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有利于保证城市居民生活基本设施齐全,并且工程质量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因此,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问题研究分析,将有助于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提高管理水平与整体质量。
【关键词】市政 给排水工程 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311-01
前言:
众所周知,给水、排水两项工程是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重要工作内容。这项工程一方面排解城市生活污水以及日常天气原因引起的局部降水,另一方面为城市居民提供可用的干净饮用水。给排水设施是输送水与排解水的一项基础设施,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无论是对于人们生活还是城市发展都有着积极效应。并且现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措施越来越齐全,监督管理机制向科学化靠拢,工程建设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与强化。
(一)选择路径不科学
市政给水排水工程中路径选择尤为重要,科学选择路径将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减少障碍,使工程在规定的期限内完工,方便人们使用。一旦路径选择缺乏科学合理性,将对施工开展影响较大。在长时间的摸索中,市政给排水施工路线选择有了一定的施工理念与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1、路径选择与成本之间的问题。成本是所有工程在施工前应考虑的问题,并且在工程的每个环节中都会涉及到成本问题,因此,成本问题在给排水工程中应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然而,有的施工单位过分的追求利益而减少成本投入,致使选择的路径与实际要求或地理位子发生偏离,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与质量。
2、缺乏应有的观念。目前,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有的施工单位的观念没能与时代发展接轨,还留有传统的施工观念与方法,致使施工路径的选择缺乏合理性。
因此,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在秉承节约的理念时,还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路线,提高工程质量,为人们生活带来切实的帮助。
(二)市政给排水管道部件老化问题
1、市政给排水管道配件老化,会使水资源出现浪费的情况。如今,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给排水工程发展。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使排水管道在特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生锈而加快老化,并且伴着阀门质量下降,促使水资源浪费现象更加严重。
2、给排水配件阀一旦具有较大的压力时,往往会引起超压外流。例如,流出水头的压力比给排水中的给水配件阀前的压力小得多时,在单位时间内,给水配件出水量就会超出本身具备的限定流量。因此,超压外流现象发生时,会增加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难度,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三)没有统一的管理方式
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单位中,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其中占有一部分。因此,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会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比如,上级行政部门的意见与计划不得不遵从等。另外,有些建设单位基于自身固有的权力,而对工程建设应有的程序不予以实施。有的建设单位严重缺乏合同意识,例如,当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没有签订监理合同与劳动合同,甚至没有办理相关的质量监督手续等,对工程管理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一些地方政府由于考虑到政绩问题,而故意采取手段压缩工期,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会给给排水工程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因素。
(四)监理管理机制不健全
任何工程项目在施工时,都会涉及到监理单位的存在,它可以对施工过程中施工的质量进行管理控制。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监理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应的管理程序也就难以开展。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一些监理机构快速崛起,其中监理人员之间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能力以及工作协调能力等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这些现象都会影响到监理单位工作的规范性与条理性。
二、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一)增强工程质量意识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前,应精心策划、精密部署,认真核查相关文件与施工图纸,对其中不符点或是难以实现的位置应及时予以更正,避免影响正常施工进度与成本。严格控制施工设备与材料质量,确保所购材料与设备符合施工要求。工程质量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必须增强工程质量意识,依据规定的程序与要求,组织施工,从源头上提高工程质量。
(二)加强现场管理,控制各个环节质量
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的质量容不得有些许的疏忽,否则会影响到工程后期的使用质量。因此,监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与检查,严格落实监督质量管理制度,控制给排水工程各个环节的质量。对于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监理人员应该采取有效解决措施进行处理,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应该第一时间上报上级部门或建设单位。
(三)落实质量责任制度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参与单位较多,各个单位之间的沟通协商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为促进工程施工圆满完成,各单位应该正确协调好工作,认真落实本单位的质量责任制度与义务。政府部门应该派遣相关的监督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巡查,及时通报存在的不良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质量直接落实到相应人员身上,从而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同步得到控制。
(四)强化监理职能
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监理单位实行监管对于整个工程来讲是有益的。针对监理机构出现的种种不良影响因素,监理机构应随时对监理人员进行业务与素质培训,从内部管理中强化监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素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工程中开展监理业务,否则,不允许进入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中。为更好的完成监理任务,监理机构还应配备专业的设备仪器,才能更好的发挥工作水平,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是利国利民的,其质量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基础设施是否健全等,虽然这项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也是相关部门展现合作意识与加强沟通协调的一个良好契机。因此,各个单位应该齐心协力将这项服务人民群众的工程做好,为社会添加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威.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几点经验之谈[J].中华民居,2010(12).
[2]焦见新.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科技风,2010(04).
[3]苏艺苗.对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管理探讨[J].科学之友,2010(06).
[4]戚邦贺.轮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J].中国科技纵横,2010(10).
【关键词】市政 给排水工程 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311-01
前言:
众所周知,给水、排水两项工程是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重要工作内容。这项工程一方面排解城市生活污水以及日常天气原因引起的局部降水,另一方面为城市居民提供可用的干净饮用水。给排水设施是输送水与排解水的一项基础设施,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无论是对于人们生活还是城市发展都有着积极效应。并且现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措施越来越齐全,监督管理机制向科学化靠拢,工程建设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与强化。
(一)选择路径不科学
市政给水排水工程中路径选择尤为重要,科学选择路径将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减少障碍,使工程在规定的期限内完工,方便人们使用。一旦路径选择缺乏科学合理性,将对施工开展影响较大。在长时间的摸索中,市政给排水施工路线选择有了一定的施工理念与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1、路径选择与成本之间的问题。成本是所有工程在施工前应考虑的问题,并且在工程的每个环节中都会涉及到成本问题,因此,成本问题在给排水工程中应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然而,有的施工单位过分的追求利益而减少成本投入,致使选择的路径与实际要求或地理位子发生偏离,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与质量。
2、缺乏应有的观念。目前,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有的施工单位的观念没能与时代发展接轨,还留有传统的施工观念与方法,致使施工路径的选择缺乏合理性。
因此,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在秉承节约的理念时,还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路线,提高工程质量,为人们生活带来切实的帮助。
(二)市政给排水管道部件老化问题
1、市政给排水管道配件老化,会使水资源出现浪费的情况。如今,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给排水工程发展。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使排水管道在特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生锈而加快老化,并且伴着阀门质量下降,促使水资源浪费现象更加严重。
2、给排水配件阀一旦具有较大的压力时,往往会引起超压外流。例如,流出水头的压力比给排水中的给水配件阀前的压力小得多时,在单位时间内,给水配件出水量就会超出本身具备的限定流量。因此,超压外流现象发生时,会增加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难度,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三)没有统一的管理方式
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单位中,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其中占有一部分。因此,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会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比如,上级行政部门的意见与计划不得不遵从等。另外,有些建设单位基于自身固有的权力,而对工程建设应有的程序不予以实施。有的建设单位严重缺乏合同意识,例如,当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没有签订监理合同与劳动合同,甚至没有办理相关的质量监督手续等,对工程管理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一些地方政府由于考虑到政绩问题,而故意采取手段压缩工期,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会给给排水工程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因素。
(四)监理管理机制不健全
任何工程项目在施工时,都会涉及到监理单位的存在,它可以对施工过程中施工的质量进行管理控制。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监理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应的管理程序也就难以开展。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一些监理机构快速崛起,其中监理人员之间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能力以及工作协调能力等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这些现象都会影响到监理单位工作的规范性与条理性。
二、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一)增强工程质量意识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前,应精心策划、精密部署,认真核查相关文件与施工图纸,对其中不符点或是难以实现的位置应及时予以更正,避免影响正常施工进度与成本。严格控制施工设备与材料质量,确保所购材料与设备符合施工要求。工程质量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必须增强工程质量意识,依据规定的程序与要求,组织施工,从源头上提高工程质量。
(二)加强现场管理,控制各个环节质量
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的质量容不得有些许的疏忽,否则会影响到工程后期的使用质量。因此,监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与检查,严格落实监督质量管理制度,控制给排水工程各个环节的质量。对于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监理人员应该采取有效解决措施进行处理,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应该第一时间上报上级部门或建设单位。
(三)落实质量责任制度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参与单位较多,各个单位之间的沟通协商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为促进工程施工圆满完成,各单位应该正确协调好工作,认真落实本单位的质量责任制度与义务。政府部门应该派遣相关的监督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巡查,及时通报存在的不良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质量直接落实到相应人员身上,从而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同步得到控制。
(四)强化监理职能
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监理单位实行监管对于整个工程来讲是有益的。针对监理机构出现的种种不良影响因素,监理机构应随时对监理人员进行业务与素质培训,从内部管理中强化监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素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工程中开展监理业务,否则,不允许进入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中。为更好的完成监理任务,监理机构还应配备专业的设备仪器,才能更好的发挥工作水平,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是利国利民的,其质量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基础设施是否健全等,虽然这项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也是相关部门展现合作意识与加强沟通协调的一个良好契机。因此,各个单位应该齐心协力将这项服务人民群众的工程做好,为社会添加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威.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几点经验之谈[J].中华民居,2010(12).
[2]焦见新.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科技风,2010(04).
[3]苏艺苗.对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管理探讨[J].科学之友,2010(06).
[4]戚邦贺.轮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J].中国科技纵横,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