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职业高中学生数学基础差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多角度优化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形成,它与教师的启发教学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通过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实质是以发展学生的心智能力为主,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而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我们做的都不够到位.我认为教师应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把它转化成一个个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一个个去解决,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学生学好数学这门课非常重要,数学老师应当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数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学实践中,师生要一起探讨,教师也需要不断地给学生以思维的动机和空间,处处设疑,只有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老师正确的指引和领导下,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所学知识.
  二、通过设计自主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做练习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高中数学更是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才能使学生达到牢固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目的.既然练习是形成数学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那么数学练习由学生自主设计,就会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环节中要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自主型的练习设计,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去设计练习题,教师可以用分类的手法进行引导.如:学生会根据对数函数的知识与练习题,设计一些求值问题中“log2020=?lg0.0001=?”等类型题.一般的数学练习应该包括“易混淆的概念巩固题”“练习改错的题”“不断加深印象的计算题”“反馈知识的综合题”等.学生根据基本题型自己动手设计练习题,动脑解答练习题,动口咨询问题的解答方式,自己去设计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就自然形成了.然而,高中数学教师也要积累多种教学题型,善于设计内容形式新颖的开放性习题,灵活变通地为学生创设机会.
  三、通过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问题意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出发点,可以使学生积极投入到主动学习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教材内的问题,最佳方式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将探究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查阅书籍,学生会明确函数的构成,包括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判断函数相等时要保证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然后,学生通过查阅书籍和讨论解决“什么是定义域?什么是对应关系?”这类概念问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积极进行探索.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探究交流的功能,培养学生的问题创新能力.
  四、通过数学观察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质疑,开展教学是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第一步,任何有创新能力的人无一不具有惊人的观察力.观察是学生认识社会、积累知识的重要方式.古人云:“善观察者,可以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空手而回.”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从学习过程中发现新内容,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如:在教学“函数”时,教师可以先不作讲授,将“在函数y=8x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如果把y当成自变量,x当成因变量,那么x是y的函数吗?”这样的问题直接交给学生去探索解决,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观察x与y的变化,这样的探索学习才是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
  五、通过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错,特别是思维灵活的学生在“创新”时更容易出错,因此而影响考试成绩的学生也不少,教师此时千万不能打击与讽刺,要学会从师者的角度去善待错误,利用错误,因势利导.对那些善于提“怪”问题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方式,不要轻易否定,要正确对待他们在自主探索道路上出现的错误,要注重发掘他们思想的闪光点,将他们的错误引入正轨.多措并举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保护好每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
  六、通过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所以还要在认识过程中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教师要热爱自己所教的科目,从挖掘教材内容上、组织教学的形式上、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工夫,讓学生更好地融入数学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灵活、多变,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敞开大门.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牢牢把握住数学学科的优势,多角度优化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激活学生的创
  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出充满课堂教学活力的新天地.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英语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重视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在当前的教育中,教师大多选择枯燥无味的灌输方式,未能做到以学生为主。生本教育即是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全面为学生考虑。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生本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53  生本教育即全心全
直线方程是高中平面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为这部分内容涉及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四个公式,对于本来基础较弱的职高生来说更难,学完后过段时间基本上记不住直线方程的形式.本人经过多年职高教学,总结出解直线方程的简易方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所有直线方程都用y=kx b.  一、我们先了解直线方程的四种形式  (一)点斜式  已知直线l的斜率是k,并且经过点P1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在切实施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内化新理念,回归常态课”的必要性,并且以数学为例探讨了在常态课中内化课改新理念的一些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 常态课;新理念;内化    课改的道路是曲折的,它也将像人类其他方面的发展一样,会走一条螺旋形上升的道路. 曾几何时,标新立异的课改观摩课、展示课表演得轰轰烈烈,令我们一时趋之若骛. 而如今,“回归常态”的呼声又一浪高过一浪. 在经
为研究不同剂量粗制蚕素对4周龄断奶仔猪腹泻的预防及治疗作用,采用了预防试验和治疗试验,观察腹泻程度、增重等方法并进行了论证,结果显示:预防试验和治疗试验组中,第Ⅱ组(粗
【摘要】 笔者总结大量的教学经验,从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经验出发,浅谈有关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经验,讨论问题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方式、方法以及实效性. 呼吁教师采用问题教学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学做实效型教师. 【关键词】 问题教学;实效性;小学数学    一、分析小学数学问题教学的意义  小学生年纪小,知识面窄,生活经验不够,接受能力有限. 而数学是一门很严谨而且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