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七千万年前的恐龙量个体温吧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ro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越时光的“温度计”


  科学家依靠的是δ47碳氧同位素团簇温度计。这不是一种实体温度计,而是一种地球化学研究方法。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同位素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任何元素及其同位素都有固定的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是指那些半衰期较短(<1050a),原子核不稳定的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则往往相反,具有稳定的结构和长半衰期,相互之间往往只体现出质量数上的差异,由此导致物理、化学性质具有极其轻微的差异。
恐龙化石中应用δ47碳氧同位素团簇温度计原理概述

  对于古生物学家来说,这种方法是革命性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环境地球化学学者罗伯特在2011年,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了恐龙牙齿化石的牙釉质当中,通过牙齿化石中的碳酸盐δ47碳氧同位素团簇温度计来推断恐龙体温。

牙齿到恐龙蛋,哪个才能测出恐龙的体温?


  罗伯特的研究论文一经发表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很多生物学家从生物的角度对这个工作提出了疑问:“牙齿的温度,真的代表這种动物的体温么?”
  通过研究现生动物,尤其是大体型动物,科学家们发现,很多动物都存在一个叫做“热镶嵌”的生理现象。简单来说,动物的体温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可能只是躯干的核心位置温度较高且恒定,而身体边边角角的位置体温可能相对更低。而牙齿并不存在于恐龙身体躯干的核心位置(恰恰相反,蜥脚类恐龙脖子很长,长在嘴里的牙齿离躯干更远),因此测得的牙齿温度,只能说是口腔温度,不能代表恐龙的体温。
  我们知道,恐龙化石保存的都是骨头,而恐龙体腔核心部分,也就是恐龙的内脏,是没有化石保存下来的。如果用恐龙的骨骼化石做δ47碳氧同位素团簇温度计体温恢复,得出的结果会被永远质疑不代表恐龙“血肉”的温度。那怎么办呢?毕竟恐龙保存下来的都是骨头,血肉是不能保存的。
  罗伯特团队将实验材料转向了另一种化石材料——恐龙蛋。为什么是恐龙蛋呢?因为蛋壳本身的碳酸钙是在子宫附近形成并沉积的。而包括子宫、输卵管在内的雌性生殖系统,一般都存在于雌性动物体腔内最核心的位置。只要测到了蛋壳的温度,就能够推断出动物内环境的温度。
  罗伯特团队在2015年又报道了两类恐龙的体温。他们的研究发现,巨型长颈的蜥脚类恐龙体温更高,在35℃到38℃之间,体温可以与大部分现生的内温性哺乳动物相当,略低于体温更高的鸟类。而兽脚类恐龙的体温要低一些,在32℃左右,在外温性动物体温的范围内,比典型的内温性动物还是要低一些。也就是说,小体型的兽脚类恐龙体温低,而大体型的蜥脚类恐龙体温高。这似乎印证了之前一些学者对恐龙体温调节方式的判断——巨温性(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体型太大,散热能力较低,所以体温较高)。

研究进一步精进


  2020年2月14日,来自耶鲁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地质学家罗宾·道森和古生物学家丹尼尔·菲尔德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基于δ47碳氧同位素团簇温度计方法,对恐龙内温性这个问题的最新研究。进一步扩宽了人类对恐龙体温这个问题的认识。
通过恐龙与其他动物生长速率的比较,科学家认为恐龙是中温性动物。

  在罗宾·道森这篇文章的估计下:加拿大这一高纬度地区的兽脚类恐龙——伤齿龙的三个蛋壳样品测出的体温差距比较大,分别是38℃,27℃和28℃,但都显著高于环境温度,作者认为这代表了小型兽脚类恐龙可能是有一定的体温变化范围的,但也有相当高的体温自我调节能力。
  鸟臀类恐龙慈母龙的体温就要高很多了,无论是否考虑成岩作用影响,它们的体温估计都在40℃以上,最高估计可到44℃,可真是“发高烧”啊!相对而言,来自罗马尼亚的侏儒蜥脚类体温虽然较高,但没有这么极端,大约在36℃,和人的体温非常接近。
  同时,罗宾·道森发现,罗马尼亚的侏儒蜥脚类的体温测算结果和之前罗伯特团队对体型更大的蜥脚类恐龙测算的体温结果差不太多,侏儒蜥脚类和大型蜥脚类体重差了十倍,而体温却如此接近,因此她认为蜥脚类恐龙不具有“巨温性”。最起码可以认为在蜥脚类恐龙当中,体型和体温之间关系并不大。
  纵览现有的所有对恐龙各个类群(鸟臀类,蜥脚类和兽脚类)代表的δ47碳氧同位素团簇温度计体温估计,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恐龙内部当中体温有所差异,但都是显著的高于环境温度的。作者整体评估了恐龙的温度调节能力,认为它们应该类似现生的中温性动物(能自身产热维持体温高于环境温度的动物),如棱皮龟。系统研究显示这种能力存在于各个恐龙演化支系当中,也就意味着,这种相对主动和积极的体温调节策略,可能自恐龙的祖先开始,就是恐龙家族的“传家宝”。也许,这也是它们能够统治中生代陆地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失去母亲的濒危小秃鹫被“无人机妈妈”成功喂大  据外媒报道,以色列南部内盖夫沙漠的悬崖上生活着濒危的格里芬秃鹫一家三口,不幸的是秃鹫妈妈因飞到电线上丧生,仅靠爸爸带回来的肉不足以喂饱小秃鹫。于是以色列专家决定用无人机投喂食物,帮小秃鹫快快长大。这个临时的“无人机妈妈”每隔两三天就投喂一些肉。令人振奋的是在本周早些时候,小秃鹫走出巢穴第一次练习飞行。意大利翼装飞行女子骑在搭档背上从4000米高空跳下
这条位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挑战者深渊”长2550千米,平均宽度69千米,这里最深的地方低于海平面10924米,是目前人类所探测到的地球上已知的最深处。同时它也拥有举世无双的海洋生态系统,存活着能承受比海平面以上高1000倍压力的生物,比如巨型阿米巴虫。  人类已数次探究深渊  人类已使用深海潜艇和遥控水下航行器对“挑战者深渊”进行了数次探测。首次探测是在1960年1月23日,瑞士探险家雅克·皮卡和
當然,咱们也不排除和尚的作案嫌疑,保险起见,还是暂时看守吧!
2014年4月,从德文到多佛尔的人们都说东风传来了一种可怕的气味。源头可以追溯到德国农民的施肥工作。由于寒冷的天气迫使施肥时间延后,德国农民几乎同时在田里施粪肥。因为气味是一团团由空气传播的化合物,它们可以激发我们的鼻子作出反应。它们传播的范围由它们在空气中的浓度决定。像乙硫醇等一些化学物质能传播数百公里。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见鸟吃东西时,都是整个吞咽下去的。这是因为它们没有牙齿,所以省去了咀嚼的环节。但是你知道吗,很早以前,鸟类也是有牙齿的。我国科学家通过探究古鸟类牙齿的微结构,发现了它们躲过6500万年前“大灭绝”事件的秘密。  或许不少人会问,是不是所有古鸟类都有牙齿?鸟类的牙齿和它们的食性有着怎样的关系?现代鸟类还会有一些类似牙的器官吗?鱼鸟复原图大部分中生代鸟类都有牙齿  从化石记录中发现
人类的头发毁了鸽子  还有什么比度过一个温暖的春天,在公园里喂鸽子更好的事情呢?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大多数鸽子都少了一两个脚趾?法国一组相关研究人员关注的一群鸽子的情况也是如此。这是怎么回事?奇怪的鸟类美容风尚?鸽子帮的报复?不,都是因为人类的头发。  这些头发往往在鸽子聚集的地方漂浮,因为那里也是人们聚集的地方,它们会缠绕在鸽子的脚趾上。鸽子的翅膀特别不适合解开几毫米长的纤维,所以它们会缠得越来
一个人可以通过外表修饰来提高自己的魅力,也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内在素养来吸引更多人的眼球。总之,每个人都是优秀的,都具有不同的魅力、吸引力。那么,十二星座该如何散发自己的魅力来吸引更多人呢?  白羊座:常保天真  远远走来一群女生,很容易分辨出谁是白羊座,只要笑得最夸张的那个就是白羊座。从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爱恨分明的你,常拒绝一些你主观上认为不适合的人选。但有时也该给那些被你的笑声吸引的男生一些机
過去有句俗话:春困秋乏夏打盹冬眠。似乎一年四季都与睡觉有关。
在人们印象中,印度尼西亚不仅岛屿、湖泊众多,而且很多地方有着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仿佛是个绿野仙踪般的童话世界。然而好似地球尽头的爪哇岛却有着“月球表面”之称尤其在清晨,神圣壮观的地貌,仙境与现实的交汇,如梦如幻,令人震撼。。  印度尼西亚的布罗莫,在世界上大名鼎鼎,它位于爪哇岛东部,是一座锥形山,一座活火山。它有着犹如月球表面般的神奇地貌,同时也是印尼最为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令无数探险者心驰神往!
19世纪初人们将大块的石板连接起来,做成了黑板,让教师能够在上面写字给全班看,而“黑板”这个名字是在1815年才出现的。在18世纪的时候,因为纸和墨比较昂贵,所以便宜耐用的可擦写石板,便成为了代替品。当时学生上课的时候,会自备一块黑色的石板来上课,这些“小黑板”就是课室里大型黑板的前身。因此最初的时候,黑板的确全是黑色的,当时的黑板是用石板做成的。而在农村地区,黑板的原材料是木板,人们将蛋清和烤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