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与车机操作界面之间的关系(三)

来源 :音响改装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c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汽车普及率越来越高,用户对车载设备的软硬件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很多企业在开发产品时都把他们的产品硬件配置提升到很高的程度,差不多和手机同步了,所以很多人看来,车机=手机,认为车机和手机的UI设计也没什么多大区别,两者之间完全互通,这其实是一个误区。下面本刊将详细介绍一下手机和车机UI设计的特点,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
  一、手机UI设计与特性
  手机UI设计是各种功能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视觉美观的整体设计。界面设计是基于对手机的物理特性、使用环境和功能特性等综合考虑进行合理的设计,设计一套手机UI,界面设计师必须首先对手机的功能和系统性能全面了解和吃透。手机UI设计也可称之为产品的“脸面”,好的UI设计不仅能让手机变得有个性和品味,还能让手机的操作变得舒适、简单和便捷,充分展现UI的定位和特点。而手机UI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1、手机的使用与操作基本是在静态环境中进行,如果在运动状态下操作效果肯定不好,因为手机的操作空间相对小,即使7英寸大屏,也不能很畅顺地在移动中操控。因此,静态操作是手机的主要使用环境。
  2、根据的人体工学的研究,30公分是手机使用的最佳距离,可以使手机和眼睛处于舒适的操作和阅读状态。
  3、因为手机的静态与近距离使用环境特性,所以手机的“人机互动”可以别具一格,UI的图案可以做得很精致,字体也可以很小,操作的自由度和变化可以很大,并且可以分多层级进行,最终完成一组操作可以分多个页面,背景自由更换,甚至是可以很炫。方方面面的个性化设计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车机UI设计与特性
  车机UI设计是从手机UI设计发展而来,车机功能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以及的界面美观都和手机一样十分讲究。作为车机操作系统中人机交互的窗口,界面设计师首先考虑车机的使用环境,应置身于汽车的驾驶座位上,亲身体会汽车的驾驶环境,充分了解汽车的物理特性和软件的应用特性,并且要对汽车电子的整体深入研究,才能做出合理、舒适、实用的汽车UI设计,脱离这种亲身体验式的实现基础去做汽车UI设计,那都是“照猫画虎”的主观行为。车机的UI则呈现出以下几点特性。
  1、车机UI最大的特性是需要满足运动中使用的要求,因为车体时刻在运动,且大部分是高速运动中。运动中的汽车会产生颠簸、抖动现象,这和手机静态环境下操作完全两码事。
  2、由于车内空间限制,汽车时刻在运动中,人的眼睛和车机屏的距离一般保持在70公分左右,出于安全考虑,汽车驾驶室的操作都需求严格规范为“点到即止”,所有的按钮、触摸的设计都必须尽可能干脆利落,简洁大方,理想的安全设计是触摸操作所有按键稳稳当当,不让司机花超过1秒钟去操作,尽可能减少司机在驾驶行车中因分神所带来的安全风险机率。
  3、汽车UI始终考虑都是人的生命与安全,强调“以人为本”的汽车文化,汽车发展衍生出来的的所有科技产品都不应该离开这个主题,抛开“安全”这个主题去讨论汽车上的部件与设计,都是“舍本求末”的荒唐行为,是对用户极不负责任。所以就凭“汽车在运动中使用”这一特性,车载与手机的UI必然有诉求方面的不同。
  三、车机与手机的融合关系
  目前大部分汽车主机的触摸屏都是照搬手机的概念,仅仅是将物理按钮变成了虚拟按钮。尽管屏幕越来越大,但看着那些密密麻麻布满全屏的按键触摸屏,甚至会让人感慨:科技到底是在进步还是倒退?其实,究其原因,问题并非出在触摸屏本身,而是屏幕上套用了手机UI设计,使得屏幕画面变得异常复杂,不符合“易用性”操作的设计原则。
  车机UI设计可以完全吸收手机UI的设计元素,包括人机互动、互联网等一切可吸收的元素,只是需要进一步根据车载的特性,作出相应的改变,调整、完善甚至拓展新的思路,形成一种独特又有影响力的汽车文化。
其他文献
虽然普拉多的越野能力并不属一流,但却有着极强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作为兰德酷路泽家族的分支车型,普拉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丝毫没有辱没兰德酷路泽家族的威名。如果你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