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设计 提升课堂品质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gn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学初,接到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即将举行的通知,学校承担赛课任务的老师便选择了校本教材中的《老字头》一课,准备进行硬笔书法教学。学校参与听课的几位书法、语文教师组成了磨课团队,围绕“涵养基本素质,提升课堂品质”的赛课理念,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这几样周而复始的教学活动。历时7个工作日,教案经过4轮修改,比赛前一天,第四次试教终于呈现了有温情、有文化、有深度、有品质的硬笔书法课《有“温度”的老字头》。
  一、一次备课:阅读写字并举,凸显汉字文化
  为了打破汉字技法练习课的常规,上出更有文化味儿的硬笔书法课,学校参与备课的语文和书法教师一致认为要加人“阅读”元素,最后选定了体现“孝亲之道”主题的绘本《时间都去哪儿了》加入《老字头》的教学中。中华书法以文化艺术润养人心,我们也想通过阅读绘本与写字教学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爱上汉字,爱上写字,爱上中华文化。具体如下:
  (一)读绘本《时间都去哪儿了》
  1.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你想起了你童年时候爸爸妈妈陪你的场景了吗?
  3.看绘本上,儿子渐渐长大了,父亲渐渐衰老了,父子俩在干什么?
  (揭示“老”字、“孝”字)
  (二)写汉字:“老”“孝”“考”
  1.比较“老”和“孝”,有什么相同?
  2.写“老字头”要注意什么?
  3.比较“老”和“孝”,有什么不同?
  4.指导写好老字头的字,强调重心平稳。
  由于加入了绘本阅读,这节课出现了前半节课热热闹闹读绘本、谈亲情孝道,后半节课冷冷清清析字、写字的情景。诚然,汉字背后的故事生动,文化丰厚,但是课堂气氛前后对比鲜明,气氛悬殊太大。备课组经过反思,觉得这样的教学设计只是简单地加人了阅读环节,并未真正将读书与写字融合,所以才会出现课堂上前后反差鲜明的气氛,显得不融洽。
  二、二次备课:读写有机融合,彰显中华孝道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老”字和“孝”字的内涵和写法,让整节写字课充满温情孝道,备课组决定变“读绘本————写汉字”为“边读绘本边写汉字”,意图通过融通“读书”与“写字”环节,促成课堂气氛的转变。设计如下:
  (一)读绘本,写“老”字
  1.这本绘本记录了儿子小时候父亲陪他玩的情景,看他们在干什么呀?
  2.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爸爸呀也会一天天变老。
  (了解“老”的造字本义)
  3.观察分析,学写老字头和“老”字。
  (二)读绘本,写老字头的字
  1.读绘本:看到曾经英俊潇洒的爸爸一天天老去,你最想做什么?
  (引出“孝”,了解“孝”的造字本义)
  2.观察分析,学写老字头家族的字。
  (指导写“孝”“考”“者”,强调重心平稳)
  (三)创编绘本,书写心意
  1.请为绘本最后一幅画配一句话,写下你读完故事后最想说的一句话。
  (示范:陪伴是最好的“孝”。您老了,我会一直陪在您身边……)
  2.展示书写作品。
  本次试教下来,所有参与磨课的教师最大感受是读与写做到了有机融合,从读绘本写“老”字——读绘本写“孝”字——读绘本写孝亲语,课堂节奏张弛有度,带来最显著的变化是整节课的气氛温暖而融洽。因此,本节课由《老字头》更名为《有“温度”的老字头》,意为彰显写字课的文化品位。
  三、三次备课:优化活动设计,全员深度学习
  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品质,充分体现全员参与、全员思考的深度学习理念,备课组从优化活动设计入手,根据学生需求,设计了学生喜爱的学习活动环节。
  在第一板块“读绘本写‘老’字”的第3环节“观察分析,学写老字头和‘老’字”,变师生口头析字为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析字。具体如下:
  1.按照课前分好的四人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内容:写好老字要注意些什么?
  学习形式:成员交流
  讨论时间:3分钟
  2.研究小组上讲台集体汇报研究成果,每人可讲一个注意点。
  概括书写要点并板书(竖画齐,弯钩收,字头扁平上下齐,先撇后竖弯钩收)
  3.台下同学打分,给汇报小组发小奖品。
  这个环节的小组学习,让整堂课的色彩鲜亮起来,“老”字所有的书写要点,经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讨后,都能一一被发现。全班分成了十个小组,每位成员都讲到了一两处书写注意点,有的学生关注老字头的撇画交叉点位置,有的学生关注下面部件的位置……学生合作学习,集思广益,人人参与,效率高,效果好。教师把讲台和黑板交给了学生,把评价权利还给了学生,这一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达到100%,学生的思维全面调动,充分落实了学生主体、深度学习的理念。
  四、四次备课:优化任务设计,培养思维能力
  为了彻底摒弃教师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的主体性更加鲜明突出,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备课组决定在第四次试教时,大胆挑战开放性的课堂,对于指导书写老字头家族的字的环节,也由学生自主操作,独立思辨,明辨不同的老字头的字书写时的要点。设计如下:
  1.问题来了:刚才我们在写“老”字的时候注意了两个竖画要对齐,是不是所有老字头的字上下两个部件都要对齐才好看呢?老师建议用拼部件、找位置的方法来论证。
  2.老师请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完成,看操作单上的任务。请用老字头与4个部件组合,拼出老、孝、考、者4个汉字,注意美观;观察老字头与下部的位置关系;思考为什么这样布局?
  3.学生小组内拼组老、孝、考、者4个汉字,探讨部件间的位置关系后,上讲台交流。
  4.得出结论:重心稳定略偏右。
  第四次试教中,课堂上不仅充满浓浓的孝亲温情,学生的美德情感也得到提升,而且学生的主体地位尤为凸显。尤其到了课的后半段,学生的注意力和精神状态容易疲倦,这个环节设计了动手操作活动,学生体验了一把“拼字”,学习兴致再次得到激发,思维得到调动。在小组拼字过程中,组内成员产生了激烈的思想火花碰撞,有的学生认为下面部件的竖全部应该与老字头的竖对齐,这才对称,有的学生认为下面部件应该偏右一点,保持整个字的平稳。学生在争论中形成批判思维,在思辨中逐渐明晰写字不能只关注对齐或对称的写字技法,要从整体布局来看,要关照整个字的布局和美观性。师生得出结论:老字头下面的部件要略偏右,保持字的重心平稳、美观。这个任务活动设计,有效锻炼了学生书法學习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体现了当下打造“思维课堂”的教学主张。
  四次教案修改,四节试教课,是教者和备课组全员书法教学心路成长的过程。从一开始的关注写字教学的德育文化目标,到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再到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有温度的老字头》一课充分体现了书法课的人文内涵、人本内涵,实现了书法课对学生书法素养的涵养,实现了硬笔书法课堂品质的全面提升。
其他文献
从1978年到2004年,全国总人口增加35%;同期就业人口增加87%,城镇就业人口增加178%。    今年6月29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发布的《2006亚洲太平洋地区人类发展报告》断言:亚太地区的很多开放经济—— 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成功范例——所取得的高速增长却反而致使就业机会减少。尤其是年轻人和女性经历了“无就业增长”。  我们认为,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 “高速增长”是真,
·主持人语·   随着技术迭代和行走方式的改变,与古人相比,当代书法人在现实生活中将得以发现并不断拓宽新的研究领域。书法研学作为一种现象和课程的存在,植根于当代教育的丰富土壤和环境,具有不可替代性。我们一起攜手研究书法研学教育,探索它的产生和发展,将有助于对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助于成就面向未来且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公民。本期专题特邀多位名师和专家,聚焦书法研学,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途径、新
【关键词】书法鉴赏;审美活动;书法艺术语言;书体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5-0046-02  中国书法,是华夏文明的有机构成部分,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从自发到自觉,历代书迹可谓浩然大观。而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同时又是时代精神与风华的积淀,给我们传达了特定的历史情感与审美信息。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法作品,我们不禁追
江苏省句容市崇明小學教师:贾基娴
江苏省常州市實验小学教育集团双桂坊校区  教师:黄慧茹
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学生 金伯远  指导老师: 狄萬刚
【关键词】兰亭序;书法与文学;书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G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 2018)29-0020-03  文学与书法艺术存在密切的关系,是因为它们都以思想和语言为基础。在中国书法历史上,经典的书法作品本身就是传颂的文学作品,如《祭侄文稿》和《黄州寒食帖》,前者是颜真卿为祭奠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颜季明而作,后者乃苏轼被贬谪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
【摘 要】汉字作为中学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符号与高中语文教学密不可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美学意识,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以及传承民族特色的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书法;美学;美育;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0-0064-03  【作者简介】陈蕾,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江阴,214437
【摘 要】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捺”是汉字基本笔画中比较难掌握的笔画,学生由于受到部分汉字捺变成点,或效仿他人在行楷等书体中的书写,或自身因素的影响等原因,往往出现“捺”书写不规范、不到位的情况。对此,在“捺”的书写指导中,通过对“捺”的重点关注,辅以游戏激趣、竞赛巩固等形式,提高学生“捺”的书写能力和书写质量。  【关键词】学习层次;教学反思;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
摘 要:由于高中阶段关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定量实验很难做成,因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物理实验教科书选修3-2(人教版)是通过几个定性实验,让学生观察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是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主要因素,然后就给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对于多匝问题如何处理,并未设计实验。笔者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巧用示波器,定量探究多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从而给出感应电动势的一般表达式。  关键词:示波器;感应电动势;磁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