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魔术,让小学数学课堂展露夺目光芒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7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数学教师应该紧跟改革的步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跳出封闭的教材和课室,创设新颖、独特的数学“创意课程”,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与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学得轻松、有趣,充实、有意义,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真正乐园。那么,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别具一格的创意课程呢?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魔术”创意课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使用。
  【关键词】课程改革;数学魔术;数学课堂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它不仅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同时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的这一本质特征却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障碍。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伊恩·莱昂斯博士认为:全世界大约每5个人就有一个数学恐惧症患者。研究发现,这种对数学的焦虑,就像表白遭拒一样,会刺激大脑的后脑岛,引发生理性疼痛。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枯燥的课堂教学方式。此刻我们不禁要追问:怎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才能改變枯燥乏味、沉闷单一,让课堂更灵动,学生更乐意呢?“数学魔术”这一创意课程在新时期的课改中脱颖而出。
  数学魔术是什么?——数学 魔术,神奇魔术的背后是数学知识理论的支撑与运用,而数学课堂借助魔术的形式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在这样的创意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数学产生奇妙的感受、浓厚的兴趣,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数学,实现深度学习,提升思维。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地展现出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特色,别具一格。从此,我们将打开教学与成长的另一扇窗,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展露出夺目的光芒。
  一、数学魔术,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性
  数学魔术本身的素材是充满趣味性的,借助这些有趣的素材,数学教学会更贴近学生,让课堂充满趣味性。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时,我设计这样一个数学魔术:课前准备三张卡片,分别写着“我是学霸、我是挑战者、我是潜力股”。活动开始后把这三张卡片按顺序摆放成一个三角形,接着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出三张牌,抽到几就在卡片上按顺序走几步,三张牌走完后最终都会停在“我是潜力股”这张卡片上。这样的活动迅速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课堂的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他们浸在其中,乐此不疲。这个数学魔术的奥秘是什么呢?根据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只要事先把扑克牌按顺序叠好,无论怎样抽牌,都会抽出三张之和是3的倍数牌,这样就能得到意料中的结果。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既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出色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两者完美结合,让学生享受着快乐,体验着成功,从此爱上数学。
  二、数学魔术,让数学课堂饱尝探究味
  数学魔术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数学知识,而不是注重表演魔术。神奇魔术表演的背后是数学理论知识的运用,探索魔术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自然就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
  在一次区级的公开课展示活动中,本人执教《“魔数”小世界,我找到你啦!》一课,本课内容是关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魔术活动的过程中,主要创设两个环节:先是魔术师让小助手从混乱的扑克牌中任选一张作为小助手的心灵数字牌A,魔术师要从众多的牌中找到唯一的心灵之牌A;再是小助手也从牌堆中抽出一张数字是1~10且花色是黑色的扑克牌作为老师的心灵数字牌B,魔术师同样也要从众多的牌中找到唯一属于老师的心灵之牌B。
  这个被学生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却在一片欢呼声中出色地完成。学生惊叹魔术的神奇,迫切想要破解其中的奥秘。这样不可思议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好奇心的引动下,他们主动地要去学习、探索,这是最真切的学习内需动力。如此美妙的数学课堂,学习自然发生,探索知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学习成效已经事半功倍。
  在揭秘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都是高度的集中,生怕错过某个小细节而遗憾。为了让这种良好的学习状态一直保持住,揭秘过程包含两个环节:首先,如何找到小助手的牌B?学生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可能找到牌B的方法,但结果我却说:“其实魔术师是偷瞄得到的牌B。”话音刚落,学生就有种莫名被骗的感觉,觉得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偷看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更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再次,如何找到老师的牌C?难道又是偷看?自然不能如此简单,而是运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知识推算出来。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师生互动、小组比赛、个人挑战赛等一系列活动,探索出魔术背后蕴含的一些变中永恒不变的数学规律。
  三、数学魔术,让数学课堂体现生活化
  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精彩诠释。同时,新课标也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扣紧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找准切入口将两者无痕地融为一体,让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生活因富含浓郁的数学韵味而多姿多彩。
  生活中一张简单的纸卡、一把不起眼的剪刀、一颗角落里的骰子、一副被遗弃的扑克牌,在数学魔术中,瞬间来一个华丽的转身,变出神奇的预言术、读心术等各式各样的魔术。当魔术被解密,学生不仅惊叹平时习空见惯的东西却能创造出如此神奇的活动,又惊喜地发现原来神奇的背后其实是运用了数学知识。数学在此刻焕发出令人信服的独特魅力,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觉得数学这门学科与生活是密切相联、必不可少的,因此值得投入全身心的学习热情去努力探索其中的奥秘,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四、数学魔术,让数学课堂见证了奇迹
  数学与魔术,一个奇妙的组合,却彼此成就着。《小学数学教师》主编陈洪杰老师说过:“教材不是学生的全世界,世界可以是学生的教材。”[]在纷繁的世界中,换一种方式打开数学,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数学魔术,以数学知识为支撑,以魔术表演为载体,为我们上演一集集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数学好戏,将数学独特的面貌一一呈现。这些不同的样貌在数学魔术表演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从中学会观察事物、寻找线索,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在混乱变化的表象背后,探索出永恒不变的规律与内涵。
  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师愿教、乐教,学生想学、乐学。数学魔术,让数学课堂见证了奇迹,展露出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缪晨霞.中国人多患“数学恐惧症”:5人中有1人害怕[J/OL].2013.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陈洪杰.教材,不是孩子的全世界[J/OL].2017.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否到位,决定着能否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语言素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感性和理性的深度思考与融合,深入解读教材,注重学法渗透,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做到关注学生学习经验,提升学生语言素养,才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能够走得更远的迫切要义所在。  【关键词】文本解读;学习经验;语言素养  一、解读文本的时代背景,培养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作为重要的教学步骤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课前预习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提前做好对语文知识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在课堂上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形成对语文知识更为系统的理解,有效的语文课前预习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围绕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进行分析,通过在“十二五”期间结合的成果进行分析,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前预习进行有效的思考,并且将研究的成果展示出来,由此形成
【摘要】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是转化学生思想的良方妙法,是取得良好教育效益的前提。本文从教育转化学生出发,结合个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认识和做法,阐述了热爱学生在教育转化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中的意义和作用,说明了爱之真诚,教学相长,爱之深切,事半功倍的道理。  【关键词】学生转化;無限爱心;师生关系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教育工作中,笔
【摘要】本文从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介绍进行说明,阐述了预习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对比了传统的预习方式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的不同之处,突出了思维导图在语文学习应用中的优势,以及在更多的语文学习领域的运用。思维导图是一种直接鲜明的记忆学习工具,符合人体大脑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思维的发散和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学生的记忆方法,更好地识记学习内容,无论是进行预习还是其他方面的语文学
千百年来,每位教师都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学准则,新时代对学生及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学生上英语课不仅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样重要。新课标指出,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想要更好地体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其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和自主思考的能力不应该被忽视。教师对学生提出质疑的行为表示肯定,并引导其进行思考,学生
【摘要】思维发展与提升在语文核心素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作文作为语文分值最重的考点,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2016年到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高度重视思维能力考查。可见,要发散学生的思维,能从审题,谋篇布局和行文中提升作文的含金量,从而写出有较高思维水平的考场作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发散思维  全国卷作文的考查从新材料作文转为任务驱动型的时评作文,而近几年的全国Ⅰ卷作文,不仅
一、前言  从毕业到现在,我担任了整整二十年的班主任,酸甜苦辣的滋味都已尝尽。在我们乡镇的农村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从小就缺乏父母的关爱及教育,造成心理不同程度的伤害,出现性格变异等问题,给学校的教师带来不少的麻烦,特别是给班主任带来一轮又一轮新的、棘手的挑战,但作为教师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问题生,我尝试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诱导他们,做他们的守护者,让他们逐渐转变成为没心理问题的好学生。让我们一起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国各中小学陆续返校欢喜复课,停摆4个月的校园时钟再次缓缓启动。大小“神兽”返校后面对的是熟悉却又陌生的环境,他们或是需要重新适应校园学习的生活节奏,亦或对往日熟稔的朋友再次感到陌生,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疫情隔离期间,他们难以维持正常的朋友社交生活。这些压力导致的不良情绪,就如同小王子星球上的猴面包树种子,需要教育者及时发现、及时清理,这样才能避免它不断壮大,对学生的童真
【摘要】通过在“5 3”自主高效的生物课堂模式中融入德育功能,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精心编织课堂教学素材和问题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德智融合型生物高效课堂,融知识与思想为一体,形成良好学风,充分发挥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德智融合;核心素养;高效课堂;以学促教;教学相长  当老师将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融入到课程中
【摘要】随着中、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标的要求已成为历史教学和考试的唯一依据,同时对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了解我校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困境的基础上,对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史料教学;困境;解读  历史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史料的解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中高考成绩。通过对我校初中生的调查及其他兄弟学校教师的访谈,我们发现在历史史料教学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