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21世纪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xt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21世纪企业竞争优势的真正源泉是企业知识动态能力。本文分析了企业知识演化的四个阶段,构建了动态性能力和学习性能力的模型,提出未来企业竞争优势是动态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不断创新。
  关键词:企业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知识创新能力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生产社会化不断的加深,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大公司间的竞争显得尤为突出。美国《财富》杂志数据显示,美国大概有60% 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能存活50年,中小企业的寿命不超过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世界500年企业平均寿命为40-42年。2005年我国商务部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3年, 品牌的生命力平均不足两年。什么才是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一直是经济学家和管理大师在不断探讨和研究的历史性课题。
  一、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1985年,迈克•波特把“结构-行为-绩效(梅森-贝恩范式)”产业组织理论引入到企业战略管理领域中,提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的外部和竞争关系。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是协调、配置、整合、使用各种技术和知识的学识。提出企业的本质是能力的特殊集合体,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的核心能力。
  1991年,巴尼在《管理学杂志》发表《企业资源和持续竞争》一文,把企业资源定义为:“一个企业所控制的并使其能够制定和执行改进效率和效能的战略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征、信息、知识等”(Barney,1991)。探讨了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陈述了资源的有价值性、稀缺性、不能完全模仿性、难以代替性、从而建立了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资源模型。
  1992年,巴顿提出核心能力存在刚性问题,无法适应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1994年,提斯等人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把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整合、建立以及重构企业内外能力以便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2002年温特将动态能力分为两个关键方面:“动态”是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能力”是指战略管理在更新企业自身能力(整合、重构内外部组织技能或资源)以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动态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内外环境变化结合起来,深层次的认识到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能力不断的更新。
  有人称21世纪是知识信息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和信息在企业竞争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批专家学者在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知识能力理论,代表人物有格兰特、斯宾德、野中郁次郎等,认为企业在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和更新自身能力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知识和收集、配置、整合、使用信息的过程,不断地进行学习性的创新才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之所在,才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二、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动态能力理论
  (1)企业知识进化论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本文认为基于企业动态能力下具有学习性的知识创新能力才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本文称为知识动态能力理论。企业的本质是知识的特殊集合体,企业知识不断创新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获得竞争优势的过程,企业知识的创新就像人类基因进化的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知识的变异,知识的选择,知识的传播,知识的记忆。企业知识创新演化图如下:
  
  (1) 知识的变异
  由于受到内外环境不协调因素的影响,企业的旧知识已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这就必然导致企业进行知识的革新,提出新的思想和惯例。
  (2) 知识的选择
  新思想和新惯例不一定都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所以企业必须进行筛选,选择合适的,去除不合适的。
  (3) 知识的传播
  筛选后留下的新思想和新惯例必须在企业里实施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就要进行知识的共享和传播,使每个员工都能享受到新思想和新惯例带来的实效性。
  (4) 知识的记忆
  当企业新思想和新惯例已被员工接受,他们就会潜移默化形成在这种新思想和新惯例下的组织行为,从而进行对知识的保持和延续。
  企业知识创新本质是旧知识不断的消亡和新知识不断的产生,正是企业知识消亡和产生的不断交替才使企业不断的进步发展。
  (2)企业动态性和学习性
  动态性(知识的柔性)和学习性(知识的创新)是知识动态能力理论的两个重要内容。动态性指企业能根据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而有预测的快速的有效的调整企业的竞争战略。动态性使企业保持一定的柔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学习性指根据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不断更新自我,学习新知识,新能力。学习性能力给企业不断地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使企业保持着常青的姿态在市场竞争的海洋中劈浪斩荆,勇往直前。
  企业好比一艘远航的轮船,动态性就是轮船的导航仪,不断调整前进的方向,而学习性则是轮船的动力装置,持续的补给动力。根据动态性与学习性的内在联系,构建企业动态性能力和学习性能力的模型入下:
  
  “L-L”型的企业属于“闭门造车型”,不愿与外部进行沟通与学习,结果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H-L”型的企业属于“形式型”企业注重内外环境的变化,但没有根据这些变化做出针对性的学习和改进。企业的竞争优势仍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L-H”型企业属于“盲目型”,企业不愿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只是漫无目的瞎学习,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浪费了时间和经历,也没获得多大的竞争优势。
  “H-H”型的企业属于“黄金型”这样的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不断地的改变而做出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调整,保持企业竞争战略的不断创新与优化。
  企业的动态性能力和学习性能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只有二者珠联璧合才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未来趋势
  从企业的资源理论、企业的能力理论,企业的知识理论,企业的竞争优势理论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深入。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的内外环境的变化越来越越难以预测,知识更新的脚步越来越来迅速。如何才能把握市场竞争的脉搏,是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在于知识能力的创新,知识能力的创新就要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地准确地分析,找出哪里是企业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根据分析的结果迅速地调整企业在市场竞争战略。企业未来竞争优势曲线如右图所示,企业的竞争优势随着企业动态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增强。
  
  21世纪企业竞争本质是企业动态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企业只有树立危机意识,进行不断地自我创造与更新,才能在将来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1.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
  参考文献:
  [1] 《企业理论:能力理论》 王国顺
  [2] 《动态能力演化的知识模型与一个中国企业的案例分析》 董俊武、黄江圳陈震江 《管理世界》 2004年第四期
  [3] 《战略管理获取竞争优势之道》 张文松
  
其他文献
过去几天,数百万中国人在其微博上发贴表示对美国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去世的哀悼之情。他们同时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出不了自己的乔布斯?谷歌公司前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在微博上说,中国学校教育太注重背诵和记忆,不鼓励批判性思维。不是中国人不够聪明,也不是没有潜力成为乔布斯这样的人。看看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和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就知道了。  李开复的说法不无道理。其实,中国人并不笨,但
火灾应急救援能力与高层建筑的发展严重失衡,针对目前的这种被动状况,认真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认为填补我国扑救火灾技术的漏洞迫在眉睫。结合吕梁市高层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