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修养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f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主要领导者,对于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之中,语文教师需要实现师德修养的全面升华,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本文分析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师实现师德修养升华过程中,如何选择正确的学习和培养方式更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 师德修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86
  小学语文教师为了真正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在强化教师思想政治觉悟过程中,需要努力提升自身教学专业化水平,吸引学生积极与教师开展交流和沟通,让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教学,体现良好的师德修养。
  一、热爱教育事业,充斥满腔热情
  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秉承一颗热爱教育的心,肩负起教育责任,要懂得如何进行教育创新,热爱教学、热爱学生,激发小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帮助和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目标,在教学学习和培养之下,逐渐让教师先爱上语文课程,懂得如何专研和学习语文课程背后的价值和文化,从而能够给予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小学语文教师只要将自身专业水平与教育事业相结合,才能够明白自身师德修养的重要性,也才能够体会教师职责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重要作用,在使命感与责任心双重加持之下,相信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白教育的真正目的,从而保持一颗充满热情的心。
  二、热爱学生,诲而不倦
  小学语文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者,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懂得如何在传授学生基本知識和技能之余,还能够将自身思想传输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掌握语文知识以外的精髓。在现代社会发展之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决定在与引领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便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热爱学生基础之上,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思想层次上的知识,从而成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优秀人才。小学语文教师在强化自身教学水平过程中,也需要强化思想觉悟,在双重层次渗透之中,让语文教师能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内容,发挥教师应具备的教育功能,使得小学生能够理解教师,感受教师对自身的爱心和关系,产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但热爱学生不等于娇惯学生,“教不严,师之惰”,教师的爱要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统一起来。语文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学生,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三、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
  小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最为崇拜的便是教师,因为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的印象,便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因此,语文教师自然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小学生争先恐后的模仿和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学生面前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形态,在言行举止之中,给予学生树立正确的典范,让小学生能够在教师潜移默化影响之中,逐渐纠正自身不良习惯,产生深远的教育影响力。
  在政治思想方面有正确的世界观;在个人品格方面,要有无私、善良、诚实、宽厚、光明磊落等美德;在文化知识方面,要不断学习,丰富专业知识;在教学方面,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在各方面做学生名副其实的榜样。
  参考文献:
  [1] 刘雨《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探究》,《滁州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2] 娄惠军《浅议如何做一名有师德修养的小学语文教师》,《现代农村科技》2015年第9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也是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班主任而言责任重大,怎样开展思政教育成为当前小学班主任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三点有利于班主任抓好思政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班主任 思政教育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73  如今在新形势下,教育界尤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也跟随社会进步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互联网在社会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给人们生活与生产提供很大便利。近年来,教育行业不断进行深化改革,越来越重视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创新,尤其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个性化教学方式得到广大教师的热烈追捧,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进步和发展提供有效保证。本文主要分析初中历史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历史 网络环境 个性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71  历史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教材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并不利于学生的历史素养提升。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学不断发展,学校对高中历史的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分析信息和提取史料的能力是教学重点。为此
期刊
摘 要:历史对提高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思想进步有着重要意义。为提高初中历史教育质量,教师需要积极采取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对历史课堂教育进程创新,使得学生能够融入历史课堂学习中,从而使得历史教学发挥更大的价值。本研究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教育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育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67  历史是一个国家的
摘 要:将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引入到德育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多维度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中华传统节日视域下的小学德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华传统节日视域 小学德育 有效策略探析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81  一、小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与了解  除了人们比较重视的几个节日之外,小学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