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乐队中笙的特殊作用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4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诞生于我国远古时期的民族乐器笙,在其漫长的流变历史中,曾几起几落,经历过辉煌也跌落过谷底,在民族文化发展迅猛的今天又重新获得广泛关注。同时,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也经历了各种改革与完善,最终形成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到的基本模式,它是古人伟大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作为我国民乐队中吹管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笙从过去单一的伴奏形式已经逐渐进入民乐队中的各种形式的演奏,并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研究笙,也有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参与到笙的学习中,而在我国的专业音乐学院中也已开设笙演奏专业,其发展形势正在迅速回温。
  关键词:民乐队   笙   乐器   民族
  中图分类号:J63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6-0038-02
   笙在我国的音乐历史文化中有着漫长的发展史,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中国,并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发挥了它不可忽视的作用,不管是在皇宫里的宫廷音乐还是在民间里的民间音乐,笙,都得到了人们的喜爱。笙,从一时的辉煌到一时的衰落再到后来的慢慢复苏,这个过程,都证明了笙这个传统乐器在人们心中是占有一定地位的,而且在当代的现代传统音乐里,笙,也是作为一个重要的乐器被各指挥家和作曲家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不管是在民族管弦乐团里的伴奏方面还是在舞台上演奏家们的独奏方面,它都发挥了它不可比拟的作用和呈现给了人们无限的光彩。我国悠久的历史岁月是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音乐文化如何自处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一、笙的由来与流变
   作为极具我国民族血统的乐器——笙,在民族音乐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位置。目前可考的文献记载为殷商时期,由此可见其历史悠久。它是古人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时期创造出的一种发声科学且音色独特的乐器,笙的出现对于欧洲簧管乐器也有着深远影响。目前,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民族乐队之中,不管是作为伴奏乐器还是独奏乐器,它都以其技巧的丰富性以及音色的独特性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笙也成为目前我国民族管乐乐器中唯一一件能够自由运用和声的。而从同一个音孔演奏出不同的音高,是笙演奏者们鉴别专业水平与流派的重要标志。我国自古就有“女娲作笙簧”的历史传说,虽然目前并没有关于笙产生的确切记载,我们仅能凭借相关文献大致推算其产生年代,但由甲骨文的文献记载以及产生于我国周代的乐器分类法(八音分类法)将其纳入匏类,我们能够明确,其制作材料主要为竹管或葫芦,也正是因为其制作材料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难以保存的特点。因此,我们目前考古出土的一些笙乐器,专家们认为具有较大偶然性。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笙得到了广泛关注,在风格流派、演奏技巧以及制作工艺等诸多方面均得到了较大发展。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笙主要包括中、低音抱笙、高音传统笙等等,这些笙都是由传统笙演变而来,它们在发声原理与构造等方面大体一致。主要差异首先体现在地域性方面。我国地广物博、人口众多、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域与民族造就了不同的历史文化,文化上的多样性自然也会影响笙的发展与演变。例如,每一个地方对于簧管乐器的需求与推广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笙能否在当地的流行,再如该地域笙演奏者与制作者的人数会决定笙在当地的传承等等。主要体现于音乐风格、流派以及乐器的形制等方面。而笙的流派从某种角度而言更多的是指地域层面,由于受地域的民族音乐的影响,笙的音乐风格与流派也会介于该地域人们的语言特性以及审美品位,逐渐形成了该地域的音乐流派。而正是这些流派的多样性,造就了我国笙艺术的丰富多彩。
   二、笙的发展与展望
   (一)民乐队中笙的特殊作用
   在民乐队中充当伴奏乐器的笙主要为传统笙,主要采用和声的形式来表现烘托的作用。而在其发展历史中,其充当的角色大部分都为伴奏乐器,但却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除去其音色独有的融合性以及声场作用之外,表演者对于笙乐器伴奏功能的临场表现也是重要原因。自古以来,不管是古时的宫廷乐队,还是当今的民乐乐队,作为定律乐器,笙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民间音乐的传承主要为口传心授,而这种形式对于乐谱的保存增添了难度,也限制了其在音乐文化中的认知度与流行度。但这并不代表其发展生命力会因此大打折扣,反而正是因为这些局限性增添了其艺术的特殊性。口传心授的方式能够让传承者不断进行二度创作,使音乐变得更加丰富、灵活、变化多端,却又保留根本韵味,而这也恰恰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而笙在民乐乐队中的作用正是烘托、衬托主奏乐器,就像相声之中的捧哏,形成有呼必应的效果。而在实际演奏过程中,表演者除了要运用精湛的演奏技巧来丰富笙的音色,更要在伴奏过程中恰当的起到修饰主奏乐器演奏效果、烘托音乐氛围的辅助作用。从某种层面而言,在民乐乐队中,笙与主奏乐器绝不是单纯的“从属”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在很多环节中,只有笙的伴奏才能完美的融合乐队各部分角色的关系,并使主奏乐器的魅力能够得以凸显。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作曲家彭修文在吸收西方交响乐队的优秀经验之后,立足于我国民乐乐队的优良传统,确立了我国民族乐队的四大声部,做出了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伟大尝试。随着我国音乐文化的蓬勃发展,为了跟随民乐乐队的前进脚步,笙的形制与音域也历经了多次改良。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笙已经可以自由演奏欧洲的各类调性和弦,并能够随意转调。同时,音域的改良使笙这一乐器的音乐表现力极大的提高,丰富了乐队的音乐张力。单独來看,相比与竹笛、二胡这类民族乐器,笙的个性色彩并不鲜明,但在乐器多样化的乐队之中,看似平凡的笙却往往能够发挥出不平凡的作用。如在乐队演奏时,唢呐与笛子等乐器的声部皆以笙类乐器的音准为根基,才能与乐队的其他声部和谐融入。
   (二)笙在当代的融合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新民乐”已然成为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们将我国的传统乐器与西方音乐以及现代化的曲风融合,个性鲜明。它不但能够给欣赏者展示更多的民族音乐特色,丰富当代人的音乐事业,还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贴近普通民众,将这些民间乐器以一种新的形式反馈给欣赏者,促进传统乐器在新时代的传承与推广。同时,它还极大的开发了民族乐器的音乐发展可能性,使其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命力。而这种发展形式对于笙这类传统乐器也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作为民乐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它不但要借“新民乐”的潮流为自己提高“曝光度”,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认识它,还要在其中以自身的力量推动新民乐的发展,与时代融合发展。如以新的形式改编传统曲目,即达到传承的目的,又顺应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等等。
   三、结语
   纵观乐器笙的发展历史,在经历过几番起落之后还能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足以看出其存在价值。作为我国远古时期的乐器,也是目前我国传统簧管乐器中唯一能够集独奏与和声于一身的乐器。据目前能够考据的文献记载,我国民族乐器笙已有近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依靠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不断得到传承与改进,在岁月中冶炼自己,最终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在现今的民乐队中发挥着自己无可替代的作用。笙的独奏历史至今不过百年,在开启独奏模式之前,它延续着我国传统音乐中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因此,乐谱与文献都显得尤足珍贵。新中国成立后,它在以胡天泉为首的传承人的推动下逐步得到系统化、规范化的发展。虽然目前我国民族音乐界对于笙的教学与演奏都非常重视,但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其发展之路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笙艺术者们为之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刘金祥.浅议传统民乐与新民乐的可融合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04).
  [2]高敏.也谈“新民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03).
  [3]宋光海.笙歌弦声颂“敦煌”——介绍民乐合奏曲《飞天》[J].音乐爱好者,1983,(01).
其他文献
高校的稳定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和国内经验来看,移动互联网改变了高校的网络舆情环境,因而给突发群体事件的预防及高校的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移动互联网下的
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极端组织“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IS)”,正在以最潮的网络招募方式拉拢和引诱西方年轻人,其触手甚至已伸到了对手的阵营.越来越多的西方年轻人频频从家
摘要:美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美育也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通过美学原理的指导,通过进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领域,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和方法,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进行独具特点的教育,训练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感受、鉴赏美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借以达到陶冶情感、培养情操、提高素质、造就一代新人的目的。  关键词:教育 美育 美育实施 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
摘要:门神画作为中国民间美术中的一门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它与人民大众的生活、与社会历史的变迁密切结合,反映民风民俗、社会生活和群众的精神世界,随着人们生活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门神 门神画 功能嬗变  中图分类号:J2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2-0021-03   中国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
摘要:随着素质化教育的深入,高校教育步入崭新的改革发展阶段。美术鉴赏课程作为高校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优化学生艺术审美,拓展学生艺术视野,而且还能创新学生艺术思维,深化“美”的认知和感悟,对学生综合素质、艺术素养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高校美术鉴赏课堂的教学状况,探索高效的教学策略,为高校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美术鉴赏课堂 教学研究 高校  中图分
摘要:如今我国人民的经济收入大幅提升,很多人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对艺术的追求也开始在人民群众当中流行起来。目前在优秀传统文化广泛传播的背景下,我国高职舞蹈教学模式也开始了相应的改进,力求让舞蹈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既要跟现代的艺术思想融合,又要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丰富舞蹈艺术的时代色彩,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舞蹈的意义,将舞蹈带进人民群众当中。  关键词:舞蹈教学 传统文化 艺术思想 时代色彩 
摘要:音乐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元素,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教育人的方式。音乐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特殊重要性在于音乐审美教育是教育人的重要手段,教育人的目标明确,音乐艺术与道德教育密切相关。音乐教育是一种具有多种内容和形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相对较高,音乐教育更有利于向学生渗透道德教育。因此,将小学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是非常科学的。  关键词:德育 小学音乐 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J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