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l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尤其是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引发学生主动思维、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面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产生探究解决的数学意识,通过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成功解决问题,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要着力打造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先进的教学观念、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科学的教学评价,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从而让小学数学课堂绽放活力之花。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主体性;开放式;多元化
   一、改变传统观念,准确定位角色
   当前,一些数学课堂看上去“有声有色”,教师卖力讲述,情境创设热热闹闹,但观察学生,则会发现他们索然无味地听讲,热闹场景的背后,学生凑热闹的多,主动思考的少。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教师未能明确课堂教学角色的定位,使主体角色概念模糊。教师沿用传统的老套教法,我讲你听,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难以唤醒他们课堂主人的情感。与此同时,“为创设而创设”的情境,教师考虑的是形式,没有关注学生的需求,未能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上进行教学设计。因此,要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教师一定要将角色定位准确,从而充分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去进行教学设计,要将自己的陈述变得精而少,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分析、去解決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让他们通过问题的引领或者具体活动的参与,调动自我的思考力和探究力,从浅入深,变成知识的观察者、发现者、探究者和创新者。学生的主体性被激发,课堂教学则能实现优化。
   二、精心设计教学,秉承开放态度
   教师围绕学生这个主体进行教学设计,必然要结合教学目标的需求以及学生的需求,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差异去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同时按照一定的梯度来进行问题的设计,这样能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在充满快乐的氛围中,保有愉悦的心理状态,心中充满学习的激情,同时也会主动地进行思考与创造。教师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要把握教学节奏,以环环相扣的段落衔接以及问题串联,给学生布置每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让学生在参与中集中注意力,同时在兴趣被激发、情感被激活时,让学生切身感受自己的存在感和主人意识,让学生始终在思考探究,从浅层的解决问题获得喜悦感到深层次的了解知识架构,并学以致用获得成功感,学生始终以全副精力投入学习中。为此,教师在教学情境创设时,秉承开放态度,不拘泥于书本与教材,而是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准学生与数学知识相融的方式、方法,如利用生活场景创设、多媒体课件、实践操作、调查活动等,拉近彼此距离,其中创设生活情境极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教师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实际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所不在以及它的生活化。比如,在学习“利息”这一知识时,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扮演客户、储蓄员等角色来体验这节课的知识点,通过模拟某银行的利率表,让学生了解利息、尝试计算利息。这一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参与体验的平台,主动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筑牢自我的知识体系。
   三、作业讲评及时,构建评价体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包括课堂练习以及作业,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都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反馈,是评价教学质量的试金石。作为教师,对学生练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讲评,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建立错题集,找准其错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帮助学生从自己的错误或缺漏中,认识到自己是粗心还是理解不透彻,抑或是思维僵化,需要发散思维的训练。作为教师,对练习或者作业的评价方式,还可以采取多元方式,如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让学生学习和借鉴他人先进的思维方法,取长补短。如同样的一道题,有的学生能想出多种解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验证他人的不同方法是否正确,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在作业或练习讲评时,要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发现自身解题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而不是替代学生去思考、去告知答案,把整个探索的过程重新让学生经历一遍,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如此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总之,要让小学数学课堂具有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作为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去设计教学,不断优化课堂,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探究,从学以致用中体验成功感。
   参考文献:
   [1]曾晓霞.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20(43).
   [2]田承慧.探微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9(12).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家国认同意识的培养,作为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素养之一,在普通高中生的大思政教育中利用贴近生活化和科学化的教育案例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有关爱国、强国的核心知识”,进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和国家认同感,这是当前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立德树人;国家认同;意识培养;策略构建   2016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就普通高中
摘 要:运用常见的木板、钩码等器材设计创新实验,优化《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的教学情境。应用创新实验创设的情境更具有趣味性,在操作和观察的过程中,学生能将亲身体验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提升模型建构、推理和论证的思维,强化运动观念和相互作用观念。   关键词:创新实验;情境;优化;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情境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应用
摘 要: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这是为了学生之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成长情况实施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小学中年级德育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让德育不只是一种形式,有效发挥德育的真实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氛围;有效对策   小学是学生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人们愈来愈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始落实寓教于乐的教育改革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而快乐教学法是实现寓教于乐的有效方法,该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语文学习氛围等,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整体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阐述了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應用。   关键词:快乐教学法;语文教学;应用  
摘 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互动艺术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应用互动艺术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互动策略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因为缺少生活阅历,对语文学习较为陌生,没有足够的语文基础,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其尚且处于启蒙阶段,因此学生需要通过科学途径提升对世界的认知,并且快速地扩充知识量。阅读是帮助学生不断增加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国家义务教育规定的必修课程,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要注重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与落实。创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劳动实践的趣味性,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国家义务教育规定的必修课程,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改变传统
摘 要: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在学生思维可塑的年龄锻炼其逻辑思维、培养其学习兴趣。好动的学生对抽象的数学可能有抵触心理,而兴趣是人类成功的秘诀,所以教师应该研究如何培养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阐述了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意义,给出了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希望可以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数学;小学教学;兴趣;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不足,尤其
摘 要: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精神的不断实施和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都在逐渐被创新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要加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小学生自觉、主动进行语文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实践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地结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开展语文课堂实践教学工作,从微观层面上来说:第一,能更好地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第二,能促进
摘 要:自主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对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师只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目标引导,大部分学习过程都由学生自行支配。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或者小组对目标及知识点进行分析、实践、质疑、探索、创造,最终实现学习目标。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显著的发展。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直
摘 要:《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不光有自由宏阔、雄奇奔放的气概,还在壮丽浩荡的意象群下,暗含着对毁灭性力量的赞美。诗人毫无保留地拥抱这股力量,既是由于个人的审美倾向,也是时代思潮的反应。青年人对自我的认知是膨胀变形的,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征服一切、毁灭一切的绝对力量。解读诗歌时没有必要回避文本中毁灭激进的倾向,这种浪漫狂妄的色彩本身就是青春的特别写照。   关键词: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意象解读;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