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合作学习模式是我国近年来新推出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此方式中,学生所面对的都是自己的同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自身的害怕心理,进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那么,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主要讲述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3-0116-0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给出建议:英语这门课程倡导一种任务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合作、实践等方式,通过在小组内的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学习,共同来达成教师所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在现代社会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和采纳。
一、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效果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小组活动学习内容。小组活动对于教学内容来讲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满足小组活动教学的要求。所以在实际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合理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架构等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最合适的小组活动学习内容。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确定不同的小组活动内容。在预习阶段,英语教师可以首先准备好具体的预习导案,要求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完成预习导案中的题目,然后在学习小组当中充分地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对于那些存在不同答案的地方。那么在这个阶段,学生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预习内容,教师再针对性地讲解其中的一些关键性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难度比较高的问题,然后要求小组之间集思广益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最后由小组代表说明小组的共同思考结果。在复习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开展合作性的小组活动,比如两两之间听写单词,通过两方之前的合作,一方面可以督促彼此认真地完成单词记忆任务;另一方面这样的小组活动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增加学习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英语教学与其他语言类的学科不同,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以及实用性。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小组学习提供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当教师在开展小组教学时,可以为其制定话题“my family”,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自行编写对话并进行表演,该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在小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使用竞赛的模式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
(三)小组合作共同阅读英语课文。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应该是以学生的读为主,但是在很多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阅读课的教学思路无外乎就是让学生自己看文章,从头看到尾,在学生看完这篇英语课文后,教师一般会给出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回答,或者是让学生做几道阅读理解来检验学生阅读的效果,这种阅读课的一贯做法,会让学生从内心感到一种枯燥无味感。如果教师能够在阅读教学的时候,尝试着进行小组合作,那么课堂上肯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课前预设问题。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法展开教学期间,应在课堂的尾声为学生腾出时间进行“问题探究”,让学生在课下带着问题去研究。待下堂课上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讨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讨论自己得到的成果,最终由各小组派代表阐述本小组的统一成果。教师应根据各小组得出的结论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帮助学生掌握当堂课的重难点知识,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运用水平。例如,教师在讲解tall—taller、short—shorter等词汇知识时,教师应要求學生利用课余时间探究普通形容词比较级的特点,在课上总结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得出“普通形容词比较级将后缀er加上即可”的结论,鉴于学生掌握了基本规律,教师可以对特殊比较级知识进行讲解,如big—bigger、happy—happier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探究理解能力,还节省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
(二)结合学生课堂讨论结果展现的问题进行教学。学生之间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安排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法完成学习任务,可以使学困生通过合作学习得到学习能力强的同学的有效帮助,这样不仅可以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还有助于教师集中精力来讲解重难点知识。例如,教师在七年级下册(新目标go for it教材)《Where’s your pen pal from?》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课本里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得出答案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Where’s your pen pal from?”此时学生可以创设情境,派代表回答教师的问题,如“My pen pal is from Beijing.”“My pen pal is from xianggang.”此时,教师应及时指出学生出现的问题,如香港属于特殊地名,应使用“HongKong”,同时,教师可以对“Where’s…from”句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三)在知识巩固环节中运用合作学习法。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教学后,要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应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完成课后作业,通过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助于为学生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学生在课后合作学习中获得更多英语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将合作学习法引入初中英语教学环节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等。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英语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康思梦.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8(09):135.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3-0116-0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给出建议:英语这门课程倡导一种任务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合作、实践等方式,通过在小组内的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学习,共同来达成教师所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在现代社会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和采纳。
一、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效果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小组活动学习内容。小组活动对于教学内容来讲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满足小组活动教学的要求。所以在实际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合理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架构等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最合适的小组活动学习内容。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确定不同的小组活动内容。在预习阶段,英语教师可以首先准备好具体的预习导案,要求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完成预习导案中的题目,然后在学习小组当中充分地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对于那些存在不同答案的地方。那么在这个阶段,学生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预习内容,教师再针对性地讲解其中的一些关键性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难度比较高的问题,然后要求小组之间集思广益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最后由小组代表说明小组的共同思考结果。在复习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开展合作性的小组活动,比如两两之间听写单词,通过两方之前的合作,一方面可以督促彼此认真地完成单词记忆任务;另一方面这样的小组活动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增加学习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英语教学与其他语言类的学科不同,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以及实用性。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小组学习提供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当教师在开展小组教学时,可以为其制定话题“my family”,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自行编写对话并进行表演,该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在小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使用竞赛的模式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
(三)小组合作共同阅读英语课文。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应该是以学生的读为主,但是在很多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阅读课的教学思路无外乎就是让学生自己看文章,从头看到尾,在学生看完这篇英语课文后,教师一般会给出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回答,或者是让学生做几道阅读理解来检验学生阅读的效果,这种阅读课的一贯做法,会让学生从内心感到一种枯燥无味感。如果教师能够在阅读教学的时候,尝试着进行小组合作,那么课堂上肯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课前预设问题。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法展开教学期间,应在课堂的尾声为学生腾出时间进行“问题探究”,让学生在课下带着问题去研究。待下堂课上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讨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讨论自己得到的成果,最终由各小组派代表阐述本小组的统一成果。教师应根据各小组得出的结论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帮助学生掌握当堂课的重难点知识,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运用水平。例如,教师在讲解tall—taller、short—shorter等词汇知识时,教师应要求學生利用课余时间探究普通形容词比较级的特点,在课上总结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得出“普通形容词比较级将后缀er加上即可”的结论,鉴于学生掌握了基本规律,教师可以对特殊比较级知识进行讲解,如big—bigger、happy—happier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探究理解能力,还节省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
(二)结合学生课堂讨论结果展现的问题进行教学。学生之间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安排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法完成学习任务,可以使学困生通过合作学习得到学习能力强的同学的有效帮助,这样不仅可以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还有助于教师集中精力来讲解重难点知识。例如,教师在七年级下册(新目标go for it教材)《Where’s your pen pal from?》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课本里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得出答案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Where’s your pen pal from?”此时学生可以创设情境,派代表回答教师的问题,如“My pen pal is from Beijing.”“My pen pal is from xianggang.”此时,教师应及时指出学生出现的问题,如香港属于特殊地名,应使用“HongKong”,同时,教师可以对“Where’s…from”句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三)在知识巩固环节中运用合作学习法。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教学后,要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应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完成课后作业,通过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助于为学生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学生在课后合作学习中获得更多英语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将合作学习法引入初中英语教学环节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等。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英语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康思梦.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8(0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