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萌:飞越亚洲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_ic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13年成绩最突出的中国运動员之一,张培萌在2013年底参加了多个典礼活动。而他身边的团队并没有因此担心这会影响训练,大家都认为,高水平运动员应该有一种区别于传统的观念对待生活和训练,不能为了训练而与世隔绝。对张培萌这样的运动员来说,偶尔在一天中花三四个小时参加活动,“就跟玩一样”。

0.001秒


  去莫斯科参加田径世锦赛前,张培萌就想着跑进决赛。但世锦赛男子100米比赛选手水准超过奥运会,能否达到参加决赛的目标,谁都没有把握。毕竟在男子百米的跑道上,亚洲选手多年都无法找到存在感,成绩毫无竞争力。
  世锦赛前,国家队先到荷兰练了10天。“我看他的状态一定会出成绩,估计在10秒04,肯定不会比前半年差。”张培萌的教练李庆对《中国新闻周刊》说。2013年,张培萌状态极佳,4月,他在全国田径大奖赛上将男子百米全国纪录提高了0.12秒,5月,又在钻石联赛上海站的比赛中将尘封17年的男子200米全国纪录提高了0.07秒。但莫斯科世锦赛是张培萌第一次在国际大赛中参加100米比赛,“我担心他在世界大赛中的发挥。”李庆回忆。
  张培萌自己心里也没底,他非常紧张担心会被别人落得很远,怕丢人,被国人说是“窝里横”。
  预赛第4组,张培萌排在第3道,同组对手有北京奥运会银牌得主汤普森、今年跑出过9秒91的达绍鲁等人。张培萌从起跑就处于领先,全程领跑以10秒04完赛,知道已确保小组第一晋级,他在冲过终点前收了一下速度。
  “预赛非常不错,跑完预赛,心里就有底了。看来我不是来打酱油的,我可以给对手造成一点小威胁,也在逐渐适应国际舞台。”张培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看了大家的水平,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进决赛的可能性很大。”
  半决赛检录时,很多人都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张培萌,他们知道,这名黄种人实力不俗。李庆回忆,当时很多外国运动员、教练员过来打招呼,外媒也申请采访,这些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因人种身体的先天条件差异,黄种人、白人在百米比赛中无法和黑人选手抗衡。在亚洲,男子百米长期被日本选手垄断,1998年日本选手伊东浩司曾创造出10秒的黄种人百米最快纪录,而创造亚洲纪录9秒99的卡塔尔运动员弗朗西斯是原籍尼日利亚的黑人选手。
  8月11日的半决赛上,另一名中国选手苏炳添先于张培萌出赛。但苏炳添是因抢跑,才失去了比赛资格。“半决赛多少还是受到发令枪和苏炳添抢跑的影响,心里会保守一些,不敢太积极,怕抢跑。”张培萌回忆说。
  最终,张培萌以打破全国纪录的10秒冲过终点。决赛取半决赛成绩前8名选手,但张培萌和法国选手勒迈特成绩相同。直到赛后10分钟,张培萌才知道自己因慢勒迈特0.001秒,名列第9名,无缘决赛。
  “发生这种现象的几率很低。但勒迈特跑过9秒92,我输给他也不是偶然,合情合理。”张培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跑到10秒,我现在能和顶尖选手在一个集团冲过终点线了。如果我能站在决赛跑道上,就能尽量缩小差距,还没有黄种人能站在世锦赛或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

新的包袱


  世锦赛后紧接着是全运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于国内运动员最重要的赛事。由于在世锦赛上出色的表现,所有人都笃定张培萌会毫无悬念拿下全运会男子百米金牌。但张培萌自己知道,面对同样出色、甚至曾赢过自己的苏炳添,他不敢打包票能赢。“我没有把握赢,更没有把握进10秒”,全运会开赛前,张培萌在微博中写道。
  2007年,张培萌20岁时就拿过全国冠军,但之后水平提高不多。“少年成名,非常轻狂,可能觉得这么练照样全国冠军。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只是当时这个项目青黄不接时,你冒出来了。”张培萌的教练李庆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张培萌自己也承认:“拿了冠军就骄傲了,不怎么努力了,安于现状,活动也多了。”
  2011年,苏炳添以打破男子百米全国纪录的成绩战胜张培萌。赛后,张培萌长时间蹲在终点线前。此战过后,张培萌被敲醒,训练几乎到了自虐的程度。为了控制体重,张培萌多年不喝饮料和酒、不吃猪肉、不碰甜食。
  张苏二人的竞争也近乎白热化。苏炳添参加了伦敦奥运会100米比赛,张培萌只参加了接力比赛。虽为国家队队友,但两人见面只是聊游戏和购物。“和苏炳添交流比较少,比较敏感吧,尽量避免聊到比赛的话题,几乎就是打个招呼就过去了。”张培萌回忆说,两人间一次关于100米单项的技术交流都没有。
  “真的压力好大,不知道输了要怎么面对大家。虽然业内知道我们俩谁输谁赢很正常,但是我被炒得太火了,他们就觉得应该是我的。但我确实没把握。全运会前每参加一场活动,都会增加我的压力和包袱。大家觉得我是冠军,但我有很强的对手,100米不允许失误。”张培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世锦赛后,大家觉得国内跑得最快的是我。其实是两个人。我跟苏炳添再跑一次,也不能保证谁赢,我们的实力很接近。这是良性竞争。”
  最终张培萌赢下了全运会男子百米金牌,冲过终点后,他撕开比赛服咆哮着。
  “苏炳添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全运会结束后,我真正放下包袱和压力,我可以真正做自己了,可以证明自己的比赛都已经结束了。”张培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世锦赛后,我觉得全运会已经对我没那么重要了。但全运会很被国内认可,我也没有拿过冠军,我渴望这个成就。这次夺冠,下次全运会拿不拿我也无所谓了。今后目标就是挑战自己。我的下个包袱是2015年世锦赛。”

“我连世界前8名都不是”


  张培萌容易走神,常常想象自己置身某个场景会发生什么。他曾计划,伸手指着计时牌冲过全运会男子200米决赛的终点,向大家炫耀他在这个项目上的绝对实力。但他后来没这样做。   “比赛时有点体力不佳了,也想着算了,低调点冲过去。如果真那么做的话,喜欢你的人会更喜欢,討厌的人会更讨厌,低调一点,减小骂你的声音。”张培萌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200米结束后,我很累,脑子一片空白,有人来和我祝贺,我没反馈。就因为这样,也有人说我太狂了。很多细节不注意不行。”
  年少成名的张培萌一直处事很谨慎,他收敛自己公开说的每句话。“我是最棒的”,这句话他一直想说,但从来没在公开场合说出口。即使在世锦赛上跑出10秒的成绩,被誉为中国田径下一个领军人物后,依然如此清醒。
  “现在的环境不太适合突出个性。大家看到你好的时候支持你,一旦走下坡,没有任何借口,难听的话都会来,我幻想过这些不太好的场景。如果明年成绩不好,就该挨骂了。我能控制的就是小心翼翼地生活,努力训练。”张培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10秒是我们男子百米的梦想。这个项目确实对天赋的要求特别高,我不是为了拿世界冠军才练到现在,我知道自己没法超越博尔特等天才成为世界冠军。我是想让全世界练田径的人都知道有亚洲人闯进过大赛的男子百米决赛。但现在我还没有做到。跑到10秒,只不过是我这个项目比较有看点,影响力比较大,现在看起来有点火,其实我只是一个跟自己比成绩稍微有点提高的中国运动员,打破了中国的纪录而已。”
  为了备战世锦赛和全运会,张培萌将自己研究生的毕业时间延期到2014年夏天,他开始对自己能否找到工作担心。他说自己能再跑5年,之后干什么,很迷茫。他很认真地说:“有些奥运冠军都找不到工作,而我连世界前8名都不是。”
获奖理由
世锦赛男子百米半决赛上,他成为中国新一代飞人。
10秒,对于亚洲运动员来说是一个梦想般的成绩。在百米短跑这个被黑人选手垄断的项目中,这个成绩的象征意义已经大于名次本身。从2004年出道的10秒80到9年后的10秒,他用奔跑在田径场上书写着自己的光阴故事,在经历了压力、怀疑和彷徨之后,一次次的历练让曾经的体育少年逐渐走向成熟。10秒,是他对百米短跑这个倾注心血的项目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对自我内心坚韧程度的一次完美检视。
简介:
张培萌,中国著名男子短跑运动员。2013年8月12日在莫斯科世锦赛男子百米半决赛中张培萌跑出了10秒整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全国纪录。
其他文献
2012年,不会是世界末日,但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俄罗斯和美国的大选,朝鲜面临关键的一年,叙利亚局势的动荡,伊朗和西方的冲突……经济上,欧元区债务危机还将持续,中国有可能出现地方债务违约……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备感压力的时代。  今天这个时代的压力,回过头看,有点像上世纪80年代,那时没有网络,没有现在的信息量,那时如果哪家杂志发表了一篇尖锐的文章,就会很受人尊重。不过,那时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81周年,中日建交40年。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对中国东北地区发动了武装进攻。  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和日本国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布自该声明公布之日起,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然而,时至今日,中日关系急剧恶化。  因为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措施,导致两国关系急速下降。  从9月15日
她累了,她想休息了。  她不打算开煤气,万一楼上楼下有人抽烟呢?坊间常用的安眠药早已不致死,却会残余后遗症:她专门加了一个自杀未遂姐姐的QQ,听得汗毛都竖起来。  她查到了靠谱的药物配方,按体重算出分量——一场十月怀胎,她胖了50斤——从万能的淘宝买来原料。然后,开始安排所有的事。  去派出所给孩子立户。办事员眼皮都不抬:“18岁以下不能单独立户。”但孩子在这个城市别无亲人,虽然理论上,他有父亲,
面向全球公选大学校长,是一大值得肯定的创举。但学者担心,如果后续改革不能跟上的话,则可能使这件好事流于形式  “全球公选校长?要不要这么尖端?!”西南财经大学的一位学生在微博上如此表示自己对公选校长这一消息的震惊。  2011年12月22日,教育部网站发出公告,将首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两所直属高校校长。  其实“招聘校长”近几年已经不算新闻了。2004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
“重大气象信息快报:‘杜苏芮’已于30日02时30分在珠海金湾区南水镇登陆。”6月30凌晨3点,卞赟收到来自广东气象局的短信。  卞赟是中国气象局气象频道“追风小组”的一员,像美国电影《龙卷风》里的那对夫妻一样,卞赟和他的团队也是追风的人,只不过,卞赟他们是专业追风者,在别人遇风则逃时,他们要扛着机器设备,迎风而上。  一天前,卞赟和他的团队来到广东省台山市,等待今年第一个在中国登陆的台风,这也意
凌晨6点多,关掉吵闹的空调后,寒意袭来。飞机上的电视还开着,在介绍沙漠。蓦地,沙漠尽头出现一栋帆船形状的建筑。直升机盘旋在它周围,哒哒哒地响。嗬,下面怎么竟然是海。旁白道,这是世界上最豪华的酒店,里面到处是镀金的,没办法用星级衡量,号称超7星。按遥控板,接着睡。  又是沙漠又是海,还有什么酋长和王子,酒店的马桶还镀着黄金。我是在做梦吧,典型的海市蜃楼。  那年,我一个人住在某个省会城市的某个酒店里
到今年4月14日,朝鲜退出朝鲜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便整三年了。  4月13日晨,朝鲜发射了“光明星3号”卫星。尽管发射失败,还是使得今年稍早的2月29日,朝鲜与美国达成的协议“暂停”。并且,朝核六方会谈重启的希望,也更加渺茫。而悲观者甚至认为,难以避免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爆。这让本就难以预测的未来更增不确定性。  就在同一天,中国外长杨洁篪与俄罗斯、印度外长会谈时说:“我们希望有关各方都保持冷静克制
今年夏天最热的艺术新闻不是艺术品拍卖公司出走,却是落地。  世界最大拍卖企业之一的苏富比拍卖行属下的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9月12日与中国国有企业——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旗下的北京歌华美术公司,对外公布一份长达10年的合作协议:苏富比投资120万美元以拥有歌华文化发展集团的80%所有权。合资的公司命名为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在战略上增加了苏富比进一步打人中国艺术市场的可能。  这是中国大陆拍卖
“美国人买中国的夜壶放在壁炉架上,当作很珍贵美丽的装饰品”,清华大学教授刘东描述了这一在中国人看来颇为古怪与别扭的场景。  “你别笑,那又怎么了?中国古人的夜壶造型很有特点,充分显示了一个具有辉煌青铜时代的古老文化传统的形式感与想象力,”他认真地说,“哪怕是被诠释得很奇怪,但被转化出新颖的异国情调与意想不到的多元之美,这本身就说明中国文化或者儒家文化有它的当代性。”  最早被西方世界感知到中国文化
每个公园都会有一两座人文雕塑。有对父子到公园游玩,见一古人手托书卷,爹让儿子上前合影并发微博:吾儿与孔子。有评论提醒:注意看石像前的文字,明明写的是月老啊!  不是每个手捧书卷的古人都是孔子。中国地大物博,很多地方都有手捧姻缘簿的月老像。我见过一座月老像,最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只见他左手姻缘簿、右手红线、背靠刻着星座绝配的石碑……其实真实的月老的装备应该是:左手姻缘簿、右手拄拐杖。  如果你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