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specific immunotherapy,SLIT)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内型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行SLIT的5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1、2、3年时哮喘控制治疗反应性分为控制稳定组和控制不稳定组,比较两组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59例患儿治疗达1年,40例达2年,26例达3年.治疗1年时,控制稳定组31例,占53%,控制不稳定组28例,占47%;控制稳定组IL-33
【机 构】
:
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specific immunotherapy,SLIT)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内型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行SLIT的5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1、2、3年时哮喘控制治疗反应性分为控制稳定组和控制不稳定组,比较两组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59例患儿治疗达1年,40例达2年,26例达3年.治疗1年时,控制稳定组31例,占53%,控制不稳定组28例,占47%;控制稳定组IL-33、IL-23水平均低于控制不稳定组[(21.25±22.06)pg/ml比(31.61±30.48)pg/ml,P=0.017;(4.10±5.26)ng/ml比(5.01±4.97)ng/ml,P=0.023].治疗2年时,控制稳定组IFN-y水平显著低于控制不稳定组[(23.00±13.04)pg/ml比(26.69±8.11) pg/ml,P=0.020],控制稳定组IL-17A水平显著高于控制不稳定组[(15.03±17.44) pg/ml比(14.68±5.13)pg/ml,P=0.020].治疗3年时,两组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尘螨致敏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经SLIT后临床疗效显著,IL-33、IL-23、IFN-γ、IL-17A可作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早期临床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患者女,61岁,因“肝癌1年余,发热4d,双下肢无力1d”于2021年5月2日住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患者于2020年4月诊断为原发性肝癌Ⅲb期,给予仑伐替尼8 mg/次,1次/d,口服治疗.2021年3月,复查CT提示肿瘤较前进展.于2021年4月28日给予卡瑞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滴注1次,治疗第2天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无畏寒、寒战,予对症退热处理,体温降至正常,治疗第5天出现双下肢无力及疼痛.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临床罕见的代谢性脱髓鞘疾病,常因不能及时确诊而危及患者生命.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慢性低钠血症及其过快过度纠正、肝移植、营养不良及慢性酒精中毒等相关.MRI是主要的检查手段,对于本病还缺乏循证医学基础上的治疗方案.为对本病有更好地认知,本文对CPM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脉搏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监测是一种无创的测量实时外周血流灌注的方法,主要用于监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等循环系统疾病,以及窒息、严重感染等影响循环系统疾病时的组织灌注情况.PI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判定病情的变化,并粗略反映血流动力学部分指标的趋势和概貌.因此,PI监测可作为快捷、无创地实施床边新生儿组织灌注监测的重要手段.本文对PI在新生儿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建立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环节.临床研究产生的数据是健康医疗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展基于临床研究的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是目前较为成熟和可行的一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统一数据标准,使用高效的数据采集技术并严格控制数据质量,重点保障数据安全,最终实现数据的挖掘共享和经营管理,产生巨大社会价值.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诊断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4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21例正常皮肤标本中VEGF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39名健康人血清中VEGF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χ2=13.34,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