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怎样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e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如今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可以说是一项非常持久的系统工程,同时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与实践,而教师身为整个体系的引导者,其更应该在现代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实际分析了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各项因素,最后提出了几点解决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c)-0112-02
  现如今我国也已经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而在这样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市场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其只有具备一定程度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掌握了适应该时代发展的教育,其就能竞争中占领主动地位。体育学科是一项能够让学生身心都参与到其中的综合活动,即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所以,重视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满足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1 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1.1 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方面的需求
  要想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具备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因为这是实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只有创造性的活动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1]。不难发现,现如今社会最明显价值就是人才竞争,因为只有不断聘用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其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高校学生的整体思维属于比较活跃的,但如果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那么将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2 满足现代教育思想的需要
  从现代教育思想的角度來看,其认为培养创新能力应该融入到整个教育过程,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和发展,但较科学的教育理论认为,创新能力培养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所以,在保证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其自身的创新能力也能得到明显的提升。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则可以多给学生一些发挥想象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 高校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2.1 学生体育知识基础不高,自身的主动意识不强
  体育教学可以看作是多门学科的综合体现,即包含有心理、生理、美学等内容。虽然体育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但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都出现了偏科现象,即对体育知识的掌握非常不理想[2]。在进入到大学之后,由于自身的体育知识薄弱,因此也影响了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导致无法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落后
  由于受到竞技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课程内容都非常的片面和单一,即都属于重专业,其素质等现象,会过分强调规范传授竞技化的运动技能,从而导致无视了学生各方面的身心健康。其次,整体的教学方式非常规范化,即学生必须要在教师的视线之内,并要求学生必须按照相关要求来展开,缺乏一定的学习引导和激励,无形之中也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2.3 受传统体育教学评价制度影响
  教学评价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起到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即直接会影响到整体的教学发展方向。但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评价制度都集中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流程安排、任务完成效果等方面上,其缺少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培养体育意识等内容。在这样的评价背景下,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也因此受到影响,即面对学生的评价也只是简单的考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效果。
  2.4 体育教学管理模式过于封闭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都处于与社会脱节的状态,即很少会考虑社会对人才方面的需求,并且也不会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状况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其次,高校体育教学从内容的设计到最后的评估,其都是由学校主管部门来统一进行的,因此也缺乏与实际的结合与创新。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其是很难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
  2.5 教师主导地位过于强烈
  由于整个体育教学体系都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即坚持以教师为中心来展开教学,导致无视了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从而让体育教学过于程序化与强制化[3]。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就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无视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 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3.1 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进行创新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与观念,要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那些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各类因素,如人才观、教师观、价值观等,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基础,并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要进行创新和改革,即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并把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落实到各环节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3.2 完善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我们都知道体育教学自身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是非常强的,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其也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水平、学校体育设施等信息来展开。即所使用的教学模式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让他们投入到教学中,从而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其次,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也是很有必要的,即把体育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到一起,然后结合教学需要来合理使用,如录像、幻灯片等等,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所面临的困难,从而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水平。
  3.3 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高校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要尽可能的考虑各方面因素,即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巧,而且还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在选择教学方法与模式时,其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来展开,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体育知识,从而满足学生对知识方面的需要,并提升整体的体育教学质量。
  3.4 建立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这里所说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指以平等、理解、民主为基础的师生合作关系。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可以在课堂中适当的帮助学生和引导学生,要尊重学生自身的人格,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要尽可能的营造一个轻松、自后的学习环境,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敢说、敢做的创新精神。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实现的,即整个体系的构建可以说是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而学校身为体育知识创新与传播的基地,其同时也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现代科学理论教育为基础,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社会人才。当然,利用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锻炼他们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则需要结合学科特点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综览[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3):1-7.
  [2] 付秋玲.高校体育教学中快乐体验法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225-227.
  [3] 陈齐.深化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浅谈厦门兴才学院体育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0(18):360-36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中,体育作为基础学科,学科地位重要,同时学习难度也比较大。在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的问题,如何通过创新高职体育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现代多元化教育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是提升高职体育教学效能,激活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综合体育素养。  关键词:新理念 高职 体育 多元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
尿液标本隐血试验检查临床应用极为普遍,方法目前多采用干化学试带法,传统的显微镜法现多已不用,但因受尿液成分的影响,检查结果可出现假阳性,给临床诊断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
如何准确地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这对于文科学子来说是非常头疼的一件事。因为做客观题时如果选对了就可得满分,成就感很强烈,而做主观题时考生总是感觉已经发挥了“洪荒之力”,但是所写答案还是不完善。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对于部分题目的解答,若能巧妙处理好“三种语言”,或许可生成理想的答案。  一、对“三种语言”的解读  “三种语言”,即教材语言、设问语言和材料语言。教材语言主要是指《经济生活》《政治生活》《
自2003年5月开始我院开展改良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5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市场上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盛。这样一来,我国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任务就非常艰巨了,需要经过不断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对技术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