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走出幻想的城堡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幻城的由来
  小媛,初一女生,身材瘦弱,肤色偏黄。独生女,目前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对其要求较严格,尤其在意其成绩。初中之前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对其疼爱有加。
  小媛在班里没朋友,也不喜欢班里的同学。她认为父母不能理解自己,不给她买手机、不让她玩iPad。小媛理想的生活是住在城堡里,有两三个好朋友一起弹吉他,在夕阳下谈论自己喜欢的音乐,希望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能尽快离开现在的环境,去往理想的世界。
  二、幻城之魅力
  1.缺乏同伴交往的童年。
  童年早期,小媛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束缚和控制的养育方式使小媛失去了很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未能形成必要的社交技能。童年期缺乏同伴交往对其后期的学校适应和心理适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探寻“我是谁”的青春期。
  小媛正处于青春期,该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之一是自我关注增多,开始获得自我同一性,即开始探索“我是谁”的问题。小媛既需要获得自我同一性,也希望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实际结果是:没有良好的同伴关系为其自我同一性的获得提供条件,而无法获得自我同一性又使其人际关系变得糟糕。表面上,小媛追求保持自我的独特性,不愿与周围同学交往,但其实其内心十分孤独,极其渴望与同学建立关系。导致这一结果的关键原因在于其不合理的认知:我必须与其他人不一样,这样才能表明“我是我”。
  3.若即若离的亲子关系。
  小媛父母很少认真倾听女儿的想法,只关注其学习成绩。这种简单粗暴、若即若离的相处方式导致小媛内心痛苦、不满。
  多因素的作用使得“幻想中的城堡”对小媛产生了吸引力:这里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被关注、被看到的可能,有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因此,首先要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减少功能失调性行为和不良情绪,进而改善人际关系;其次要联合外界形成促成长的合力。
  三、打开城门,走进内心
  1.倾吐真心。
  小媛主诉了自己与班里同学关系糟糕,从初一到现在没有在班级里交到一个真正的朋友;父母对自己也不够好,不给她买智能平板电脑,而其他同学都有;父母对学习要求较高。前两次会谈的主要内容是倾听、共情、积极关注小媛,建立咨询同盟;对小媛来访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与其共同确定咨询目标:改善与同学的关系,进一步探索自我,也制定相应的咨询方案。
  2.剥茧抽丝。
  每次咨询小媛都准时到咨询室,前期咨询中一直表现出强烈的倾诉欲望:一方面抱怨对现状的不满,另一方面不断向咨询师描述自己的理想世界;后期咨询中,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她开始体验反省自己的不合理认知,逐渐以合理认知代替不合理认知,并且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社交技能学习。
  通过摄入性会谈得知,小媛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比较缺乏与同龄伙伴的交往,爷爷奶奶对其生活起居照料细致周全,小媛与他们感情非常深厚。升入小学时小媛收到人生中很重要的礼物——收音机,它打开了小媛的新世界:听外文歌曲、学习外国文化、了解外国明星,小媛开始在头脑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城堡——创作人生第一部小说。
  采用苏格拉底式提问等技术识别小媛的不合理认知“不坚持自己就会失去自己”,鼓励小媛多了解同学们喜爱的话题,参与大家的聊天,这有助于她识别之前认知的错误性。最终,小媛的不合理信念开始动摇,她越发强烈地认识到“主动了解大多数人都热衷的话题很重要”。之后,对其进行必要的社交技能训练,并结合咨询内容布置家庭作业,在下次咨询中反馈完成情况并进行探讨。
  除了咨询外,还与其班主任、父母沟通,运用外界资源一起帮助小媛。班主任召开同学交往主题班会,增加小媛在班级的存在感,增进其与同学的友谊。父母在与咨询师沟通后,逐渐改变了自己与女儿的互动方式,更多关注女儿的想法和感受。
  3.走出城堡。
  小媛之前的抱怨情绪逐渐减弱,在讲述时露出了开心、满足的笑容:在课间与同学一起谈论流行的电子游戏、受欢迎的中国明星,大家对自己讲的一些国外明星也十分感兴趣;爸妈不再唠叨学习的事情,经常和自己聊天。
  四、幻城可建亦可破
  每个个体都需要有明确的自我同一性,而自我的建立一旦失去必需的外界条件,如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很容易被其他不合理的方式所替代。小媛正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支持其自我同一性建立的良好条件,才建立起幻想中的城堡,而在这一定程度上也使小媛获得想象中的自我。
  看似坚不可摧的城堡其实很容易被攻破: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放下自己的想法、观念和价值判断,认真倾听城堡内的声音,理解它,引导它,它便会向外界发出渴望连接信号。当城堡里的人想要迫不及待地走出来时,城堡也就不攻自破了。
  (南京市弘光中学 冯 丽)
其他文献
【关键词】自我意识;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4-0019-04  【作者简介】1.许红杰,江苏省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江苏宜兴,214200)支部副书记,一级教师;2.谭柯佳,无锡市羊尖实验小学(江苏无锡,214108)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节点。学会认识自己、悦纳
方志敏  1934年1月,毛泽东代表中央执行委员会及人民委员会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作长篇报告。报告全文四万字,其中在《苏维埃的经济政策》中,多处肯定和称赞方志敏等开创的闽浙赣苏区的经济建设及其成就。他说,“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我们财政的收入,是我们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明显的效验已在闽浙赣边区表现出来,在中央苏区也已开始表现出来了。”接着,他肯定了闽浙赣苏区农业与工业发展情况,当他谈及闽浙赣
江鹜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可还有一位多才多艺、多年女扮男装、知识分子出身的女英雄江鹜,却少为人知。这位“现代花木兰”的一生,跌宕起伏,极富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多才多艺的“假小子”  1947年的一个夏夜,云南省昆明市昆华女中的大礼堂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舞台上正在上演由本校学生担纲的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名剧《娜拉》。剧中主人公娜拉的丈夫叫海尔茂。饰演海尔茂的演员
1949年1月21日,在我党我军强大的政治、军事压力下,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终于痛下决心,宣布脱离国民党反动营垒,接受人民解放军的和平改编。北平,这座千年古都终于赢得了和平解放的胜利,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自西直门入城接管了城防,2月3日,人民解放军在前门外大街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北平市民兴高采烈、载歌载舞地聚集在大街两旁,热烈欢迎人民子弟兵。那天的北平,凯歌高奏、
有不少人问我:“抗战时期,你们这些中学生怎么冲破日寇严密封锁的冀中去延安的?”这使我一下回想起七十几年前的情景。  从冀中到冀西抗中收容站  从1942年5月1日开始,日寇对冀中进行惨无人道的大“扫荡”,抗属中学(简称“抗中”)等几个中学无法进行教学活动,即令师生分散隐蔽,而后采取多种方式,设法通过地下交通线向冀西平汉路西的完县栾头村抗中收容站转送了中学师生400多人。  1942年9月下旬的一天
【关键词】体验感悟;认知内化;主动建构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0-0026-03  【作者简介】邓晨,江苏省泰州实验学校(江苏泰州,225300)心理健康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意图: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理念与表达方式有别于其他学科课程,更注重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一节有效的心理课,需要营造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需要巧用心理学原理和技
父亲原名张耀才,1917年1月出生于福建省宁化县禾口乡立新村。1930年,朱毛红军途经宁化,父亲受到红军的影响,参加了儿童团和少年先锋队。一次,红军向正在放牛的父亲问路,他毅然给红军带路,八个月后才回家。在这八个月里,他暗自下定决心参加红军。父亲说,他那时懂得不多,只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1931年7月,父亲终于背着祖母,悄悄地参加了红军,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31年,张雍耿在福建宁化参加红军一天
主持人语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说,创设良好的、适宜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态系统,重点在于增强学校教育的生态性、开放性、互动性和支持性。具体到教育实践,应该聚焦于影响兒童青少年心灵成长的“关系”问题上,如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亲子关系、家校关系等微系统及中介系统,运用一定的教育干预方式,加强系统之间的积极正向的联系,使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可能性最优化。当然,中小学生也并非被动的接受者,
2018年3月5日,是我的伯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接到《百年潮》杂志的约稿,我却不知从何下笔,正好赶上电视剧《海棠依旧》刚刚播出不久,大家对剧中的情节印象还很深刻。我想,何不顺着这部剧的内容和思路,补充一些剧中没能讲到、讲全的细节呢?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从小经常随父母到西花厅看望伯伯周恩来和伯母邓颖超,但那时年龄小,就知道到处玩儿,很少听大人们谈话,等到长大些,上了中学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杨琳:(《百年潮》编辑):南昌起义虽然打着国民党左派的旗帜,但真正策划组织发动起义的完全是共产党人,起义的实际领导者12人中,周恩来、朱德、叶挺、刘伯承等都是共产党人,为什么唯独担任起义代总指挥的您父亲贺龙不是党员?  贺晓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