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感恩在初中班级德育中的重要性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班级德育管理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设计者、执行者,要从改造学生思想入手,引入感恩意识,科学创设,整合资源,多元发动,为班级德育赢得重要契机,也为学生健康思维的构建创造良好环境。感恩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策略,对全面提升班级德育管理质量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德育;感恩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74-01
  习近平主席说过:“中国梦,是复兴的民族梦,是和谐的感恩梦,是进步的人民梦。”感恩是一种生活意识,更是一种德育理念。在班级德育管理实践中,教师科学创设,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学生的感恩环境,展开多元发动,引导学生参与感恩实践活动,都可以提升德育管理品质,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一、科学创设,激发学生感恩意识
  “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这是哲学家卢梭的名言,对德育给出了恰如其分的界定。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品德成长的关键期,当今时代大环境下,感恩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将感恩意识引入德育之中,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班级德育管理者,班主任要发挥重要角色的作用,认真展开教学调研活动,善于发现生活亮点,适时启动感恩教育模式,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恩情结,这对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有特殊意义。
  感恩是一种品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需要从生活实际展开。当获得别人的恩惠时,要道一声谢谢,这样也算是一种感恩行为。感恩未必要针对什么大恩大德,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应该充满感恩之情。我们的衣食住行,每一个生活条件都来自家人、教师、学校、社会、国家的支持和帮助,感恩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和态度。为了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班主任还要专门组织一些感恩的活动,如感恩主题作文竞赛、感恩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这些活动之中。班主任还可以发动学生对父母、对家人展开感恩活动,如帮助家人做家务,为父母洗脚、捶背等。这些感恩行为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习惯,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資源整合,优化学生感恩环境
  德育资源丰富多彩,教师在设计德育管理教学时,需要对德育资源展开深度整合和优化处理。特别是感恩方面的诸多信息,对德育会形成重要支撑。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各种感恩事件,用活生生的事例展开感恩教育,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教师还可以运用感恩故事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像“二十四孝”的故事,都属于感恩范畴的内容,可让学生在具体学习中形成感悟。
  德育管理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和工作,为了增加学生感恩的机会,优化感恩教育环境,班主任还要展开多重教育创新活动。如设计教室活动,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社会和国家给予的,要心存感激,还要让学生在具体劳动中体验艰辛,这样才能帮助其建立自觉感恩的情结。班主任亲自参与劳动,教室变新变亮了,这是大家的劳动成果。不管参与多少,都要珍惜这份美好,更要对创造这份美丽的人心存感激。感恩教育的素材有很多,班主任还要展开针对性搜集、整合和优化处理,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感恩学习机会。如典型个人感恩事迹、感恩故事、感恩体验,都带有感染力,为感恩教育提供素材。
  三、多元发动,引导学生实践感恩
  感恩教育不是口头说说的,要落实到行动中。班主任要根据教育需要,适时设计感恩实践活动,发动学生在实践参与过程中,逐渐养成感恩思想。德育中引入感恩实践的内容,需要借助广泛力量,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实践条件。班主任、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都要给出应有的支持和帮助,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便利条件。特别是学生家长,应该是学生感恩的重要对象,赢得家长的大力协助,是成功践行感恩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
  以感恩为内容的德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思想基础,班主任在实际发动时,要形成制度化,长期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最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都是最适合展开感恩活动的时机,班主任发动学生对师长表达一份感恩之情,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活动。感恩不需要多少物质礼品,而在于情感表达,真挚的问候,说不定就是最重的感恩礼物。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给师长送贺卡,通过网络信息交互平台道一声问候,或者给父母一个拥抱,这都是很好的感恩行动。
  总之,让学生学会感恩,这是思想德育的重要追求目标。在班级德育管理中引入感恩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矫正人生方向。感恩是一种健康的认识观,感恩氛围下的德育呈现独特的正能量,班主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新设计,为学生学习成长创设优良环境,也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 斯 陌)
其他文献
[摘 要]分析情商教育的定义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意义,结合教学经验提出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加强情商教育的途径有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积极开好主题班会,注重生活中的案例教育,开展活动与社会实践,以期为提高高中班级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育;情商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2-0074-01  在中国,高中教育处在一个比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讲究实效性,否则尽管教师上课上得天花乱坠、形式多样,也没有落实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上。讲究实效就要讲究策略,有效策略才能够促成效益课堂。    一、效益课堂起始于新课引入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参与的程度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第46页)。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最好的学习催化剂。著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并在教材方面也融合了人文方面的内容。基于这个角度,高中历史教师应根据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通过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借助校本课程和利用社会资源等途径,不断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生;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8
【摘要】印象主义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摒弃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印象主义 现代主义 艺术探索 革新     法国印象主义画家以“光”和“色”为物象传达的媒介,这种探索得益于19世纪科学家对“光”本质的新发现。受光学理论的启发,印象派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体,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和壮大,教育事业也在改革中前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成为此次新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合作学习方法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借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合作学习雄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对于提升我国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利用金属学原理,分析了亚共析钢内裂纹亚温愈合处理的可行性.对稀土Q235钢内部裂纹的亚温愈合组织进行了光镜和SEM电镜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内部裂纹产生了明显的愈合,愈合区组
【摘要】急停跳投是篮球运动中一项技巧性和实用性很高的技术动作,本文从急停跳投生物力学的本质与理论进行透析,分析了急停跳投技术的特点以及影响其命中率的若干因素,并探讨了急停跳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篮球急停跳投技术   急停跳投是篮球运动中一项技巧性和实用性很高的技术动作,是篮球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技术在篮球比赛中运用最为广泛。在篮球教学中,研究急停跳投的技术,丰富急停跳投技术理
[摘 要]随着城镇化推进,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里,农村学校人数急剧减少,造成了农村学校教学点的撤并,形成了新一轮的学校布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应适当地增加农村学校教师,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
[摘 要]高中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逐渐开始形成和稳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融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师可依靠信息技术来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思想政治;融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
【摘要】 压加工艺及设备课程是广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针对广西铝资源丰富的优势和广西将出现的钢铁大生产的专业背景,本文探讨了压加工艺及设备课程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教学重点。  【关键词】 压加工艺及设备教学重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传统的冶金、材料加工(熔铸、压力加工、热处理、焊接等)和材料的应用(材料性能等)三大块内容。压加工艺及设备作为材料加工的一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