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免疫治疗联合贝伐单抗进行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Ⅳ期肺腺癌疗效、短期生存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s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 (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免疫治疗联合贝伐单抗进行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Ⅳ期肺腺癌的疗效,并分析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短期预后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Ⅳ期肺腺癌患者67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3)和联合组(n=34),对照组予以化疗+PD-1抑制剂治疗,联合组予以化疗+PD-1抑制剂+贝伐单抗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卡氏功能状态(Kam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9.41%和7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9%和54.55%(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KPS评分增加稳定率为73.5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5.45% (P<0.05);联合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血液毒性、肝肾功能损害及周围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73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0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免疫治疗联合贝伐单抗进行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Ⅳ期肺腺癌,可明显提高近期治疗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其无进展生存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21,FGF21)对胰腺癌细胞炎症环境中星状细胞增殖和活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RT-qPCR检测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作用于人胰腺癌细胞(pancreatic cancer cells,PCC)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8 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确立适宜的时间建立炎症微环境.将PCC(Capan-1和MIA PaCa-2)CCK上清液和PCC(Capan-1和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是一类严重影响儿童生命与健康,造成家庭及社会负担的遗传病.既往主要治疗策略是替代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建免疫.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诸多PID的发病机制得以明确,在此基础上靶向特异免疫受损点的精准治疗逐渐在临床开展.在PID的精准治疗方面,从传统的丙种球蛋白、酶替代治疗到基于信号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或生物大分子阻断,从造血干细胞移植根治到基因治疗和基因编辑,该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已成为精准医学的典范,正为精准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