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人性论”中“情”“心”的意义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enki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主张"人之性恶",但并未否定人可以有道德行为,而是将之归于"伪",其"性伪之别"的论述说明了道德的可能性及非先验性,并解释了君子及小人之别在于"积伪"不同。"情"在荀子人性论中,属于先天本性的内涵,"情""性""欲"的关系,为荀子"性恶"理论的重要论述;另一方面,"礼"虽是积伪而出,却是以"情"为根本而发展建立;"礼"在"称情""立中"的思虑权衡作用下,对"情"的外显表现起了规范与指导的作用;"心"不但是认知官能,亦是"知道""可道""守道"的主宰者,故道德认知是否付诸实践的原因,就在于"心"之可与不
其他文献
下层士人作为宋代士人阶层队伍中的重要一部分,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选取宋代的大量下层士人为出发点,通过探讨下层士人在科举失败或放弃科举后
在乡村治理中自治、法治、德治不是并列关系,自治是法治和德治所追求的目标,法治是自治和德治的保障,德治是自治和法治的基础。“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有利于推进国家
自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被发明以来,作为纳米技术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其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AFM作为扫描探针显微镜家族的新成员,由于对样品所处环境的要求更加宽松,这使其在生物科学研究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对AFM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对样品扫描成像的基础上,要求其具有操纵、加工刻蚀、电特性测量等更多的功能。目前,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