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绿色教育及实践举措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gang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幼儿园绿色教育的思想内涵和实践举措,展望了绿色教育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幼儿;健康教育;和谐;自然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现代中国幼教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陶行知,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明确提出“教人要从小教起”的教学理念,他认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而幼稚教育则是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美国幼儿教育学家埃里克森也曾说过:“在人的一生中,6岁以前是人生观、价值观、语言、思维、习惯、品质等养成的最重要时期。”
  绿色一直是希望、幸福、自然、生机与活力的象征,绿色教育是在创设绿色育人环境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参与机会,促使其与环境产生互动,实现全面、和谐、自由、可持续发展。将“绿色”教育融入幼儿教学中,使教育回归自然,崇尚本真,让孩子在和谐自由、文明和平的人文环境中成长,一直是教育学者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一、幼儿园绿色教育思想内涵
  1. 八大核心理念
  (1)天人合一。即顺应幼儿的自然天性,尊重幼儿的兴趣意愿,由幼儿自主设计或选择受教育的内容。
  (2)和谐均衡。即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以和谐均衡为主要方向。推崇自然本真并不等于放任纵容。在幼儿阶段,要把基本的规范教育、养成习惯教育、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均衡发展,德育与智育并重。
  (3)个性张扬。即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培养幼儿自信的性格,使其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对幼儿所擅长的方面可予以重点培养,实行“个性化”的教育,效果更佳。
  (4)心理健康。即关注幼儿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态人文环境,消除幼儿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精神压力、心理束缚,让幼儿在无污染、无压制的环境中积极主动、轻松愉悦地学习。
  (5)主动探究。即提倡发掘幼儿自主探究潜力的学习模式。通过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使幼儿主动融入生活与学习中,从而体现绿色教育的特色与实质。
  (6)寓教于乐。即利用幼儿自由、创造与体验的精神,使他们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完成学习。
  (7)开放整合。即幼儿园与社会、家庭互相配合,三位一体,力求充分利用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强调突破幼儿园教育的局限性,使幼儿教育更为全面完善。
  (8)持续发展。即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理念,为幼儿的成长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稳固的基础。
  2. 四项原则
  (1)自然天放原则——按照自然规律让幼儿放开发展。
  (2)愉快至上原则——让幼儿在成长的道路上发现最多的快乐。
  (3)平衡教育原则——处理好自然发展与基本素质教育、特长教育的平衡关系。
  (4)成长生态原则——为幼儿成长减压,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与物质的生态环境。
  二、幼儿园绿色教育实践举措
  1. 生态的绿:构建绿色家园
  幼儿园应致力于为幼儿建设一个绿色家园,为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因为充满生机的环境更能激发幼儿丰富的创造力。同时,绿色自然、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也可以满足幼儿自由好动的探索本能。国内许多幼儿园已经在提高自身的硬件条件,科学划分有限的户外场地,充分开发自然资源,开辟植物园、自然风景游戏区等,让幼儿在游玩中体验自然的乐趣。
  另一方面,也可围绕环境保护的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以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为主题,设计“护绿、爱绿”“环保嘉年华”等活动,引导幼儿认识环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倡导低碳环保理念。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有机渗透环保的理念,在幼儿的心中埋下环保的种子。
  2. 生命的绿: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生命活力
  通过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如宝宝厨房、手工教室等,激发幼儿的学习乐趣。对于幼儿来说,玩具是最好的玩伴,游戏是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游戏,幼儿就失去了童年的乐趣。在绿色教育的理念中,游戏是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的灵魂。把游戏作为教学手段,其根本就是使教学始终充溢着游戏精神,让游戏精神成为教学的灵魂。
  在活动设计中,教师也要注重家长的配合,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会使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使幼儿感受到支持感、亲情感和安全感,从而拓展了幼儿的生活空间,促进家庭环境与幼儿园环境的有机融合。如大连市第一幼儿园开展的“班长竞选”活动,在竞选前,首先给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让家长总结孩子的优缺点。这个过程有助于幼儿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扬长避短。而竞选的过程有家长的全程参与,使得亲子之间更为亲密融洽。幼儿还可以通过竞选过程了解别人的优秀之处,以榜样为力量提升自己。
  3. 生活的绿:营造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
  幼儿园应为幼儿营造充满关爱的人文环境,让幼儿体会生活的美好。著名作家冰心说过,“让孩子们像野花一样自然地生长”,这是对绿色教育中天人合一、和谐均衡的教育理念的最佳诠释。幼儿阶段的教育应该多以幼儿的兴趣为指导,这对于他们将来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是极有好处的。幼儿通过轻松自主的学习,既锻炼了生活的主要技能,又培养了积极的心态。
  (1)让幼儿自主进入学习状态。首先,不强迫学习,家长应摒弃中国人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不将学习强加于孩子,不让学习成为一种压力。其次,就是依据幼儿的天性和兴趣,创造性地安排学习内容,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形成,进而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2)让幼儿自主地进行探究活动。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幼儿发现自身的兴趣,展现其观察力与创造力。在自主行动的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判断能力。
  (3)让幼儿自由地想象创造。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们往往并不缺乏想象力,而是缺乏一个展示平台。所以,幼儿园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营造和谐平等的师幼关系,走进每个幼儿的心灵。教师应该以欣赏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教师是幼儿的榜样,对于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幼儿来说,教师的行为也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以良好的生活状态感染幼儿。
  三、总结与展望
  绿色是大自然的生命本色。绿色教育反映了人们追求自身生存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意识。幼儿园在此理念的引导下,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展适宜性实践”教育,摒弃传统的非此即彼的教育模式,以整合性的思维考虑问题,抓住教育实质,以多元化的视角创新课程模式。首先,创建自然、生态、洁净、安全、节能、健康的幼儿园环境。其次,开发创新活动,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将丰富多彩的绿色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让幼儿通过感受、体验,增强环保意识,形成良好习惯,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以小见大。
  实施绿色教育,创建绿色教育环境是前提,开发绿色教育活动是核心,家园共育的社会化是方向,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聯系,构建成有机结合体,发挥教育互动作用,形成幼儿教育的合力,展示了幼儿教育的新特色及新方向。
其他文献
新课程给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带来可喜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已悄然发生转变,注重三维目标落实,注重学生参与,注重学习过程,注重方法指导,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注重联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