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油松造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yua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环境建设下万物勃发,植树造林播撒绿色,让地球村更具生机,造林也逐渐在更大的人力把控,更多的科学技术支撑下,形成了智能而科学的体系,油松在城市的绿化中是比较少见的,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较为喜欢干冷的气候,因此在我国的甘肃种植油松是较为适合的,油松抗逆性强、生长的速度也快,萌蘖能力强,根系发达,因此在人工造林中是较为被重视的,当前应据油松的生长状况,了解油松的成长需求,合理造林与防治病虫害,提高油松培育的效率,进而为我国甘肃的造林计划持续推进打好基础。
  关键词:油松造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油松是较为经济的树种,大面积的人工造林,一定程度上可形成甘肃的生态保护、绿化氛围,但在管理上仍旧存在粗放等形式,一些植株健康度不能达到要求,松林整体上的更新较为困难,应结合油松造林进行抚育研究,在多样性的树种选择中,合理选择与甘肃环境相适应的油松树种,获得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能够优化生态环境。
  一、油松造林与管理的要求
  树木的成活需要的基础元素,在油松育苗的选地中也应都有基础配备,其中树木周围的水分供应、排水等应设置到位,选择具备排水性能并较为方便后续灌溉的区域,地质层的土壤要具备营养,通常要避开盐碱地,选择沙壤土,在山地种植要选择较为平缓的地势,在测量坡度时以30°为一个衡量数据,小于30度的坡面为宜。执行“两证一签”制度,严把苗木规格、挖苗工序、储运措施、检疫检查等关键环节,保证造林绿化苗木质量标准。各实施单位提前深入造林现地调查,科学确定林种树种、配置方式、混交比例等,编制作业设计或绿化方案。抚育环节注重对地温的控制,促使种子能够更快的发芽,如果沙地的保水性能较差,应在播种后及时的镇压,可适当利用土壤増温剂在床面大面积的喷洒,抚育中注意保温保水,6~7月可增加灌溉量,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淤忌涝。6~7月可增加灌溉量,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淤忌涝。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二、油松造林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1.松梢斑螟
  以幼虫钻蛀主梢,引起侧梢丛生,树冠呈扫帚状,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幼虫蛀食球果影响种子产量,也可蛀食幼树枝干,造成幼树死亡。可以利用汞灯或者黑光灯诱杀成虫,这主要是根据松梢螟成虫具有趋光性。平常应从营林措施着手, 搞好幼林抚育, 加速林木生长, 促使提早郁闭,并加强管理, 避免乱砍乱伐, 禁牧,减少枝干伤口。同时要保护各种天敌,也可释放长距茧蜂防治。要保护和利用松梢螟的各种天敌,也可释放长距茧蜂防治。
  2.松针锈病
  8.9月诱发此病通过气流传播,从气孔侵入,可在松针之内越冬,有一定的发病过程,一般在树冠的下肢部发病较为严重,可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喷洒1:1:170的波尔多液、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5%粉锈宁1000倍液,隔半月1次,共喷2次~3次。
  3.油松毛虫
  油松毛虫与树林的郁闭度有关,据调查如果郁闭度大, 那么虫口密度也相对降低,幼虫主要是危害针叶,若不及时的控制,幼虫还能够将针叶全部食光。防治中主要是物理控制,营造混交林并及时将出行病害的枝杈剪除,将落叶集中烧毁,早期对幼虫喷洒药液,通过天敌、人工捕捉等形式,消灭病虫,在高处不方便诱捕的地方可进行高压电网灭虫。
  4.松叶小卷蛾
  松叶小卷蛾有两种危害的可能性,一种是对单叶造成危害,一种时将多根针叶粘连共同产生危害,通常的表现是针叶大面积的枯黄脱落,组织油松成长,采取化学药剂的防治形式,在幼虫幼龄期喷洒20%除虫脲悬浮剂7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洒。
  5.油松球果小卷蛾
  油松球果小卷蛾顾名思义与松叶小卷娥不同的在于危害的部位。同样是营造混交林、提高郁閉度来防治,应注意对林木土壤的抚育,通常可以在寒冷的时节将越冬茧直接翻出来冻死,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20%速灭杀酊2000-3000倍液或5%来福灵2000倍液喷雾,均可杀灭幼虫。尤其注意避免带虫苗木输出,以免病虫害再次蔓延。
  6.松横坑切梢小蠹
  松纵坑切梢小蠹、松十二齿小蠹、中穴松星坑小蠹、红脂大小蠹、伪油松梢小蠹、油松梢小蠹发生,可在春季成虫飞出前在树根际部施用20%铁灭克颗粒或者向树体内注射树虫净。如有微红梢斑螟、松果梢斑螟发生,可用灯光或引诱剂诱杀成虫,幼虫危害期释放蒲螨。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油松的成长要求有一定的特征,前两年较为耐荫蔽,成年之后却需要充分的光照,虽然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需要控制地温以促进成长,减少病虫害等。在油松造林环节应结合油松的有关特性,通过选址、抚育、计划等合理的为油松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注重对水肥的管理,分别结合油松的病虫害类别进行对比,预防产生常见的集中病虫害,出现病虫害问题后合理采取物理、化学的形式去清除,结合甘肃的实际气候与地理条件,了解油松林的未来演替可能,保护天然与人工油松林,为油松造林与病虫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王雅莉. 油松造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山西林业, 2015(3):19-20.
  [2]徐文智. 浅析油松营养袋育苗与病虫害防治方法[J]. 农民致富之友, 2014(23):56-56.
  [3]王永明, 王玉玲. 雨季油松营养袋育苗关键技术研究以甘肃地区为例[J]. 林业科技, 2018, 238(03):37-40.
其他文献
危害板栗的病害有29种,虫害有258种。防治中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因地制宜地采取物理、生物及化学防治措施,保证栗树正常生长,确保被害果率低于5%。  主要防治技术:第一,加强秋冬渠园的管理,全面彻底清除票园内枯枝、落叶、落苞及杂草,集中烧毁和深埋。对脱粒后的果苞要进行及时处理,不能散放或堆积栗园内和房屋前后,以消灭病虫越冬场所。第二,冬春季节刮除老树开裂的老皮和树
期刊
选用在当地能正常成熟、具有抗病虫、产量高的品种。正茬注重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重迎茬大豆应该采用抗线虫能力较强的品种,如黑农35、垦农5和绥农10。在播种前,种子必须进行精选,剔除病粒、虫食粒及杂质。要求种子纯度、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3%。筛选,去掉硬粒、杂粒、病粒、虫蛀粒等。大豆在连续种植3年以上时,应采取秋季耕翻,使土壤熟化加速,有利于养分的充分利用。创造一定深
期刊
在板栗生产上,常遇到板栗管理粗放、挂果迟、开花少、坐果率低、产量严重下滑和果实品质低劣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板栗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果农的种果积极性,为了改变板栗这种现象。需要对低效板栗林进行改造。  一、林地清理  林地清理主要是清除杂草和砍掉杂灌,一般在冬季进行。每年春季对林地进行全面清理1次,砍除林内杂草灌木及寄生植物,杂草灌木要一次性全面清除,在清理林地时,老、残、病的板栗也一并砍伐。  二、合
期刊
花生节本增效创新栽培技术体系,近年来在单县得到大范围的推广。该体系以“花生覆膜W栽培法”和“花生夏直播保护性栽培法”为核心技术,采用新型(kimyf-2)花生播种机实施创新栽培法。以下是栽培技术规程介绍。  一、花生覆膜W栽培法(或称节水抗旱栽培法)  该法从根本上克服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存在的不足,使其整体技术水平和增产效果得到了全面提升,重点领域实现了重大创新突破。1.花生自行顶破膜出土,省去人
期刊
“2017年10月30日,英国海军的伊丽莎白号航空母舰离开朴茨茅斯港口,进行第二次海试.这艘采用大量先进技术、花费大量时间建造的航母,一时间成为各国瞩目的热点.”rn英国建造
期刊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都一直以来比较稳定。我国目前已针对各种高附加值的种植项目进行了不断的推广,而种植果树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种植果树而言,果实品质的高低与栽培技术有着直接的联系。本文基于重庆地区的果树栽培条件以及我国当前果树栽培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果实栽培技术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对我国的果树的栽培工作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从而促进果实品质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