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全我们的心灵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27291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高兴参加学习型中国论坛。我们能够有这样一个仪式,以这样一种笃定的、从容的方式面对流光走过生命,我想这是一种庆典。学习会给我们一份宁静的依托,学习让我们觉得不疲惫,不衰老,我们仍然有力量成长。
  古典是我们心中流淌的一种文化基因,如果你肯宁静下来去看。你会知道它始终在走,它从未走远。我们之所以觉得古典远离是我们内心有一种浮躁。我想起杜甫的“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这是一种苍茫,因为越到这个时候,阴阳催晚景,你会觉得流光走过得那么快。
  庄子有一个著名的说法叫做水静尤明而旷精神。圣人之心静乎。所以大家想一想,我们怎么面对学习,学习先要把我们自己敞开,有一份宁静、柔软而接纳的态度,所有的知识才能进得来。如果我们是喧嚣的,整个人被世界给我们的各种各样的赞美充斥着,或者是非议打击着。我们心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惶惑。
  庄子说水静尤明,水其实是安静下来才会明澈,何况人的精神?水这个东西,当它喧嚣的时候什么也照不见。水是能够照见整个世界,但却是安安静静照见山川,照见万物。何况精神,精神世界不如此吗?
  你能照见整个世界的规则,你能照见自己要去的方向,这是我们模仿的力量。
  传统的文化不能阻止地震和海啸的发生,它也不能推迟金融危机的来临。文化唯一可以做的事情是帮助我们面对这一切建立内心态度。建立一种生命修复的能力,建立一种信念与价值,让我们信任爱与善良,信任这个世界上永恒的那些美好,并且有能力去做,去感染他人,把这种态度传递出去。这就是中国文化能对我们做的最好的事情。
  什么叫一日九变?九在中文中即先其多。一日九变就是指一天当中一个人的生命出现无穷无尽的变化。但是想想天长得很从容,每天只长一丈,地长得很悠闲,每天只长一丈,但是人并不因为天高地阔感觉自己的渺小。盘古每天也长一丈,在他的成长当中一日九变。一天之中呈现出无穷无尽生命气象的变化。
  我想用这句话来祝福学习型中国。因为学习是使人生命出现变化最便捷的渠道。一个人的生命为什么要变化?一个小孩子无论他自己还是他的家长都对他充满信心。孩子是补钙的,因为孩子的骨骼在发育着。孩子在学习着,因为他的大脑被各种的知识充斥着。孩子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灵每天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成长。
  但是大人呢?为什么人会惧怕衰老?因为我们的心理暗示不够好。中国人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人过四十天过午,人过五六十土埋半截了。”这些话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可以停止成长了,我到了一个该歇歇的年龄了。这句话表面上看是解脱,但是深究一点这是最大的悲哀。因为你自己放弃了成长的权利。一个人自己放弃成长的时候,你就在这个意识出现的时候真正停顿了。你觉得这个世界新的知识你三十以后可以不学的,你觉得新的知识、新的机遇都是你四十以后抓不住的,当你有这样一个心理暗示的时候你就真的落伍了。
  我们都曾经见过那种欢心的、天真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七八十岁了还热爱电脑,学习新的知识,甚至玩一玩孙子打的电子游戏,他们还在读书,他们还在天真地游历山川。哪怕他们不再拿什么文凭,但是他们刚刚在街上吃过一道新菜回家也要给儿女做一次尝一尝。如果你面对这样一位老人,你会不由衷地感动吗?你不被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动手的能力激励吗?这就是成长,这就是一个人在24小时流光当中呈现出来的一日九变。
  一日九变是形容盘古的一个词,但是我希望大家相信一息尚存,你有变化的愿望。你的生命在今天仍然是一日九变的,你还成长,你还欢心蓬勃,岁月对这样的老人是无可奈何的。老人脸上流露出的天真和勇敢和穿越沧桑的透彻,是一种无忧无虑的坦然。在岁月更迭的时候谈学习,因为学习不是我们生活当中做谈资那点炫耀的孔雀毛。它让我们放下心中的忐忑,可以面对未来说一句我还有成长的力量。我想这就是学习的意义。
  我们会看很多的音乐会、美术展,但是更美的是人在山川当中聆听天籁。一个人要知道四时明法不一,春夏秋冬的更迭,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只有跟上自然的脚步,人的内心才是宁静的,这是真正的养生。
  人也要知道什么叫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所谓的三高,所谓的心脑血管疾病统统称为生活方式病。所谓生活方式就是你怎么得的病你自己知道。这就叫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一个人要在大地上承担,但是一个人要在天空上建立智慧。一个人要像圣贤那样努力地完成工作,一个人要像道家的神仙那样举重若轻,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万物自然。这叫神于天,圣于地。这就是中国人最理想的人格的状态。
  所以大家觉得中国文化离我们远了,中国文化真的是一些夸夸其谈吗?真的是需要我们膜拜的道理吗?道不远人,真正的道理永远是温暖的,贴近人心的。你想让它变为你的生活方式,你就在天地之间建立了自己的态度。这种建立会让我们面对世界有一种更积极,更乐观,更爽朗的心,它让你获得一种超越,让你往前走的时候觉得学习是建立生命能量的一种方式。
  什么是真正的学习?我不认为学习就是在书斋中读书或者听讲。学是一个外在的事情,学而时习之,就是内心的一种温习。真正的学习是自己内心一种唤醒与认同。
  什么是好的学习?关于21世纪的学习有一句名言叫做好的学习导致行为的改变。我们过去曾经认为好的学习就是头脑风暴,我们导致思维如潮,我们能够在口才上有所提升,我们能变得雄辩滔滔不绝。这够吗?真正的学习是行为的改变。如果听进耳朵,从嘴里说出去没有经过你自己的行动,如果你不能真正地用行动的力量在世界上完成新价值的建立与传递。那么这个学习终究还是不到位的。
  什么是一种好的学习?它是一种彻,光读死书是不行的。它其实是完成内心对于一种生命方式的建立。
  什么是一个人读书的境界?陶渊明的《读山海经》曾经说过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一个人读完之后看到俯仰中宇宙,仰观天地之大,宇宙都在你的眼里看到不乐符合物。人生有什么是不能超越的?不快乐还求什么?这是读书的境界。
  最重要的是给人幸福感,幸福是我们内心一种相信的态度。一个人有相信就会往前走。我们为什么觉得小孩子比大人要快乐?因为小孩子有太多的相信。他们相信春天的每一朵花都带着自己前世今生的故事,他们相信雪孩子是带着秘密来过圣诞节的。他们相信天上的月亮有嫦娥,有众多的传说。他们相信所有的色彩都是有味道的,所有的物体都是有语言的。当他们相信的时候,他们就成了天使。
  所以我想说,学习是让一个人成长最好的方式。而成长不要沾沾自喜我已经到了哪个阶段的标准。在被这个伟大时代选择的人,你必须有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胸怀和能力你才会被它选择。也就是说一个栋梁可能比一个桩子更沾沾自喜,认为我比你要伟大。一个板材可能要比栋梁更欣喜若狂。但是这都不是生命最高的标准,最高的标准终于成为自己。当你终于成为那棵参天立地大树的时候你就可以获得尊严和自由了。
  所以我说,读书是学习,读山川也是学习,读人心性情更是学习。一个真正学习型的中国应该是生机蓬勃的,应该是灿烂光明的。它不应该被书本压垮,而应该让书本变成我们内心的能量面对前方。
  在这样一个学习开幕的典礼上,我想说,让学习成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成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是中国在国际上最好的时候,作为每一个中国人被时代选择在今天,学习给我们安全,学习给我们幸福,学习让我们成为这个时代的中国人。
  谢谢大家!
其他文献
比不重要  得到幸福才重要    老百姓其实很少用“幸福”这个词,譬如我父亲,今年八十多岁了,他总爱用“舒坦”这两个字来形容日子过得幸福。饭桌上,看着鸡鸭鱼肉一大桌菜,父亲抿一口酒,就开始重复他不知讲过多少遍的老话:过去,就是地主老财,逢年过节也弄不上这一桌菜。我活到16岁还不知肉是啥滋味,50岁之前就没咋吃饱饭。那时候孩子多,收入低,想吃没有钱,有钱也买不到。现在,顿顿都是肉,想吃啥吃啥,这日子
朋友们好:  如果从前的哲人复活的话,来到我们这个时代,他们最怀念的品质一定就是善良、丰富、高贵,他们会为我们今天缺乏这些品质而感到遗憾。下面我就具体谈谈对这三种品质的理解。  一、善良——生命的同情  第一点,善良。善良其实就是生命对于生命的同情。  如果一个社会普遍缺乏同情心、缺乏善良,或者一部分人邪恶、不善良,而又不受制裁,在这样的环境中,善良的人反而受害,于是不敢善良。一个好社会和一个坏社
1997年,苹果公司处于破产边缘,管理高层一心想赚钱,却始终没有利润。那时史蒂夫·乔布斯已被挤走。  苹果公司有一位英国出身的年轻设计师乔纶纳·伊夫,他认为公司的做法太急功近利,于是有了辞职的想法。正在这时,已离开了12年的乔布斯被请回公司重掌帅印。乔布斯认为,苹果要再度散发出诱人的奇香,当务之急就是改变企业文化。第二天,乔布斯就在职工大会上发表演讲说:“苹果的重点应该是制造伟大的产品,而不是为了
一位国王在花园散步,看到花园里的不少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只有细小的心安草茂盛地生长着。原来,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而轻生,松树因为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许多果实忌妒而死,葡萄则哀叹自己终生匍匐在架子上不能直立。牵牛花因为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而病倒,其余的花草也都因为自己的平凡而无精打采。国王看了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心安草问道:“别的植物都枯萎了,为什么你却生长得这般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心
命运似乎对“80后”的高淳很残酷。他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降生后,发育一切正常,当时父亲抱着白白胖胖的儿子,乐得合不拢嘴。然而,10个月时,父母发现,儿子只会后退不会向前爬。十根手指也只有右手食指可以微动,浑身肌肉则软弱无力,根本站不起来。父母赶紧带儿子去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先天性肌弛缓症”,这种病目前无法医治,只能通过锻炼来减轻症状。这一结果犹如晴天霹雳。  高淳7岁时,父母把他送进常熟报本中心小学读
2011年的一个深夜,襄阳市前进路一片寂静,只有路边一个小宾馆的窗户里散发出一束微弱的光。  凌晨3:00,一高一矮的两个黑影迈着从容的脚步走进了宾馆,到了前台,高个儿男孩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尖刀,迅速控制住了服务员,另一个矮个儿男孩则忙着到处乱翻,直到确定所有的钱都到了手,两个男孩才不慌不忙地逃离了宾馆。30分钟后,附近一家小宾馆遭遇了同样的抢劫。之后两天,又有两家小宾馆突遭抢劫……  仅仅十天,
美国有位退休教师,有收集海报的习惯。在一次准备搬家时,他将十年来收集的旧海报。捐给了一家旧货店。接下来,这些海报又在旧货店“沉睡”了3年。  终于有一天,一个叫伯迪西的小伙子来到旧货店,失业的他,希望能找到一些值得倒手来转卖的东西。最终,他看中了一张有关毕加索的海报,花了14.14美元买了下来。回到家里,伯迪西看到海报上有一些退色的红色线条。最开始,他以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铅笔印。接着,他通过查阅互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送水工,工作辛苦、收入微薄。从2008年开始,这个28岁的小伙子始终坚持每送一桶水就向当地慈善总会捐赠两毛钱。三年来,他肩扛背驮送出了1.2万桶水,向慈善机构捐赠了用汗水凝聚而成的2400元善款。尽管金额不大,但他的“草根慈善”却因为“小钱大爱”的善举而感动了无数人。  他叫茹向辉,是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屯里镇东高河村人,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
她生在台湾,初中毕业后。她没能考上高中,因此变得特别忧郁。无奈之下。她读了职业专科学校,这一读就是5年。5年里她无须再用考试证明自己,因而有了大把的时间。这时她阅读了很多书,孜孜以求,沉浸其中。偶有感触时,她会凝神提笔,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巧的是,这时候有出版社找到她,希望可以出一本书。于是她将几篇短篇小说结集出版了小说集《海水正蓝》。这时她24岁。  《海水正蓝》对她的人生而言是个意外,对整个台
15年前,史蒂夫·乔布斯捐赠一批图书给美国西弗吉尼亚的一所中学。在所有的受捐赠者中,有一名叫皮特的黑人学生不愿意接受捐赠。当时,乔布斯很愕然。捐赠结束时,天下起了大雨,乔布斯来不及细问其中的原由,便离开了学校。但这个谜团,一直留在了乔布斯的心里。  2011年,乔布斯查出患有胰腺癌。此时,乔布斯想起了那个拒不接受捐赠的穷小子皮特,并想见见他。乔布斯一直以为:一个倔强而固执,又不愿接受别人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