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巴山林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f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七月中旬,三伏酷暑天气。我们来到了米仓山深处——巴山林,山上凉风飕飕,还需加件单衣,这时才真正感受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差异。
  颠簸的吉普车驶过一条又窄又险的林区公路后,两山夹出的一个坝子便闪现在面前,碧绿中偶尔浮起一角茅舍,半壁瓦屋,飘起几缕东倒西歪的炊烟。走近一家门口,主人用陌生的眼光打量着我们,并招呼到屋里喝水,几条黄狗听到声音,从屋里一下子窜了出来,一阵懒洋洋的吠声过后,便吐出了舌头,摇起了尾巴。门前的竹篱爬满了丝瓜、黄瓜、云豆的藤蔓,稠稠的绿叶中稀疏地撒着一些红色、黄色小花。同往的人说这个地方叫蒿枝坝,是巴山林的一角。
  这里有巴山林场的一个工区,住着七八个工人,其中还有几名女工,有西乡腔调,也有汉中口音。他们隐身于深山老林,远离平川的富庶、城市的文明,是生存的选择,也是奉献的选择。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构筑起一道道护林的栅栏,用艰辛和汗水浇灌着大山深处这苍茫的绿色。
  舍车徒步,爬行了一段山路就进入原始老林,林中浓荫匝地,隐天蔽日,如挤如插的林木,一个劲儿地奋力向上,自成阵势。目及之处,全都是几人合围的大树,枝繁叶茂。其间,一些幼树在密林中难见天日,还未成材就成枯枝败叶,啄木鸟在它的树干上寻觅着虫子。没想到林木的竞争也是这样残酷。林中的老树,佝偻着身躯,或歪在岩头,或斜在沟边,或倚在绝壁,身上裹着厚厚的苔衣,枝上挂着枯藤,附着寄生,打眼一看,就知道它经历过暴风骤雨、千钧雷电、冰雪剥蚀的多次肆虐,生存得艰难,生存得顽强。山风起处,老树上掉下来几根枯枝,在寂静的山林中发出“啪啪”的声响,从那声音中听到了衰老与新生的更替,听到了物质的转换,听到了一种自然规律。
  这里山高水细,不时会有一脉山泉轻轻地从你身边流过,穿流在林海之中。有人说这叫“竹根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也有人说这水喝不得,喝了会长“嘤呱呱”,莫衷一是。不过水是清亮亮的,秀得可人。偶有鸟鸣,其声悠扬,其音婉转,它们交流着自己的语言。置身于山林的怀抱,视野是绿的,空气是绿的,灵魂早已被这绿色洗涤得干干净净,同大自然融汇在一起,尽情地感悟山的博大、超然和自然的真谛。
  踏着丛林深处细碎的阳光,我们弯腰曲背地爬行,青中泛红的野果不时撞在我们头上。给我们带路的向导是一位五十来岁的护林员,他对这深山老林中的一山一石、一岭一沟、一草一木都流露出无限的深情,边走边指着一棵棵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大树说,这是榉木,那叫桦木、橡树、冷杉……滔滔不绝。顺手拔几株独活、细辛、党参、紫菀等药草,他说山中的药材有的能吃,有的能喝,细辛炖腊肉风味独特,五味子、淫洋霍、党参泡在包谷酒中,滋阴壮阳。
  向导在前面走着,一边提醒我们小心,丛林深处旱蚂蟥很多,只要听到声响,闻到人味,就会悄悄地钻入小腿,当你有疼痛感时,它们已经吸饱了血滚落下来,不知去向,腿上便留下了无数个针尖大小的血痕。我们一边听着一边赶快扎紧裤管,做好了防范。难怪有人说,吸血的东西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进行。我们发现地上有野兽的足迹和粪便,一堆堆、一坨坨,里面还夹杂着未曾消化的骨头和皮毛……弱肉强食的恐惧如同影子一般跟在我们身后。
  不到半天工夫,我们就到了后槽湾的尽头,陡路荒径旁,可以看到几尺厚的黑土覆盖着木炭和石灰的残渣,据说五六十年代这里不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而且有大面积的原始木竹林,茶杯粗细的木竹成林成片,煞是壮观。这里建了好几处生产毛边纸的手工作坊,以巴山的嫩木竹为原料生产纸浆捞纸,浸料的池子周围已经长满了荒草,只有池中的一潭死水倒映着当年手工造纸的情景,伐木砍竹的刀斧声至今还凝固在山谷中。巴山林的毛边纸一度很有名气,陕南诗人刁永泉曾撰有联语“巴山毛边可练字,汉中墨客能作书”。只可惜当时巴山林毛边纸并非都用来作书练字,而大多数是用作纸钱,焚烧给冥府亡灵。现在人们早已觉醒,破坏森林就是在破坏自然,破坏自然就是在破坏自己。因此这里已经实行封山护笋育竹,再也不允许生产毛边纸了。
  在大山的一个褶皱里,有一沟沟不知名的野花,在树荫的庇护下,开得特别亮眼,抬头仰望,是一条花的瀑布、花的溪流,从山顶毫不犹豫地倾泻下来。当我们顺着这沟花草攀着树,登着岩,爬到山顶时,再往下看,骤成一幅绿的挂帘、绿的帷幕从眼下直垂山底,原来这种花草的花蕾全挂在叶片背后,绽开的花朵像一条粉色的蚕虫,花谢后结一圆圆的小果,你若将手掌放在距小果约10多公分处,果子会突然炸开,落下小小的黑褐色种子,成熟便在你的掌握之中。带路的人说,这种野花叫“到老嫩”,我想人生要是像这花草该多好啊。
  站立山头,极目远眺,天空蓝蓝的,云彩白白的,条条山脊逶迤,像无数条绿色长龙一直从远古奔来,又奔向遥远。
  作者简介:肖刚顺,男,陕西省镇巴县人,汉中市作家协会会员,站过讲台,做过公务员,业余为文以消遣,有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多篇作品在省、市报刊发表。为人义气,做人低调,爱好广而不精,涉猎多而不深,人如其名,刚正不阿,顺其自然。
  (责任编辑 象话)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发展提升的当今社会,现代文化产业开始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并逐渐成为了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针对现代文化产
期刊
六氯苯(HCB)是中要求控制的首批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具有高毒性等特点,能够导致生物体内分泌紊乱等严重疾病.研究HCB的降解,对控制水体中HCB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UV
随着我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和建筑工程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荷载值确定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对荷载确定方法进行简析入手,对建筑工程结构设
民俗语言研究的特点不仅仅是丰富多彩的呈现形式,更吸引大家的是他本身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一个国家的文化想要在世界文化的史书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仅仅是靠单纯的文化表演远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在中学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班主任自身的工作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作为重要的思想工作手段,沟通水平影响了班主任日常相关工作开展的效果。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沟通水平,真正将沟通艺术进行有效应用,提高沟通技巧和效果,更好地完成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就对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相关问题及相对应的措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学生教育;沟
6月20日,由山东省老年大学协会、潍坊市委老干部局、潍坊市老年大学、老年教育杂志社、诸城市委组织部、诸城市委老干部局主办,《老年教育·书画艺术》编辑部、诸城市老年大
期刊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钢筋混凝土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工业及民用建筑主材,在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基本条件后,人们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质量更为关注。特别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自身的工程实践经验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现行国家规范的要求,对抗震设计中应着重控制的关键点及抗震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将其作用原理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以供专业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
在2027年的一天,你将一段自拍的视频短片发到某家掌媒上,如果这段视频有1亿人次的下载量,那么,你将因此获得100万元的收入,而掌媒公司则获得900万元,这样的前景是不是太诱人,
作为一种新兴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网络老年远程教育逐渐被广大老年人所接受。它是以现代化网络远程教育为载体,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平台,集合多种教育资源于一体的教育方式,是一所通过信息网络向广大老年学员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没有围墙的大学”。  一、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实施原则  老年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成人教育,特别是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既要遵循远程教育的一般规律,更要尊重、适应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
期刊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结合,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与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这一概念的内容进一步的延伸.由于各个民族有着不同的发展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