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论课堂的高校即时型实践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日趋突出,但由于实践教学学时较短、场所有限等因素制约,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为此,在分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理论课堂的即时型实践教学方法。以“环境科学概论”课程为例,尝试了类比式的案例教学、研究式的专题教学以及角色式的扮演教学等即时型实践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即时型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类比案例式教学;专题研究式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
  作者简介:刘兴坡(1977-),男,河北赵县人,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 201306)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海事大学校重点课程“环境科学概论”、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2013上海海事大学教改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66-02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相对于理论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教学往往成为高校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使得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从而导致一些专业学生就业率低下。譬如,2012年上海市教委对本市高校中的部分本科专业发出了预警,将连续3年以上签约率低且布点较多的18个本科专业列入了2012年度预警专业名单。这更增加了高校加强实践教学、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紧迫性。
  一般来说,理论教学主要指的是课堂讲授环节,以教材知识传授为主,其主要特点是“Learning by Listening”。目前多数高校已经形成了包括基础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成熟和完整的教学体系,理论教学在当前教学体系中占有绝对的分量。而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其主要特点是“Learning by doing”。在当前的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时间和场所往往比较有限,这直接影响了高校实践教学的效果。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理论课堂的即时型实践教学方法,并在“环境科学概论”课堂上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即时型实践教学方法简介
  传统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这种“二分法”割裂了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实际上,理论教学中可以穿插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中也可以包含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相互交融、互为支撑的。文献[1-6]均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开展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实践。因此,除了纯粹的实践教学环节之外,还可以在理论教学的间隙,高频率地设置实践教学小环节,提高课堂理论知识的“活度”,激发学生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为能力培养奠定基础。有鉴于此,本文对基于理论课堂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并形成了“即时型”的实践教学方法,以作为传统实践教学环节的补充。
  本文所提出的即时型实践教学方法是指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实践、学生体验、案例等形式来延伸理论课堂的功能,使得学生在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实践能力培养。由于该实践教学是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中,通过课堂即时延伸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本文称其为即时型实践教学方法。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融视角下的即时型实践教学定位
  如前所述,当前高校应该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融的培养体系。为此,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并明确了实践教学的定位,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实践教学的方案,增强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首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共同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提供知识认知背景,如果没有一定的前期专业知识传授为基础,实践教学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体系中,在实践教学活动之前,往往安排一定的理论教学。同时,实践教学也为理论教学提供现实素材,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提高理论教学知识的活化度,从而相应地增强课堂理论知识讲授的体验感和亲切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当前教学体系的两个重要流程。
  其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类似之处。譬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均需要构成一个体系。不同的是理论教学以知识点为核心,是一个逻辑体系;而实践教学以实际问题为核心,是一个问题体系,着重于解决问题的流程和方法。表1对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再次,理论教学的作用是为了提供学生该专业必要的背景知识,建立学生对该专业知识的初步认知。从知识继承的角度,保证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知识创新的角度,理论教学有助于建立学生专业知识的参照系,为学生今后形成批判意识提供必要的思维素材,因为创新总是在对特定知识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获得的。
  最后,实践教学的作用是在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体悟等形式,针对特定的问题情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点(主要包括课堂理论教学的知识点),形成解决特定问题的知识链,并制定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对于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还要着重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提炼并提出问题的能力。由于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实践获得的,与理论教学不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实践教学应该定位于学生特定能力的培养。当前,高校教学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主要是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因此应该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按照社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不同,可以将实践教学分为如下几种模式:自学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导向的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和创业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传统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存在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互补的,因此,除了在大学培养期的大周期之内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大循环”,还有可能在理论课堂的教学周期内,设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小循环”,构建即时型实践教学模式,以作为传统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   严格来说,学校内的实践教学均可认为是一种实践模拟过程。当前的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均可以认为是实践模拟的途径。在理论知识传授的课堂如何进行实践教学还是一个被忽视的环节。同时,由于理论教学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绝对的比重,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理论课堂进行即时型实践教学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三、基于“环境科学概论”课堂的即时型实践教学
  笔者结合“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实验了如下即时型实践教学方法:
  1.类比案例式教学
  首先,将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与特定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譬如,在讲授“水体富营养化”时,可以将其与太湖蓝藻事件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形成“太湖蓝藻事件如何解决”的问题意识。在案例的选择方面,要选择邻近地区的、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案例,使得学生形成对知识的切身感知,更容易提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其次,将国内外比较成功的案例与课堂理论知识讲授的案例(如太湖蓝藻)结合起来。譬如,将日本琵琶湖的环境治理与太湖蓝藻事件进行对比,使得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
  再次,将现实中正在开展的实践与课堂理论知识讲授的案例(如太湖蓝藻)结合起来,增强知识的现实性和亲近度。譬如,2007年无锡市推行水功能区达标的“河长制”,即全市各部门的党政“一把手”分别担任64条河流的“河长”,各区、县乃至乡镇,大大小小的河汊也都指派“河长”负责,一河一策,逐条治理。“河长”们面临的压力是完不成任务就要被“一票否决”。“河长制”实施一年,全市79个考核断面达标率就由原来的53.2%上升到76.62%。
  最后,还可以举出其他案例来反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并预留悬念,供学生课下探索。譬如,除了太湖蓝藻之外,还有东海赤潮、青岛近海绿潮、上海黄浦江的绿萍和水葫芦等问题,进一步强化知识的广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为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素材库建设。特别要注意阅读报纸、网络媒体报道,凝练出比较鲜活的案例库,全面搜集相应的视频与文字材料,以备案例教学之用。
  2.研究专题式教学
  专题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不囿于传统理论教学的逻辑框架,敢于采取渗透式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找寻主要矛盾、确定解决方案,为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譬如,在笔者教学时,通过布置大作业的方式,将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作为专题进行课堂学习,通过课下的资料搜集等过程,形成课堂演讲的PPT。
  3.角色扮演式教学
  换位思考既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同样有用。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多给学生提几个角色扮演式的问题,如“假如您是环保局长(市长、工程师、科研人员),您如何来应对垃圾围城”等等。通过变换角色、换位思考,达到对知识的多视角考察,形成比较全面的实践技能。对于有条件的课堂,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可以在课堂进行角色扮演,还原特定的情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悟。
  四、结语
  能力来源于实践。当前高校毕业生与社会脱节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能力培养环节的薄弱,本文通过对理论课堂实践教学的充分挖掘,提出了基于理论课堂的即时型实践教学的方法,可供当下的实践教学研究借鉴。
  参考文献:
  [1]蔡则祥,刘海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几个角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79-80.
  [2]宁晓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功能的互补融通——基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2):53-55.
  [3]魏玉梅.将实践教学引入“两课”教学[J].江苏高教,2006,(2):86-88.
  [4]胡国柳,韦开蕾.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五步”教学新模式的探索[N].中国教育报,2012-08-24(06).
  [5]胡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97-98.
  [6]杨学锋,王吉华,刘安平.缄默知识理论视野下的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1):148-150.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为适应电气工程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非电专业学生的电气工程实践能力,在电气工程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构建了以网络为平台,结合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仿真等多种教学手段,以教学资源、教学对象及教学进程为三维的全新立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电气工程;立体化教学;网络平台  作者简介:桑林(198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黑龙江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讲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电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在为国家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探索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改革在创新教育中极为关键。介绍了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对测绘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借鉴价值。
“风骨”问题是龙学研究中的经典悬疑之一.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予以阐释:“风”的内在之意是符合雅正传统的情,且要情感真挚饱满,“风”的外在表现是成文后的以情动
摘要:阐述了“立体”教学法在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立体”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将相关课程及课程设计进行整合打包,同时给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及实践考核评价标准,并提出了“学生虚拟团队”的组织形式贯穿整个理论和实践教学,利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立体”教学法;整合打包;学生虚拟团队  作者简介:关颖(1978-
摘要:针对现在航空电子实验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提出基于CDIO工程教育改革要求的实验课程设计思路。以空客A320导航系统为例,结合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和航线维护工程实践的基本工作,以认知类、操作类、综合类三个层次递进进行实验课程设计,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所学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航空电子专业;实验开发  作者简介:秦庆霞(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