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也要上出语文味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ismew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神话故事的教学,重在激发学生探究、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而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神话故事的知识。神话要上出语文味,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巧用图片,激起需求;长文读短,理清脉络;自由想象,入情入境;引领阅读,拓展延伸。
  [关键词]巧用图片 长文读短 自由想象 引领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76
  《开天辟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叙述了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赞美了盘古为开辟天地而无私献身的精神。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语言优美,结构清楚,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发展思维能力的优秀课例。
  一、巧用图片,激起需求
  有人说,浓厚的兴趣是阅读教学最有效的催化剂。新课伊始,我带领学生做了个小游戏——看图猜故事,依次展示六个神话故事的图片(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女娲造人),让学生说出故事的名称。接着,引导学生初步说说神话故事的特点。然后,教师小结: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对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古人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与这些神有关的故事就成了神话故事。最后,围绕课题质疑,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需求,为本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长文读短,理清脉络
  理清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会读书的同学能把一篇文章读成几句话,甚至是一句话。你们能行吗?有信心试一试吗?请同学们拿出笔,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能读成哪句话。(生默读,画出最后一节。)
  生:“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师:如果让你们从这句话中提炼出两个四字的词语,来概括盘古的贡献,你们会提炼出哪两个词语呢?(“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师:提炼得真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浏览全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盘古开天辟地,哪些自然段写了盘古化生万物。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读通全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用“长文读短”这种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降低了难度,既教给了学生方法,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自由想象,入情入境
  “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媚的月亮,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对这部分内容,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的想象力自由驰骋。
  师:发挥你们的想象,说说盘古的牙齿、头发、眉毛、手指、汗毛、骨骼、眼泪……会变成什么。
  生1:他的眼泪变成了一泻千里的瀑布。
  生2:他的胡须变成了美丽的柳条。
  生3:他的鼻子变成了蝴蝶结。
  生4:他的头发变成了小草。
  生5:他的汗毛变成了春笋。
  生6:他的骨骼,变成了万里长城。
  学生妙语连珠,自由驰骋,入情入境。神话把学生引进了一片开阔的想象天地!
  四、引领阅读,拓展延伸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要求语文教师把握时机,因文制宜,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拓展知识容量,以多种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立足于文本,立足于语文课本身,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外作业:(1)将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2)课后继续阅读神话故事,进一步感受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探讨一下人类为什么会编出这么多优秀的神话故事。
  对神话故事的教学,重在激发学生探究、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而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神话故事的知识。神话也要上出语文味!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怎样才能保存这些生命的记录,展示生命绚丽的画卷呢?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了,我觉得日记能记录生命历程中的点点滴滴,日记能折射出生命的七彩光芒,日记是学生表达喜怒哀乐的最佳方式。每一个生命都会因日记而个性张扬,每一个生命都会因日记而精彩纷呈。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日记,让学生的生命因日记而精彩呢?  一、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
[摘 要]《慈母情深》的教学应本着“立足整体知全篇,着眼局部读文本”的原则展开。教师可紧扣“只为情深”这条主线,抓住关键词,找准立足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含义深刻的句子。  [关键词]阅读教学;紧扣;主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9-0067-01  如今的语文教学的一大问
[摘 要]一切教学活动应以文本解读为基础,所以教师解读文本时要读到文字背后的东西,不仅要大胆创新思考,抓住细节,更要立足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教师教学时应以学生的多元体验为基础,以文本为核心,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解读。  [关键词]解读文本 有效教学 立足学生 创新 思考 细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
[摘 要]苏教版教材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都设置了“处处留心”或“语文与生活”板块。它们以字词句的训练为主要内容,借助以点带面的编排形式,从不同的视角为学生的综合性训练创设平台。对这一板块的教学,要链接多彩的生活资源,生发趣味性;要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展现综合性;要考量学生的认知起点,凸显可行性;要罗列多样的训练题型,凸显语用性。这样,才能将语文教学逐步引向生活。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处处留心 教材
[摘 要]日记活动课是引导学生迈进作文教学门槛的有效途径,既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又能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由此产生强烈的习作动机。教师要巧用日记活动课,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空间。  [关键词]日记活动课 情境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85  《小学低年级说写日记训练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是我
[摘 要]复述能力是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范畴。与机械刻板的背诵相比,复述要求学生基于对文本深入理解的同时,重新整合、组织语言材料,依据一定的逻辑顺序,将课文内容有机地表达出来。以《虎门销烟》一文为例提出要提炼主线,紧扣提纲历练概述能力;聚焦细节,紧扣表演历练详述能力;延伸补充,紧扣想象历练创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复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提炼主线;聚焦细节;延伸补充;复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专题学习要求学生整合所学内容,以专题模块的形式进行学习重组,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深度阅读能力。田园诗是古诗词中的重要板块,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鼻祖,有独特的研究和发现价值。本文拟从陶诗最著名的意
[摘 要]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学生理解词语、体悟词语的基础上,教师要把指向运用作为词语教学的重要训练内容之一。简单来说,教师可以从词语的渐进式运用、明辨式运用、丰厚式运用等方面入手,来提升学生词语学习的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5-0058-01  正确理解词语意
[摘 要]语文教学应该是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细节描写是表现人物情感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地读细节、自由地说细节,再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小事,积极营造写细节的氛围,学生就会自由地倾吐,从而对生活有所感悟,有所发现,让自己的习作充满灵性,并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感受到生活中的真爱。  [关键词]朗读 细节 尝试 描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古诗教学要求过高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在低年级。在低年级,教师竭力给学生讲清古诗的背景和意思,学生学得乏味枯燥。低年级古诗教学该教什么?应从语文课程内容、文体特点、年段特点三方面考虑,三者的交集点才是教学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核心内容 课程内容 年段特点 古诗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6-001  古诗作为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