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结合,有效品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学效率一直低下,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的语文老师.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对古诗词进行诗画结合,有效品读的尝试,希望可以成为广大语文老师古诗教学提供借鉴。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历史积淀出了无数的优秀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哲理。细细品读,认真体味,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思想、滋养性情、重铸民族精神。
  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册书都编排了十首古典诗词,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陶冶情操的好机会。然而,由于教学进度和考试内容等因素,语文教师们一般用时颇少,用的就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熟读、背诵、翻译三步骤。这与其说是在品读,还不如说是“走马观花”,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艺术真谛的感受,束缚了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力。最关键的古诗歌语言凝练,有限的语言里表达丰富的内涵。而诗歌所描绘的形象,都是严加选择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所描写的人事物景跳跃性大。所以学生对诗歌理解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那么老师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来理解的诗歌的内容,进而去体会情感呢?
  我想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驰骋在想象,更应引导学生把诗歌中的那一幅幅画面,在脑海中构成一幅完整和谐的真实可感的画面。若把这些景物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有个直观的感受,对画中的意境有一个具体的感知,就能很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从而更深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具体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边作画,边讀诗。即在教学诗歌的过程中,让学生给诗歌配上一幅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原来是不分家的呀。以“画”来解“诗”的形式更新鲜,也更切合青少年的心理,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记得我在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我设计了一个题目:请选择一句诗歌,为这句诗歌配上一幅简笔画。学生兴致勃勃地完成画后,我选择了几幅有代表性的图画,让学生来评析这画究竟画得好不好,配不配。如有个学生指出一幅画中的草太长了,应该画到刚刚遮住马蹄的长度,因为“浅草才能没马蹄”。也有同学说一幅画得鸟太多了,因为诗歌中是“几处早莺争暖树”。整堂课轻松愉悦,精彩纷呈。作画的环节设计虽然耗去了一堂课中的一些宝贵时间,但是作画的过程就是对诗歌解读的过程,而后面评画的过程就是品读诗歌的过程了。
  2、 边看画,边读诗。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相应的图片来帮助学生构建画面、帮助理解,这是很多老师都会用的一种方法。我在教王维的《使至塞上》时:当学生读到绘景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时候,学生是没有感觉的。因为大多属的学生没有到过西北的大漠,对诗歌中雄浑壮阔的景观难于想象,对诗人那种孤寂之感更难于理解。这时,展示一系列以西北大漠为主题的画面,观赏那黄沙浩瀚的壮阔景观,让学生对大漠有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谈谈自己面对这样的画面时的心情。再回到诗歌中,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自然就更容易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了。
  3、 先看画,再读诗。即在开始该诗歌的教学之前,先播放一系列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诗情画意的意境,为学生进入诗歌学习进行必要的情感铺垫。如我在上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在导入部分,我摒弃了常用的吟咏有关月的诗歌,而视先展示一系列以月亮或月夜为主题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画面,用自己的感受来描述画中的情景,并可引用曾经学过的咏月名句。比如,以一幅明月当空照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举头望明月,低头地故乡“;以一幅残月西挂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沟”。再引领学生明白这一轮明月可以表达很多不同的情感,如乡愁,如思人,如孤寂,这圣洁的月亮会勾起人们很多的不同情思。到了这个时候,再导出苏轼的《水调歌头》,让学生对之后的阅读存在更多的期待。同时对情感也做了必要地铺垫。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感知的过程,让学生更好理解诗歌的内容。这些方法其实也是再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当然这丰富多彩的画面,对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也起来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德岷. 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2、周琼. 中国古典诗歌
  3、傅德岷 、卢晋. 诗词名句鉴赏辞典
其他文献
班主任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个性、有自尊心的学生群体。魏书生说过: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幸福。  一、爱心是前提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班主任应具备一颗慈母般的爱心。热爱和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尝试、实践、总结、反思式的行动研究方式成为各校进行教研活动的主导模式之一。多次参与同课异构活动,带给我很多教育教学的启迪与感触,同时也伴随着活动的深入产生了很多的思考,如教师对教材编写意图与内容的处理、教师对学生学情的估测与分析、课堂上的知识的有效拓展与能力提升……在同课异构的课堂上,在各个教学环节展开中,我时而沉浸于课堂上的精彩,更多地则是因课堂活动的开展而思索课堂后教师
摘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行自主学习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教师在实施自主学习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自主学习的意识;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磨练坚强意志,巩固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
我一直在想,我到底给了这帮孩子什么?看着那一双双求知求是的眼睛,依旧清澈和单纯的眼睛,心里也不免起些涟漪。人都喜欢盘点,这次尝试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选修课毕竟才刚刚开始,所以做一个总结很有必要。   我的开场白是人应该有点思想,有点信仰,我们不应该“无知者无畏”,而应该有所敬畏,头顶三尺有神灵,做学生之前,你首先是一个人。所以必须明白一些道理。比如善良、悲悯、感恩、慎独、养气……   给学生讲
【摘要】 目前,在职业高中数学课程中,存在着数学教材脱离学生知识基础,与职业学校的专业多样性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些矛盾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使数学教学效率不高。本文从当今职业高中数学基础教育教学现状调查出发,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寻找出了适合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职业高中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理念   随着《义务教育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说加上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会目不离屏。同样,一堂好课,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我们授课中,使学生积极参加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效率。  那么,如何开场也即如何导入新课?我就有这样的经历,上课之前,为了使学生从下课的兴奋状态中转
摘要:时代在发展,人的观念在不断改变,学生的集体观念,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有所淡化。所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也是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要求。  关键词:能参与 想参与 敢参与 会参与 善参与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学生较多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同学、老师及班级的关注,在高中即使努力学习的所谓的好同学也是为了考个好大
摘 要: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以其独特的生存境遇体味感悟生命,探寻独特的人生式样。历尽城居生活的困顿和矛盾,他把创作的焦点对准了都市和乡村,在两个文化世界的构建比照中呈现他选择乡村、推拒都市的文化取向,寄遇他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创作;两个文化世界  “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不骄傲,也不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
摘要: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它体现了"以人为本" 的教育思想。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应把认知和情感融为一体,使之彼此促进,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当朋友,用自己的热情和真诚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摘要】 "作文难写,难写作文"几乎成了学生的口头禅,这简单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学生们对作文的普遍心态;"作文难教,难教作文"几乎成了教师的心病,这简单的话语中暴露的是教师们对作文教学的畏难情绪。学生写不好作文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语言的贫乏,尤其是农村的孩子,看得课外书不多,词汇量少。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脍炙人口的杰作,这些经典诗文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在日常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