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216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而阅读和写作教学又占小学语文教学的很大比例,而学生普遍感觉这两部分不太好学或者学得不好。如何将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整合进行教学是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作者从分析阅读和写作教学现状入手,找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与写作 整合策略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阅读和写作都是分开教学的,但是教学效果并不是如我们预期的那么好。其中原因如何是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笔者从分析阅读和写作教学现状入手,找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首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讲解,学生仅作为知识的接受方,而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样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很小,不能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没能培养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能力。其次,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有一种格式化趋势,基本每节课的教学形式都是固定的,教师讲得无趣,学生听得无聊,完全为了习得知识而强迫自己记下许多知识,感受不到阅读的快乐,对阅读完全没有兴趣,甚至影响学生以后阅读习惯的养成。再次,阅读范围被限制在一个小范围内,只是对课本和练习册上提供的文章进行阅读,没能很好地拓展到与生活相关的阅读资料上。
  二、小学写作教学现状
  传统的作文教学也是以教师为主,由教师先行讲解写作的方法,然后提供范文给学生参考,要求学生研究范文,然后通过模仿,达到完成习作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虽然也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运用的技巧,但是无法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性,不能将自己的语言结合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限制了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现代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仅关注对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重要性。教师没搞明白,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能够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需要使他们形成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会受到影响,也会间接地对写作能力产生负向影响。
  因此改善阅读和写作教学现状是势在必行的事,为了让学生拥有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教师必须对教学做出改革。
  三、造成阅读与写作教学低效的原因
  1.教师对训练的理解出现偏差。
  教师将关注点放在了对学生的语文训练上,即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严重影响,将原本需要思考的阅读训练变成了纯技术性的练习。
  2.教师对教材的利用不全面。
  在教材中,有丰富的文本资源可以供教师利用,包括一些语言实践活动,但是,有些教师嫌这些实践活动浪费时间,就不在课上进行,造成教学形式的单一。
  四、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的策略
  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两部分,需要教师巧妙地将两部分结合进行教学。教学策略策略如下。
  1.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经验。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朗读作用。让学生通过朗读,直接感受语言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描写的场景,感受主人公的心情,若学生能够熟读成诵,自然对文章的理解就更进一步了。同时,能将这些优美的词句和篇章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烙印,轮到自己写文章时,就会变成自己的语言呈现在习作中。久而久之,写作经验就积累下来了。
  2.阅读中培养好习惯,使写作水平也逐步提高。
  首先,在阅读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带着目的读,带着问题读,用问题促进学生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方法掌握好了,写作的笔法也就上去了。
  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找文章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作为阅读突破口,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边读边思考才能将文章中所说所讲,记到自己的脑海中,才能对自己的写作水平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阅读习惯和阅读语感都不是一次就能养成的,需要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熏陶出来。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除了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学习外,还要学会积极地阅读课外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眼界,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作用。读得多了,自然脑子中积累的素材就多了,写起文章来就避免了“无病呻吟”的状态。
  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阅读和写作的整合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必选的方法。不仅能够缩短教学时间,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而且可以打消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恐惧心理,培养他们对阅读和写作的学习兴趣,为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和素养而自觉努力学习。这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大语文教学观”,是教师希望看到的教学过程,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何燕.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有效整合浅析[J].赤子,2015(02).
  [2]耿洁.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有效措施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12).
  [3]李端节.小学高段语文阅读习惯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小学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中国人,我们理所应当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见字如见人”、“字如其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当前小学生写字教学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技能、情趣和美感,还注意培养民族情结。写字教学评价应与时俱
摘 要: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现今的教学中,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写作的创新意识被扼杀。  关键词: 低年级写话 创新意识 教学渗透  现今的教育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学生的创新意
摘 要: 伴随新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在小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为识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识字学得好,语文的后续学习——阅读、写作才会有可能学得更好。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在学生学习汉字的初始阶段就帮助学生打好汉字学习的基础,培养他们学习写字的兴趣,促进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动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现状分析 改进策略  伴随新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在小学中占有
摘 要: 21世纪的教育是网络化的教育,一个以多媒体网络教育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时代已经悄然来临。网络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美丽的施展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丰富学生的生活感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化创新能力,提高课堂作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个性化写作 网络 信息技术 作文教学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历来为广大语文教师所重视。但是,由于作文教学本身的复杂性,因此许多语文教师缺乏足够的信
中学生作文,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立意不高、主题不深刻。在教学中,几乎所有老师都在告诫学生:作文要“写小事,写生活”,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表现文章的真实性与可信性。然而当学生真的写了他们所谓的“生活”后,老师们往往又觉得学生的作文立意不高,没能做到“志存高远”,没能“反映社会风情和时代的气息”。曲高和低,真是难煞了莘莘学子:写小事,说主题不深刻、欠挖掘;主题深入了,又说题材不切实际。真是怎一个“难”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