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一课》教学设计方案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udia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欧阳老师的良苦用心,感悟欧阳老师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
  2.体会环境描写对叙述故事的作用。
  3.学会透过人物的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懂得要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格。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欧阳老师的良苦用心。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最后一段话:理解“永远的一课”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搜集与困难作斗争的名人名言或者故事、制作课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永远”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2、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上课”的故事,上课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事儿了,为什么这一课给作者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用“永远”来形容它呢?究竟是怎样的一课让人这样难忘呢?这节课,我们就要揭开这个谜。
  二、读文质疑,剖析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情感
  1、教师引读: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点开图片(图略)
  2、一所山村小学的教室里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大家自由读,读到第七自然段,把质疑的地方做上标记。
  3、请大家拿起笔,开始。
  4、教师:在这七个自然段中,你有不理解的词句或是想提出的问题吗?(预设问题:(1)昔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为什么一反常态?(2)我们为什么惊异地望着欧阳老师?(3)读了第六自然段,你对欧阳老师有了什么样的印象?)
  5、学生提问,小组交流,教师补充,全班交流。
  6、师:对于欧阳老师这样的举动,大家都很不解,当然也就不情愿了。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7、指名读8、9、10自然段,如果当时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学生,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8、学生会说:教室里都这么冷,到风雪里站着还不冻死呀!老师,冻傻了吧?天哪,这老师还有没有点儿人情味儿呀!哦,my god,这下惨了!
  9、师:你们的心思当然瞒不过老师的眼睛,接下来,听我给大家读。(读文11-16自然段)
  10、师:看到欧阳老师这样的举动,你们想不想说点什么?
  11、学生交流想法:老师也太厉害了!这么大的风雪,老师居然脱掉羽绒衣!老师是在做给我们看,要我们不要害怕风雪……。
  12、当五分钟过后,欧阳老师吃力地说出:“解散。”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发表见解。
  三、重点理解欧阳老师的话,体会其内涵
  1、大屏幕出示课件:(欧阳老师的话)
  2、请同学们自由读欧阳老师对我们说的话。
  3、请大家齐读这段话。
  4、在经历了这场风雪之后,你对欧阳老师的这段话有了怎样的理解呢?(全班交流)
  5、师:请大家伴着音乐,带着感情朗读全文。要读出欧阳老师语气的变化,读出作者不同的情感。(音乐略)
  四、积累名言、诗句,内化情感
  在成长的历程中,各种各样的困难总会不期而遇,当我们与它们相遇时,采取什么态度来对待它们呢?古今中外,有着太多的仁人志士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你积累了多少这方面的名言或诗句呢?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吧!(学生交流后,展示关于名言警句及相关诗句的课件)
  五、扣题,深化思想教育
  今天,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我们和作者一起经受了一番思想的洗礼,意志的启迪。因为欧阳老师让我们懂得:困难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我们坚信胜利把握在自己手中,那么,我们就会越来越强大!
  让我们记住这场风雪,记住欧阳老师的话,记住这永远的一课!
  六、板书设计:
  风雪交加
  学生 老师
  跺脚 乱哄哄 脱羽绒衣 语重心长
  铭记 困难不过如此
  永远的一课
其他文献
对淮北地区棉田不同时期棉株上棉蚜与其主要天敌种群数量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棉蚜与其主要天敌朱上的垂直分布均呈聚集分布;棉蚜与天敌,天敌与天敌在棉株各层上的发生量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習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一、教学设计精准  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三维目标明确、重点突
国际政治资源是指国际政治行为体在互动过程中开掘和创设的,能够为国际政治行为体贯彻战略目标,实现自身利益所运用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资源。在国际政治资源中,结构性资源是重要
1原国家棉花"四统"的弊端建国初期,棉花资源严重短缺,供不应求,纺织厂停工待料,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又对我封锁.国家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政策的多种措施,动员群众卖送老寿棉,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