  汉语言是中国悠久文化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要带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领略我国悠久的语言文化与历史,势必离不开对汉语言教学的学习与研究工作。汉语言文化知识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在高职高专院校少数民族汉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不断的改善原有的教学模式,科学的转变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与文化底蕴,为其将来走向社会奠定更好的文化基础。
  2高职高专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教学现状
  2.1学生文学素养十分薄弱
  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学功底十分薄弱,对文言文、通假字、多义词的系统性认识严重缺乏,以至于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十分吃力、寸步难行。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中的语言交流过程很少用到汉语言,导致其对汉语言的学习缺乏兴趣。而且在高职高专院校学习中由于专业性较强,学生们的专业课程较多,学习重点都被转移到了专业课程上,导致精力分散,无法花费太多时间在汉语言课程的学习上。
  2.2汉语言课程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由于在汉语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公式、规律可言,其灵活性较大,也无法像其他实用型专业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授课。其传统的抽象性特点,也使得汉语言教师在传授汉语言内容时,注重于汉语言知识内容的讲解,忽视了学生们的主动能动性以及理解能力,不仅不利于学生们对汉语言知识的掌握,也无法带动学生们对汉语言知识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汉语言课程在高校中越发边缘化的尴尬局面。
  3高职高专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3.1将“感染”与“熏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在汉语言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与性格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而又科学的挖掘,改变以说教式教学为主的传统模式,合理的运用“感染”与“熏陶”,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并充分利用我国经典文学作品,实现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课堂讨论环节,营造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情景,激发学生对汉语言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2将多媒体资源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
  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学与现代化教学(多媒体技术)相比,少数民族学生更容易接受后者。将网络多媒体资源应用到汉语言教学之中,不但能实现课程的多样化教学,还能为学生直观的展现与表达教学情景,使学生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对汉语言知识的理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3将“读书与汇报”的讨论形式贯穿于教学中
  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对待事物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同时对社会热点问题比较关注。因此,在漢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运用“读书与汇报”的讨论形式激发学生对汉语言的学习兴趣。如,在汉语言课程上,教师们可以提前为学生们预留下人文社科书籍的阅读任务,并让学生在课程中分别阐述书籍的中心内容,对作家观点进行剖析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修养,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4高职高专院校少数民族汉语言教学的具体方案
  4.1人文与工具性紧密结合
  高职高专院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设汉语言课程要注意两个方面,即让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而且能够为其专业学习服务。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求、未来发展需求,这也充分说明了将汉语言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融合的重要性。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教学过程中,要将汉语言教学定义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的基础之上,实现有机结合与完美统一,科学的反映汉语言教育规律,顺应汉语言教学发展。
  4.2加强相关实践活动
  在汉语言课程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汉语言综合能力。因此,在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教学工作中,汉语言教师们更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给予综合性学习活动足够的重视,并将综合性学习落实到实处。
  4.3促进汉语言教育的民族化
  汉语言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汉语言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充满历史文化的传承。因此,将汉语言与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并在开展汉语言教育时体现我国多民族文化特点,不仅丰富了汉语言教育的资源与内容,而且为汉语言教育工作奠定了更加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基础。所以,在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教育的过程中,要以中国传统语言表达方式作为根本,进一步强化与融入汉语言教育的民族化,在传承与发展传统汉语言文化的同时,为少数民族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言,更好的融入汉文化而服务。
  5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就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少数民族汉语言教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其教学工作的几点个人观点与具体建议,以期对高职高专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教学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彭亮亮.高校培养汉语言人才的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建设,2005(35).
  [2]黄大鹏,吴修玲.高校汉语言教学发展趋势与变革探析[J].语文建设,2016(12).
  [3]张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
  作者简介
  陈玥君(1989—),女,汉族,四川绵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公共事务及汉语言。
其他文献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门学科主要解决的是青年大学生在未来生活道路上的所遇到的思想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等,通过思政教师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教育和引导。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  关键词:思想道德;法律;大学生;教学实践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引入实践教学的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门学科主要解决的是青年大
摘 要:中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中职会计教学也是如此。为了提升中职会计教学的效果,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体验性教学法就是目前中职会计教学中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职会计;体验性;对策  体验性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并且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收到了广大师生一致的好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的运用能力。本文
摘 要:随着国家对于教育的逐渐重视,现代文阅读逐渐成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的教学效果成为高中语文教师首要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现代文阅读作为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提高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技巧,还可以提升高
摘 要:将历史叙述的线性时序和广度空间联系起来,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形成历史思维,一直以来都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难题。本文试从时空观念的科学解读入手,将学科素养渗透和教学具体实践相结合,对高中历史时空观培养途径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学科素养;时空观念;问题探究;教学实践  2017年,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界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计算机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主要从Flash动画这一信息技术出发,阐述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关键词:Flash动画;实验教学;必要性  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在中小学的迅速普及,Flash作为一种先进
作者选用了Asp,Ind,KT,KPF并采用热水缩尾法、福尔马林试验、冰醋酸扭体法研 究NSAIDs的脊髓镇痛作用及与PGs,NO,EAA的关系.结论:在脊髓水平,PGE对不同性 质疼痛调控作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