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1961—2019年横断山区66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数据,采用Sen斜率与修订的Mann-Kendall检验,以及Pettitt突变检验方法研究寒潮时空变化特征,运用小波变换相干揭示寒潮与大尺度环流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时间上,研究区寒潮显著减少(冬季最为显著),于1983年显著突变,但持续日上仍以1~5 d寒潮为主.(2)空间上,受纬度与海拔的影响,横断山区寒潮频次分布特征为北多南少,以德格、稻城、美姑、香格里拉及弥渡站寒潮频次显著减少,其余站点未有明显变化.(3)寒潮初日、终日趋于提早.初日以弥渡、宁蒗、香格里拉站最为显著,终日以昭觉、色达、香格里拉、稻城、喜德、弥渡、美姑站最为显著.(4)东大西洋-西俄罗斯遥相关指数(EA/WR)、多变量ENSO指数(MEI)、太平洋-北美遥相关型指数(PNA)、西藏高原-1指数(TPR1)、西藏高原-2指数(TPR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WPSHLI)与寒潮的相关性最强,且厄尔尼诺下寒潮比重趋于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