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视网膜Müller细胞可通过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病理过程.FK506可抑制实体肿瘤及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中VEGF的表达,但其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VEGF的表达是否有抑制作用鲜见文献报道.目的 观察FK506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永生化视网膜Müller细胞系进行常规培养并将对数生长期的Müller细胞分别接种到96孔培养板中,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800.00、400.00、200.00、100.00、75.00、50.00、25.00、12.50和6.25 pg/ml FK506 100 μl/孔(细胞密度为1×l04个/ml),MTT比色法确定Müller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最适FK506质量浓度.将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系分为正常对照组、FK506组、高糖组和高糖+ FK506组,分别用高糖DMEM培养液(含50 mmol/L D-葡萄糖)和正常DMEM培养基(含5.5 mmol/L D-葡萄糖)进行培养,并分别在培养基中加入FK506,至质量浓度为75 pg/ml.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质量浓度;分别采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VEGF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以目的基因与内参β-actin吸光度(A)比值和灰度比值表示.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正常对照组、FK506组、高糖组及高糖+Fk506组培养12、24、48 h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均呈多角形,大小一致.致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IC50的FK506质量浓度为75 pg/ml.正常对照组、FK506组、高糖组和高糖+FK506组细胞上清中VEGF蛋白的质量浓度分别为(966.46±13.59) pg/ml、(1 059.42±67.43) pg/ml、(16 243.11±3 926.38)pg/ml和(9 467.25±1 525.56) pg/ml,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1,P=O.00),其中高糖组细胞上清中VEGF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高糖+FK506组较高糖组细胞上清中VEGF的质量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FK506组细胞上清中VEGF的质量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个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VEGF 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量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6.06,P=0.00;F=5.44,P=0.01),其中高糖组大鼠细胞中VEGF 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高糖+FK506组细胞中VEGF 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高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K506组细胞中VEGF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4±0.09和0.68±0.18,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0.84±0.07和0.75±0.0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07).结论 高糖条件下培养的Müller细胞中VEGF表达明显上调,FK506则可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糖培养的Müller细胞中VEGF的表达。
FK506对高糖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摘 要】
:
背景 视网膜Müller细胞可通过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病理过程.FK506可抑制实体肿瘤及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中VEGF的表达,但其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VEGF的表达是否有抑制作用鲜见文献报道.目的 观察FK506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永生化视网膜Müller细胞系进行常规培养并将对数
【机 构】
:
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21500
【出 处】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32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一种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高发病率、高致盲性的眼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是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认为HSK是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与感染途径、免疫调控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HSK具有难治性及易复发等特点,在临床上应引起眼科医师的重视.从病毒感染与潜伏、细胞凋亡和免疫应答等方面就HSK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