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设计策略的一些看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LE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体育教学设计概念界定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有了成功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效果才有保证。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教学问题,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我针对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设计策略提出一些看法。
  二、体育教学设计概念界定
  1.体育教学设计。
  于素梅教授认为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课标、教材、学生、场地器材条件、教师等过诸多因素,选择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合理规划的过程。”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的毛振明教授认为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如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学时)的教学诸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浙江师范大学王章明教授认为体育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可以看出每个专家对其都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述,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体育教学设计是一个过程,一个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与学生、教材、场地与器材、教法与评价等诸多因素,因此在本课题研究范围内课题组将体育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教学的导入、准备活动、场地器材、教法与组织和学生评价等方面设计策略的系统化研究过程。
  2.有效体育教学设计策略。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李烈明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设计的重新审视和策略研究》中阐述道:“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教学问题,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教学设计要关注的是学生需要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样去学出发,来考虑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样去教和最终学生学得怎么样。”这不仅说明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而且揭示了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那就是遵循一定的教学过程基本规律,以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达到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从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样教及最后的学生学得怎么样去衡量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有效。基于李老师对有效教学设计的论述启发,课题组对有效体育教学设计策略的界定是教学设计实施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教师能顺利完成各项教学目标,课堂上师生关系和谐,课堂上涉及场地、器材利用充分。
  三、明确教学目标
  目标是一个阶段学习的指南,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着如何实现目标来实施。一个合理的目标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学习。有无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一堂课成功与否,首先就是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达成到什么程度。因此,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的明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效果的优劣,是体育教学设计的首要问题。
  1.教学目标的行为对象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教学目标描述的一定是学生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授课行为。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例如:在设计五年级滚翻的开创性练习一课时,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了解学生对滚翻已掌握的现有能力,还要把握本年级学生的差异程度,从而制定适宜学生的教学目标。而综观现在大多数教师都是闭门造车,根据自己的估计进行教学设计,甚至是照本宣科,致使教学目标的制定失去实在意义,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2.教学目标必须是可测的、可评价的、具体而且是明确的。
  运动参与目标: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运动技能目标:学生了解篮球项目的锻炼价值,掌握篮球项目的学练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学生通过练习发展身体协调性和弹跳力及灵敏、力量、速度素质,增强体能。
  心理健康目标:学生在练习中充分展现自我,通过比赛增强自信心,得到成功的喜悦。
  社会适应目标:学生积极进取,快乐地与同伴进行配合,在协作中培养团队精神和高度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的、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学难点是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难,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由于学生难学致使教师难教。课堂教学是为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重点、难点的多样性。但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中几乎都是在认知领域,很少见到有非认知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的。当我们把教学目标从认知向非认知扩展的时候,也需要重点和难点的相应扩展,当我们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转移的时候,也需要重点和难点的转移。人们在目标扩展和转移的同时,重点和难点的按兵不动反映了人们的观念并没有真正转变。
  目标的多元化要求重点难点的多元化,非认知目标比认知目标的落实更重要,更困难,更难见效,因此在许多时候我们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是非认知领域的。
  五、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教学策略设计是以学习理论为依据,既要符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适合教学对象的特点,又要考虑本校、本班及教师本人具体教学条件的可能性。教学策略设计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它包括课的类型、教学顺序的安排、教学方法设计的选用等。在新课程理念下,所设计的体育教学策略应实现下列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学习方式上,应从接受式教学向以自主体验、互助交往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转变;二是教学呈现方式上,要从以规范动作的讲解示范为主要形式的定论呈现向以学生体验、感悟为主要形式的间接呈现方式转变;三是师生互动方式上,要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传递活动转变为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六、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教学媒体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各种教学媒体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适用范围、特点和要求也不尽相同,没有对所有教学内容都适用的教学媒体。因此,教师应遵循“经济有效”的原则,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学生的特征、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策略的安排来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媒体,突出教学媒体的目标性、功能性、针对性、适度性和方向性,发挥教学媒体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社区正常高值血压的证候特点,探讨不同证候与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的关系。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山东省平原县、淄博张店区、章丘市等部分
摘 要: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与英语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英语教师应该对心理学有所了解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充分把握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规律,才能对其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教育。  关键词: 心理学 初中英语教学 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跨学科的教育体系也在逐渐形成。心理学与英语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英语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时时处处渗透着
研究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根据子宫腺肌症性痛经的病理特点,依据中医基础理论、辩证原则和用药配伍,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进行临床研究,探讨中医药血府逐瘀汤对子宫腺肌症性痛经(
摘 要: 体育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必修课,担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学生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及培养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重任。因此,中职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中职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作者分析了当前中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对我校体育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中职体育问题 提高教
以翔实的资料 ,剖析残矿体的特点 ,介绍了不同条件下 ,残矿的开采方法和关键技术 Based on the detailed data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idual o
摘 要: 跆拳道的发展使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日趋接近,训练方法透明度很高,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很接近。在激烈、势均力敌的比赛之中,队员的赛前、赛中心理状态如何对于能否战胜对手、发挥自己的应有水平,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诸多心理因素中,赛前焦虑与运动比赛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跆拳道训练中,对焦虑的研究和探讨也是一个重要话题。在日常的训练中,正确认识赛前焦虑情绪,合理进行调控,对我们搞好教学和训练,提高学生和运动员
摘 要: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学校体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体育教学必须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以此为指导,深化体育教育改革,采取有力措施,把健康教育落实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确保学生受到良好的健康教育,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健康教育 意识培养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及高科技在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社会对劳动者的素
摘 要: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多媒体网络技术对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可以制作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 多媒体 网络技术 教学 作用和影响    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而大学校园则可谓是孕育希望的摇篮。当时间长河缓缓流入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