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露“丑” 真诚反思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an_h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教学中的导行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实话,表真情,联系实际反思自己的言行。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愿表露自己较“丑”的一面,对此,教师该如何巧妙应对呢?
  
  一、真诚宽容,“丑”就是“宝”
  
  课堂上学生不愿露“丑”,这非常正常。在他们看来错误即是“丑”,说出自己的错误言行“会被老师和同学笑话的”,“说真话倒霉”,“说出来多难为情”。为了让学生坦然面对错误,教师首先要营造宽容、轻松的教学氛围,充分肯定同学们的诚信。在一节课上,我真诚地引导学生:“人人都会犯错误,人就是在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渐成长的,错误是个宝,它可以帮助我们成长,只有庙里的泥菩萨才不会犯错误呢。课堂上就是允许大家暴露真实的思想、允许大家犯错误的地方,如果每个人都说假话,我们的社会还有真善美吗?”这时一名同学马上说:“老师,泥菩萨也会犯错误,他们占用了土地。”此言一出,顿时引发大笑,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是啊,连菩萨都会犯错,我们那点小错误没什么说不出口的。”于是,紧接着的课堂教学显得格外轻松……
  
  二、糖衣包装,“丑”可变“甜”
  
  教师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不好的一面时,如果从正面直接提问,学生也许不能坦然面对,而若把问题裹上“糖衣”,学生就可能甜甜地接受了。如我在《做事不拖拉》一课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拖拉时,没有直接问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做事拖拉的现象,而是问:“小朋友,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常听到别人催自己?说说自己的经历吧。”这一艺术化的问题较易使学生接受,从而使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很快就有一名学生绘声绘色地模仿妈妈的口吻:“‘雯雯,快,快一点起床!不然上学就迟到了!’这是妈妈在叫我呢,可我就是慢腾腾地起不来。”我追问道:“结果呢?”“结果那天真的迟到了。”“哦,你现在想起来心情怎么样?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呢?”女孩深有感触地说:“唉,做事拖拉真不好!大家可不要学我哦!”此时,老师的任何说教都显得苍白,学生的现身说法就是很有力的号召,让大家主动反思、努力改正自己做事拖拉的行为。
  
  三、敞开心扉,以“丑”引“丑”
  
  记得教学《我不耍赖》一课时,课前还有几个学生眉飞色舞地说着以前和伙伴之间闹矛盾的事,可到了课堂上竟都说没有这样的事。怎么办呢?我的大脑在快速运转,很快决定将自己小时候和伙伴在一起玩耍时闹矛盾的“丑事”娓娓道来:“一次,我和同学玩丢沙包,事先我们定下规矩不准越线,可我不想输,就偷偷越了线还不承认,同学一看我耍赖就生气地表示不跟我玩了,我只好连忙道歉,主动认输。” 老师的话唤起了学生的记忆,他们终于“想”起了自己和同伴之间类似的矛盾,于是很多学生纷纷说起自己的“丑事”来。老师这一露“丑”,揭开了学生心头的遮羞布,觉得这“丑”也没什么丢人的,老师都会赖皮,我们有点赖皮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尽管说吧;老师这一露“丑”,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觉得老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审问”他们,而是在和他们聊着童年的旧事。不仅如此,在教师“露丑”的过程中,其实也已经引导学生如何解决这类矛盾,可谓一箭双雕。
  
  四、换个方式,纸上显“丑”
  
  儿童生活在不同环境里,他们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性格外向,善于表现,有的性格内向,不愿发言;有的积极参与课堂,有的喜欢独立思考。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敢于袒露自己的思想,教师要尽可能地多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同时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教学《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课前,我让学生写了一篇短文《不愉快的矛盾,愉快地解决》,把自己
  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写下来。我从中发现在课堂上少发言的学生比那些发言积极的学生写得更细腻,于是朗读了其中一位同学的文章:“有一天,我把同学A的钢笔弄坏了,心里很难过。一放学,A就向妈妈告状,妈妈急忙向他道歉,然后拿着坏笔带我去修。第二天中午修笔的人不在,下午还是不在。放学的时候,修笔的人终于回来了。笔一会儿就修好了,我开心极了。第三天,我把钢笔还给A,他一看钢笔又下水了,也开心极了,我们又成了好朋友。” 学生一听完就纷纷讨论:遇到这类矛盾解决的方法要先道歉,东西坏了要赔偿,能修好的尽量修好。这时,我赞扬了这位同学想尽一切办法把弄坏的钢笔修好的做法,赞赏了他那种“没有什么比友情更重要的”的思想,同学们听了很受启发。让学生在纸上显“丑”这一招,不仅有利于学生静下心来描述矛盾的过程,促使学生进行反思,而且有利于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指导。我把学生文中描述的矛盾进行分类,并和孩子们一起商讨解决这些矛盾的好方法。这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活生生的生活事件,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空间,促进了真实的学习过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品德素养。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李红霞
其他文献
【摘要】在传统教育阶段,学生往往在中学才开始接触英语的学习,但是伴随着小学阶段也逐渐开设了英语课程,就需要中学英语教学做出相应的转变,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在乡村学校。而我们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笔者结合小学英语教育现状、中学英语教学现状,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与弊端等四个方面,探讨中小学英语教学应如何做好衔接。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中学英语教学衔接;九年一贯制学校  【作者简
【摘要】在高中教育中,英语是一门非常关键性的学科,学好英语对于积极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有重要影响,其中,语法是高中英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情景教学这种高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们的英语语法应用能力,优化教学效果,本文就情景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情景教学策略;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应
【摘要】作者以著名功能翻译理论为理论支撑,以阿里巴巴国际站电商平台产品的关键词为研究对象,从语言的表达功能、信息功能、表感功能以及交感功能四个方面研究了产品关键词在英译的过程中如何向客户传递有效的产品信息。  【关键词】阿里巴巴国际站; 产品关键词; 英译; 语言交际功能  【作者简介】宋琳琳,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教师,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基金项目】商务英语翻
【摘要】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地高校使用多种App推行教和学活动,取代线下课堂教学,在线课程正在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的性质。本文通过公共英语线上教学活动实践,简述线上英语教学对教师的影响,对教师在线上教学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和所承担的责任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英语;线上教学;教师角色  【作者简介】马境蔚(1988.03-),女,回族,河北人,燕京理工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英
【摘要】对英语高考的复习要点进行归纳分析后发现,非谓语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帮助学生突破这一语法难题,才能够让学生在解题中得心应手,为高考做好充足准备。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高中生要学习掌握语篇的基本篇章结构与逻辑关联。这样的要求为教师进行英语课程设计提供了思路,也为教师开展语法教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角度,那就是把语篇作为出发点。语篇和语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有着很高的价值。语法
【摘要】核心素养理念要求学校教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英语作为当今一门国际化语言,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成长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各方面的衔接工作,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教学节奏,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至日常的英语学习中。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中学英语教学经验及相关学者对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分别从对初高中
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中逐渐加强了以历史为载体的内容。笔者认为,这类题材的教学要让学生引起共鸣,就要尽力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缩小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心灵体验。     一、研究教学内容,对接生活经验    1.联系生活事件。  在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儿童已有的经验,善于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对接,让他们联系现实去回顾历史、审视历史。  高年级学生对
【摘要】对于日益增多的词汇和句型结构,若是前期没有较好的消化它们,后期学生往往会学得很吃力,甚至因此放弃学习英语。而英语写作又是英语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词教学;创设情境;适当拓展;口语表达  【作者简介】丁丽,江苏省泗洪双沟实验学校。  小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但是大部分的学生都羞于开口,不敢说英语,不愿说
一踏进长兴县第五小学的校园,每一个细心的人都会对花坛中竖立的一块块“×中队认养”的牌子产生兴趣。这些认养牌正是学校实践“田园耕读”校本德育活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带着对教育创新的执着追求和“以多彩的活动培育人”的办学目标,学校立足广阔的农村,利用得天独厚的农村德育资源,在“农”字上做文章,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实践体验活动特有的育人功能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摘要】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将网络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分层教学中,网络技术的使用也可以让分层教学的开展更加方便简单。为此,本文将对网络技术环境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网络技术环境;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作者简介】叶纯纯,泉州第一中学。  引言  在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