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很多学校将“同课异构”作为校本研修的课题,教师们充分参与这个课题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使得教学没计得以提升、课堂教学经验得以积累,教学设计可谓“百花齐放”,教学结构“形态各异”.但是,哪些“结构”更符合课标的要求、更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效率更高呢?笔者以两则小学数学“同课异构”的设计为例,进行结构分析,以期找到共同的优势和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