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渊洁在微博上讲过这么一段经历:他在日本某校访问,其中一名叫樱花的学生,她妈妈是中国人,她得知此事,就委托樱花带件小礼物给他。于是在樱花的教室里,郑渊洁也拿出自己的一本书回赠。校长见状对他耳语:不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只送一个学生礼物,建议改送全班学生。校长认为,只将礼物送给一个学生,对其他学生是不公平的,不能因为个人荣誉而伤及众多人的自尊心。
闻听此事,我的教育情怀从此又多了份温暖的色彩。它更让我意识到“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教育者要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是句口号,它就体现在邻邦的教育细节中。
某次课堂,一个坐在后面靠边的女生正画着卡通美少女,被我发现,我边讲课边向她逼近。显然她也注意到我,我们用眼光先“打”了个回合。本想当场缴获她的“作案工具”,但我脑子里瞬间闪现一沓“细节理念”,于是“放她一马”,继续讲课。
课后,我悄悄把她叫到一旁,温和地提起课堂画画之事,她也当即意识到自己的过失。不用我说,想必她此刻在内心已进行过自我批评。后来,她的同桌向我告状,说她上课不听讲,又在画美少女,我这才意识到她的行为并非想象中的那般简单,我决定郑重与她“过招”,沟通一番。
她被我叫到办公室。为了营造轻松的氛围,我尽量让自己的表情松弛、语气平和,并请她坐在我对面。在我 “先扬后抑”的诚恳劝导下,她最终道明真相。原来她真的酷爱画画,尤其是喜欢画卡通美少女,并且画得很美。可惜妈妈不支持她上培训班,说画画将来没出息,并以她学习不好为由加以压制,导致她心有怨懑。
于是,我有针对性地劝导她,并积极与她妈妈沟通,终于让她妈妈理解并支持她的爱好。
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教师谨慎处理好每个细节,往往能给予学生如沐春风的感觉。无需老师恶语相加,只要让尊重遍布于细节,学生将心知肚明、适时调整。我想,假如当初我在课堂上简单地惩罚她,并忽视她的绘画兴趣,估计她对学习更没兴趣了,甚至对画画都将丧失信心,那是多么可怕的情景。◆(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第六小学)
闻听此事,我的教育情怀从此又多了份温暖的色彩。它更让我意识到“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教育者要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是句口号,它就体现在邻邦的教育细节中。
某次课堂,一个坐在后面靠边的女生正画着卡通美少女,被我发现,我边讲课边向她逼近。显然她也注意到我,我们用眼光先“打”了个回合。本想当场缴获她的“作案工具”,但我脑子里瞬间闪现一沓“细节理念”,于是“放她一马”,继续讲课。
课后,我悄悄把她叫到一旁,温和地提起课堂画画之事,她也当即意识到自己的过失。不用我说,想必她此刻在内心已进行过自我批评。后来,她的同桌向我告状,说她上课不听讲,又在画美少女,我这才意识到她的行为并非想象中的那般简单,我决定郑重与她“过招”,沟通一番。
她被我叫到办公室。为了营造轻松的氛围,我尽量让自己的表情松弛、语气平和,并请她坐在我对面。在我 “先扬后抑”的诚恳劝导下,她最终道明真相。原来她真的酷爱画画,尤其是喜欢画卡通美少女,并且画得很美。可惜妈妈不支持她上培训班,说画画将来没出息,并以她学习不好为由加以压制,导致她心有怨懑。
于是,我有针对性地劝导她,并积极与她妈妈沟通,终于让她妈妈理解并支持她的爱好。
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教师谨慎处理好每个细节,往往能给予学生如沐春风的感觉。无需老师恶语相加,只要让尊重遍布于细节,学生将心知肚明、适时调整。我想,假如当初我在课堂上简单地惩罚她,并忽视她的绘画兴趣,估计她对学习更没兴趣了,甚至对画画都将丧失信心,那是多么可怕的情景。◆(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