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运用超声造影对乳腺肿瘤进行检查,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5年2月至2007年3月于我院住院的52例54个乳腺局灶性结节患者,年龄30~78岁,平均52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机 构】
:
350003,福州,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350003,福州,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350003,福州,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350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运用超声造影对乳腺肿瘤进行检查,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5年2月至2007年3月于我院住院的52例54个乳腺局灶性结节患者,年龄30~78岁,平均52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8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乳腺黏液腺癌(50个病灶)声像图表现及血供特点(包括大小、边界、大体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血流灌注等),并与病理学对照.结果 乳腺黏液腺癌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包括边界清楚但无包膜、形态尚规则、内部回声低而后方回声增强、血供不丰富等,上述特征相应的病理基础为:包块生长缓慢,约半数呈膨
移植肾患者发生尿路结石往往症状不明显,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移植肾患者尿路结石的早期诊断,提示临床积极应对有重要意义.我院对移植肾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患者进行术后3 d、7 d、1个月的CDFI随访,1年后常规每3个月CDFI复查,共发现移植肾尿路结石患者16例,现报告如下。
患儿男,7岁,因右下腹痛伴发热2 h就诊,行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脾肾均未见明显异常,右下腹腔测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回声,最大者约2.3 cm×1.2 cm,临床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给予静滴头抱曲松钠2 g/d,2 d后患儿右下腹痛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
患者女,45岁,因发热伴右侧胸痛1个月就诊.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胸膜炎,给予抗炎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在我院检查血常规及胸部平片未见异常。
本研究利用超声检查技术研究糖耐量减低及糖耐量减低伴吸烟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为防止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近年来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诊断、治疗研究不断深入,临床上应用超声检测甲状腺形态亦越来越广泛[1].已有文献报道的国外儿童甲状腺容积正常值并不适用于我国[2],而国内尚未见1岁内婴儿甲状腺容积正常值的报道.为建立浙江省婴儿甲状腺容积正常值,本研究应用超声检查对193名0~2个月正常婴儿的甲状腺容积进行测量分析,现报告如下。
肾嗜酸性细胞瘤(renal oncocytoma)术前影像误诊率极高[1].笔者分析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0年1月至2009年4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例肾嗜酸性细胞瘤的超声表现与病理所见.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1,所有患者尿检查均无异常,术前超声和CT检查均提示肾癌。
孕妇26岁,孕34周,孕3产0.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四腔心不对称,右房增大,内见约2 cm左右实性包块,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高回声中散在不规则的低回声区,包块与右房右前壁相连,活动度与形态不随心脏搏动而变化,彩色多普勒显示包块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
患者男,21岁.1年前查体时诊断为室间隔缺损、高血压,随后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血压仍高,最高时达180/100mm Hg(1 mm Hg=0.133 kPa)。
Lutembacher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自1987年8月至2008年8月,我院共收治30例Lutembacher综合征患者,笔者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和规律性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