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肠套叠是一种多在五个月到一周岁的小儿群体中发生的常见腹部急症,是指人身体内部某段肠管像单眼望远镜被收起一样凹陷进其远端的肠管中,发病原因可能与季节变换、病毒感染、饮食失调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肠套叠必须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否则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遗症乃至死亡。本文将简要分析小儿肠套叠的发病原因,并重点探讨钡灌肠复位法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小儿肠套叠;原因;钡灌肠;诊断;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32-02
1 关于肠套叠的概念
肠套叠是一种小儿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主要表现为人身体某一段肠管凹陷进其远端的肠管中,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从而阻碍到肠内容物的正常流通。肠套叠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肠套叠一般为继发性疾病,而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急性肠套叠,多发于一岁以下的小儿群体,是一种婴儿特有的疾病。小儿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病,春末夏初更是其发病的高峰期。致使小儿肠套叠的因素有季节变化、病毒感染、遗传、饮食失调等多种。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具有时间性,必须在宝宝发病的第一时间就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延误病情的话,就会导致发生套叠的部分肠管的肠壁的血液循环受阻,从而使肠壁发生坏死、穿孔等严重状况,并造成严重的后遗症乃至死亡。
2 小儿肠套叠的发病原因探究
小儿肠套叠多为急性肠套叠,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导致其发病的各种可能性因素。首先是遗传因素导致,临床上现已发现很多肠套叠患者均有家族发病史;其次是病毒感染导致,小儿肠套叠多发于春末夏初,此时正是各种病毒肆虐的时期,而且临床上已经证明急性肠套叠与肠道内多种病毒感染有关,例如轮状病毒、腺病毒等;第三,与饮食改变有关,小儿肠套叠多发生于五个月到一周岁的婴儿,而此时正是宝宝增加饮食量和接受其他辅助食物的时期,但是由于宝宝的肠道还比较脆弱,无法及时适应饮食改变造成的刺激,就会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因此,这一时期也是小儿肠套叠的发病高峰期;第四,回盲盲肠发育速度不同导致,人在婴儿时期正是身体各部分器官发育的时期,而此时回盲部的游动性较大、小肠系膜较长、回盲瓣过于肥厚,因此,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婴儿的回肠瓣会有一厘米以上部分会呈现唇样突入到盲肠中,所以,当受到炎症、食物、病毒等的刺激之后极易引发肠管发生水肿、充血症状,导致肠管肥厚,并且在其蠕动时就会将回盲瓣向前推移牵拉肠管形成肠套叠。
3 钡灌肠复位法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应用
钡灌肠复位法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最好方法。我们下面就来具体研究钡灌肠复位法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
在使用钡灌肠整复之前,我们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我们要对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症状、精神状况、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和了解,看患者是否适合立即进行诊治。对于一些发病时间超过24小时或者精神状态较差的患者要格外注意,必要时要向家属讲明厉害关系,签署知情同意书;其次,要对患者进行胸腹透视检查,观察患者胸腹部肠曲以及积气扩张状况,确认其是否存在肠梗阻问题,如果存在,则表明发病时间已经超过24小时,对于这种情况在明确诊断结果之后不可强求完全整复;第三,要对患者进行灌肠以排出肠内容物,达到肠内的清洁;第四,可以适当使用镇静剂、止痛剂等来使患者保持安静以方便医生进行钡灌肠整复治疗。
在进行钡灌肠整复时,要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然后经患者肛门插管缓慢注入已经配置好的双重对比造影剂(其目的在于减少钡剂沉淀),并且在X线的透视监控下,仔细观察肠腹状况。在手术中还可以进行必要的体外按摩,按摩手法要与结肠走行一致,按摩方向要与肠套叠方向相反,动作要温柔且耐心,切忌用力过大,从而减轻肠管蠕动和痉挛,帮助套入部分和鞘部滑动松弛下来,起到更好的整复效果。按摩医师要随着钡剂走向及时跟进和调整手法,从而促进钡剂更顺畅的流动,加强钡剂前端对于发生套叠的部分肠管的撞击作用,以便于在没有人为因素造成肠管充血和水肿状况更为严重之前更快速的让套叠肠管回复到原位。并在此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状况,对于一次整复不成功的患者要进行二次整复,对于多次整复不成功的患者,则要及时与临床诊治医生沟通,注入定量的平滑肌松弛剂来增加整复成功率,而对于晚期严重病患者则要及时进行急诊手术,不可进行强行修复。
当结肠被钡剂全部充满,并且大量的钡剂进入到小肠中,肠套叠阴影缩小至消失,排钡后腹部包块消失,患者哭闹不安现象逐渐减轻继而进入睡眠状态,然后在患者的肛管顺利排出积压的废物和气体之后,给患者服用一克活性炭,如果患者在8小时排出黑色便,24小时内停止血便现象,则表明肠套叠现象已经完整整复。
4 钡灌肠复位法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钡灌肠复位法治疗小儿肠套叠具有很多优势,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我们要确切掌握钡灌肠复位法的适用范围,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要与家属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第三,在进行钡灌肠整复之前对患者合理使用止痛剂和镇定剂,切忌过量;第四,钡剂的调配不能过浓,否则会影响钡剂在体内的流速;第五,在钡灌肠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肛门是否堵塞以及是否漏钡;第六,要适当进行按摩以便于肠套叠的复位。
5 小 结
小儿肠套叠极易危机宝宝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钡灌肠复位法治疗小儿肠套叠具有疗程短、创伤小、成功率高的优势,但是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危险,作为医患工作者一定要具备医者仁心,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轩爱军,杨国强.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08).
[2] 李菽波,万军.肠套叠“钡、气”灌肠复位的两种方法的体会[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
[3] 刘玉凤,石海亚,左中义,崔春凤,刘淑利,刘绍凡,王永岚.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和水压灌肠治疗的声像图特点 附189例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06).
【关键词】 小儿肠套叠;原因;钡灌肠;诊断;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32-02
1 关于肠套叠的概念
肠套叠是一种小儿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主要表现为人身体某一段肠管凹陷进其远端的肠管中,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从而阻碍到肠内容物的正常流通。肠套叠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肠套叠一般为继发性疾病,而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急性肠套叠,多发于一岁以下的小儿群体,是一种婴儿特有的疾病。小儿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病,春末夏初更是其发病的高峰期。致使小儿肠套叠的因素有季节变化、病毒感染、遗传、饮食失调等多种。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具有时间性,必须在宝宝发病的第一时间就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延误病情的话,就会导致发生套叠的部分肠管的肠壁的血液循环受阻,从而使肠壁发生坏死、穿孔等严重状况,并造成严重的后遗症乃至死亡。
2 小儿肠套叠的发病原因探究
小儿肠套叠多为急性肠套叠,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导致其发病的各种可能性因素。首先是遗传因素导致,临床上现已发现很多肠套叠患者均有家族发病史;其次是病毒感染导致,小儿肠套叠多发于春末夏初,此时正是各种病毒肆虐的时期,而且临床上已经证明急性肠套叠与肠道内多种病毒感染有关,例如轮状病毒、腺病毒等;第三,与饮食改变有关,小儿肠套叠多发生于五个月到一周岁的婴儿,而此时正是宝宝增加饮食量和接受其他辅助食物的时期,但是由于宝宝的肠道还比较脆弱,无法及时适应饮食改变造成的刺激,就会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因此,这一时期也是小儿肠套叠的发病高峰期;第四,回盲盲肠发育速度不同导致,人在婴儿时期正是身体各部分器官发育的时期,而此时回盲部的游动性较大、小肠系膜较长、回盲瓣过于肥厚,因此,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婴儿的回肠瓣会有一厘米以上部分会呈现唇样突入到盲肠中,所以,当受到炎症、食物、病毒等的刺激之后极易引发肠管发生水肿、充血症状,导致肠管肥厚,并且在其蠕动时就会将回盲瓣向前推移牵拉肠管形成肠套叠。
3 钡灌肠复位法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应用
钡灌肠复位法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最好方法。我们下面就来具体研究钡灌肠复位法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
在使用钡灌肠整复之前,我们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我们要对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症状、精神状况、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和了解,看患者是否适合立即进行诊治。对于一些发病时间超过24小时或者精神状态较差的患者要格外注意,必要时要向家属讲明厉害关系,签署知情同意书;其次,要对患者进行胸腹透视检查,观察患者胸腹部肠曲以及积气扩张状况,确认其是否存在肠梗阻问题,如果存在,则表明发病时间已经超过24小时,对于这种情况在明确诊断结果之后不可强求完全整复;第三,要对患者进行灌肠以排出肠内容物,达到肠内的清洁;第四,可以适当使用镇静剂、止痛剂等来使患者保持安静以方便医生进行钡灌肠整复治疗。
在进行钡灌肠整复时,要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然后经患者肛门插管缓慢注入已经配置好的双重对比造影剂(其目的在于减少钡剂沉淀),并且在X线的透视监控下,仔细观察肠腹状况。在手术中还可以进行必要的体外按摩,按摩手法要与结肠走行一致,按摩方向要与肠套叠方向相反,动作要温柔且耐心,切忌用力过大,从而减轻肠管蠕动和痉挛,帮助套入部分和鞘部滑动松弛下来,起到更好的整复效果。按摩医师要随着钡剂走向及时跟进和调整手法,从而促进钡剂更顺畅的流动,加强钡剂前端对于发生套叠的部分肠管的撞击作用,以便于在没有人为因素造成肠管充血和水肿状况更为严重之前更快速的让套叠肠管回复到原位。并在此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状况,对于一次整复不成功的患者要进行二次整复,对于多次整复不成功的患者,则要及时与临床诊治医生沟通,注入定量的平滑肌松弛剂来增加整复成功率,而对于晚期严重病患者则要及时进行急诊手术,不可进行强行修复。
当结肠被钡剂全部充满,并且大量的钡剂进入到小肠中,肠套叠阴影缩小至消失,排钡后腹部包块消失,患者哭闹不安现象逐渐减轻继而进入睡眠状态,然后在患者的肛管顺利排出积压的废物和气体之后,给患者服用一克活性炭,如果患者在8小时排出黑色便,24小时内停止血便现象,则表明肠套叠现象已经完整整复。
4 钡灌肠复位法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钡灌肠复位法治疗小儿肠套叠具有很多优势,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我们要确切掌握钡灌肠复位法的适用范围,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要与家属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第三,在进行钡灌肠整复之前对患者合理使用止痛剂和镇定剂,切忌过量;第四,钡剂的调配不能过浓,否则会影响钡剂在体内的流速;第五,在钡灌肠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肛门是否堵塞以及是否漏钡;第六,要适当进行按摩以便于肠套叠的复位。
5 小 结
小儿肠套叠极易危机宝宝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钡灌肠复位法治疗小儿肠套叠具有疗程短、创伤小、成功率高的优势,但是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危险,作为医患工作者一定要具备医者仁心,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轩爱军,杨国强.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08).
[2] 李菽波,万军.肠套叠“钡、气”灌肠复位的两种方法的体会[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
[3] 刘玉凤,石海亚,左中义,崔春凤,刘淑利,刘绍凡,王永岚.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和水压灌肠治疗的声像图特点 附189例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