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微通道电泳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92141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一种用微通道电泳芯片分析系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的方法.

方法

以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的聚合物溶液作为筛分介质,溶液中掺入微量的吖啶橙作为荧光标记物,对结核分支杆菌的异烟肼耐药相关的katG和inhA基因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检测其与耐药性相关的突变.对于突变部位附近没有二级结构的inhA基因,设计了特别的引物使扩增产物增加一个能与突变部位配对的区域,从而使野生型片段呈现独特的构象.

结果

此方法可实现对katG基因野生型片段与315位密码子突变型片段的区分,以及对inhA基因调节序列野生型与突变型片段的区分.30个临床分离株中的23个耐药株有22个被检出,效率达95%.

结论

微通道电泳方法用于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具有快速、灵敏的优点,可望将之应用于临床耐药性检测.

其他文献
目的借助酵母的免疫特性,设计一种新型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性疫苗,探索一种全新的可有效活化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方式. 方法以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内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热休克蛋白(HSP)70(1~370)-HBsAg的重组毕赤酵母,皮下免疫BALB/C小鼠,检测小鼠对HBsAg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 结果重组酵母成功诱导了小鼠体内表面抗体的产生,显示其抗原性并未受到影响.细胞免疫检测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不同方法治疗所发生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外科1995年6月至2002年6月间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73例,按其主要治疗方法分为三组:早期手术组、早期传统保守组、早期区域动脉灌注组,对其各自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早期手术治疗组并发早期胰外脏器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最高,与其他二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②早期区域动脉灌
目的观察不同活化状态肝星状细胞 (HSC) 对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旁分泌刺激的生物学效应作用. 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大鼠HSC,无包被塑料培养皿上分别培养1、4、7d,细胞处于静止、中间活化与完全活化状态,继以10~500pmol/L TGF-β1温育细胞24h,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与I型胶原蛋白表达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