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改性聚氨酯乳液的合成及其表面性能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kao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氟醇、IPD I、聚酯二元醇、DMPA和TMP合成了氟改性聚氨酯乳液树脂,并对其微相分离程度及表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氟改性后,水性聚氨酯的微相分离程度提高,氟碳链易在表层至150-200μm深处富集。水在氟改性聚氨酯干膜上的接触角比普通PU有明显增加,当FPU中DFA质量分数为1%时,接触角达到70°,抗水性能增强。
其他文献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66/可分散性纳米S iO2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研究了可分散性纳米S iO2对尼龙66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利用Jeziorny修正的A
以复合的AlCl3/SbCl3为催化体系,通过改进的工艺参数调控α-蒎烯与β-蒎烯的聚合反应活性,在反应温度0℃,m(α-蒎烯):m(β-蒎烯)=5:5,α-蒎烯、β-蒎烯、SbCl3滴加速度均为4.0mL/min,ω(AlCl
通过2-氨基-5-(1-邻氯苯氧乙基)-1,3,4-噻二唑与芳酰基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13种新的芳酰基脲.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了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试验
采用固相合成法,在400℃合成了掺氟质量分数分别为0.059%、0.19%、0.35%和0.56%的系列修饰锂钒氧化物。结果表明,掺氟降低了锂钒氧化物中钒的平均价态。掺氟质量分数为0.19%的锂钒氧化物
以TiCl4为钛源,采用酸催化水解法合成TiO2和TiO2/活性炭(TiO2/AC)复合光催化剂,研究了AC修饰对TiO2形态结构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扫描电
以1,2-异丙叉-5,6-脱水-α,d-呋喃葡萄糖作单体,通过二甲基二氯硅烷将1,2-异丙叉-5,6-脱水-α,d-呋喃葡萄糖连接到粒径100—200nm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载体上,利用载体上糖单体
在室温下,以对氯邻硝基苯胺邻叔丁基对甲基苯酚和亚硝酸钠为原料通过固相重氮偶合反应一步合成了2-硝基-4-氯-2′-羟基-3′-特丁基-5′-甲基偶氮苯. 反应时间15 min,产率达93
稀硫酸介质中,荧光染料亮绿SF在312nm处产生荧光峰,Fenton反应产生的·OH能与亮绿SF反应,使其荧光猝灭.在H2SO4溶液pH值为3.5、亮绿SF、Fe^2+的浓度均为8.0×10^-5mol
通过外消旋体途经合成(S)-2-乙氧基-3-(4.羟基苯基)丙酸乙酯(1)。2,2-二乙氧基乙酸乙酯(2)为起始原料以93%的收率得到2-氯-2-乙氧基乙酸乙酯(3),化合物3与亚磷酸三乙酯缩合生成三乙氧基磷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