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抗菌药物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i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和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两种主要病原体.有学者报道Ct和Uu对抗菌药物治疗的疗效较好[1],然而近年来,我们发现治疗泌尿生殖道Ct和Uu感染患者疗效并不令人满意.为此,我们总结了2001年1月至2003年8月符合条件的随访病例8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人宫颈癌移植瘤照射过程中氧分压变化规律.方法人宫颈癌HeLa细胞培养后接种于裸小鼠右后大腿外侧皮下,每鼠0.2 ml.待肿瘤长至直径1.5 cm以上时,用10 MeV电子线照射裸鼠移植瘤及正常后腿,SSD为96 cm,吸收剂量率为100 Gy/min,总吸收剂量400 cGy.用极谱法测定裸鼠移植瘤及正常后腿氧分压,照射前及照射过程中每30秒分别记录肿瘤及正常组织的氧分压读数,持续至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