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初中)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_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通过交互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它强调人际交往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促使学生在学业成绩、个人成长、学习策略及社会交往技巧等方面得到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都能较好的得到强化。本文就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展开分析。
  关键词: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运用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及交际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合理多层面分组,科学安排学习内容
  合理分组也是保证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條件。在合作小组成员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根据教学班的实际情况,我习惯于将班中的同学分成4~8人一组的异质小组,分组时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同时要谨慎把握学生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对每位学生的习惯、性格、成绩差异等因素做详细了解,进行异质分组后,在组内对每个组员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角色的调配。例如组内要有组长、记录员、建议员、问题发现者、汇报员等,由各组员轮流担任。合作小组分工明确,并且定期轮换,一是要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并认真完成,避免无所事事;二是保证学生独立完成,为合作打下基础;三是避免少数优生“单打独斗”或少数差生“听报告、看表演”。要求他们在讨论时,既要有根据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又要能与小组同学相互协调,愉快地完成合作任务。另外,学习小组构成以后,教师要在小组中细致观察学生的动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调整,致力于改善组内的关系,明确个人责任,使小组成员在学习上相互支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小组。
  二、合作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那种单一的、沉闷的教学方式有碍于学生参与及竞争意识的培养。尤其对基础及成绩较差的学生,课堂便成了一个舞台,成绩好的学生及教师在台上演出而他们却是台下的观众。或者在课堂上时常出现“吃大锅饭”的情况。而小组学习强调团结互助、组内讨论、组际交流及竞争;评价学生时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而是注意一个小组的整体进步,每个小组要获得成功都必须依赖于小组内的每一位学生的共同努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成绩好的学生会为了整体的荣誉而主动帮助成绩差的,而成绩差的学生会为了不拖累大家而主动去请教成绩好的并主动去学。而且,组内学生与学生之间或者组与组之间还可以达到多向互动的多元的信息交流。正如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彼此之间切磋琢磨交换心得,有助于个别学习,而组员之间的合作有利于组与组的竞争。
  三、启动高效学习小组文化建设,增强学习小组凝聚力
  小组建设的过程正好是小组成员交流、合作的过程,这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增强小组凝聚力。学生们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大气的名字、设计一个相应的小组标志、制定小组的共同奋斗目标、制定组员个人奋斗目标、拟一句响亮健康的口号、选一首积极健康的组歌等。比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这样做:班级中如果有38人,把38人的班级分成6个学习合作小组,指导他们按老师的要求搭建自己的团队,并以小组为单位独立搞好团队建设。一个小组给自己的团队命名为“No.1”,口号是:One for all,all for one,看到这样的学生,看到这样的团队,教师还会担心他们学不会、不会学吗?所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建设中,将会充分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极大地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
  综上所述,把小组合作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用于英语学科,可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教师,应该全面完整地理解其意义,正确地把握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掌握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并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而如何根本性地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能力,是个复杂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仍有待于我们结合教学实践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教师能时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当的解决措施,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续梅.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3]李桂平.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06.
  [4]刘小兰.谈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湖南教育,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幼儿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因为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对于教师的话可能服从率也比较低,但是幼儿天生是比较喜欢游戏的,游戏也是幼儿对于这个世界的第一步认识。教师应该意识到游戏能够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一段快乐的时光,也能够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重视对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然后将游戏的内容变得生活化,最后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小组之间的竞争游戏,将数的意识渗透入游戏的过程中
摘 要: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而初中英语词汇量大,学生用传统的死记硬背方法来记忆单词效率并不高,甚至是很容易忘记前段时间背诵的单词,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思维导图可以利用发散性思维记忆英语单词,对单词进行扩展理解,形成有趣的词汇链,让学生对每一个单词的意思和不同语境的表达有所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初中英语词汇。本文就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
摘 要:在高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跟不上教师的步伐,对化学学习总是一知半解,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把化学学透彻;觉得高中化学的内容较多较难,学起来有一定难度。虽然一些学生学习也比较刻苦,但化学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下面笔者结合高中化学教学,与大家分享一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及学习指导。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学习指导  一、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
摘 要:高中时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我国的高中课程也进行了优化和创新,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因此,本文我们将围绕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的了解一下当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良因素来进一步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一、针对于当前高中地理教
Crock[1]1970年首次提出椎间盘内破裂(internal disc disruption,IDD)是导致腰痛的一种独立因素.经过将近40年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椎间盘源忭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是指腰椎间盘退变、终板损伤以及纤维环破裂后,椎问盘内的疼痛感受器受到异常应力以及炎性介质等化学物质的刺激而导致的腰部疼痛,且不伴有神经根受累及脊柱节段不稳的临床和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