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初中物理图像题的技巧分析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bj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掌握物理规律对于物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物理规律不仅可以用文字描述出来,还可以使用数学式子将其表示出来,利用函数图像来描述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形象、直观且能将动态的变化过程清晰的表示出来等是函数图像具有的优点,它能够让物理问题变得更加简单明了;使用物理图像能够更加形象的表示出很多的较抽象的物理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它也能够使物理学科和数学知识、信息技术等其他学科相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用函数图像来描述实验的结果,比文字和表格等更加簡洁和直观,在近年来的中考物理试题中,与函数的图像有关的题目层出不穷.
  关键词:物理图像;解题技巧;图像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9-0075-02
  一、函数图像能反映某些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例1李兰将冰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数据记录了下来,并将其绘制成如图1所示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的熔点是0℃.
  C.CD段表示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分析首先分析图像,从这个图像中我们可以知道,在0~3min这个时间段,物体是处于固体状态的冰,由于吸收了热量升高了温度,那么在3min~6min这个时间段,物体正处于熔化的过程但并未熔化完全,此时物体是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吸热温度维持在0℃不发生变化,在6min~9min这个时间段,物体就全是液态的,可以发现吸热温度又开始上涨,上涨到到100℃时,达到水的沸点,水开始沸腾,温度又开始保持不变.在这个冰加热的整个过程中,物体都是吸收热量的,因此它的内能会一直增大,所以说法正确的就是B选项.
  例2林老师在上物理课时给同学们做演示实验,她将一块边长等于a的立方体铜块从图2甲图中的实线标出的位置,下降到图中的虚线的位置,铜块刚开始下降时立方体的下表面刚好和水面保持一致的高度,那么铜块所受到的水的浮力的大小F与铜块的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关系的图像在图2乙图中描绘正确的为().
  分析首先分析题目,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FVg,又分析题目所描述的实验的过程可知,在立方体铜块慢慢沉入水中还未接触到容器底部之前,有两个不同的过程:(1)在铜块恰好浸没之前,V是逐渐增加的;(2)在铜块浸没以后,V的大小保持不变.所以铜块在这两个过程中所受到的浮力是先逐渐增大然后平衡保持不变的,因此铜块受到的水的浮力的大小F与铜块的下表面在水里的深度?之间的关系为:最初的时候,随着深度的增大,F也逐渐增大,最后保持不变.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为A选项.
  结合例题1和例题2,我们可以知道,在解答“利用函数的图像来反映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这类题型时,我们首先要理解一些物理变化的过程,以晶体的融化、水的沸腾等温度变化规律为例,再者,我们要将课堂上所学的物理公式等去找出某些物理量随其他物理量等因素变化的变化规律,借此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函数图像能揭示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例3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那么在图3中,描述水的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分析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可知: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和质量是正比的关系,因此选项A错误.又根据物质的特性有水的密度和比热容可知,每种物质都有其确定的密度和比热容,且这些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没有关系,因此选项B也是错误的,而选项C符合要求.再根据公式P=ρgh可得,当液体的密度一定的情况下,因为深度的增加,液体的压强也会增大,因此选项D也是错误的.仔细分析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这个题目考查的是同学们对:
  例4小于同学在一本课外书籍上发现了一幅图像,通过询问老师知道了这是一个“220V,40W”的白炽灯灯泡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如图4所示.小于从图像上推理得到了这个白炽灯泡在不一样的电压下的实际的电阻的大小值.小于突然想到,如果将两个一模一样的“220V,40W”的这种灯泡串联在一个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那么这两个灯泡实际上会消耗多少的总电功率呢?
  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这个函数图像,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一般I-U图像应正好是一条曲线,于是就透露出来一个信息:电流I和电压U不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电阻R不是一个固定的值,是会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的.而小于同学将这两个灯泡串联在一起,那么这两个灯泡中每个灯泡的电压就等于110V,所以这个题目我们首先就要将该灯泡在110V下的电流值在函数图像中找到,再利用公式P=UI计算得到这两个白炽灯泡的功率,经过计算得,功率为35.2W.
  通过例题3和例题4我们可以知道,在进行求解“利用函数图像来揭示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类题型时,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确定从这个函数图像中两个物理量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就是选择正确的符合要求的物理公式进行计算,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中,函数图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初中生更需要掌握好初中数学的函数知识.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函数图像法是一种解题的重要方法,需要同学们拥有识图、建图和用图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荆丽华.谈初中物理图像题[J].新课程(中学),2014(12):18.
  [2]巫忠来.谈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图像题[J].中学物理,2017(01):10.
  [3]林成国.初中物理图像问题教学的策略探讨[J].物理之友,2018(05):10.
  [责任编辑:李璟]
  作者简介:王雷(1984.3-),男,江苏省徐州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不学诗,无以言”,文字表达应有审美的考虑。苏东坡形容吴山:“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写文章亦应顾及读者的阅读感受,摇曳生姿、情韵宛然才能吸引读者,益智之外可获愉快的读感。评判文学作品用的是审美的维度,一般文章也不能割断与审美的联系。自古及今,但凡著述,当事人似都有提升文章审美品位的自觉。辞达而已,只是浅层次的要求;论说类文章也应情理俱佳、意深文美,在让读者接受学理启发、
历史进入近代,有几个时间点对日本具有特殊意义。1853年7月8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率四艘军舰抵达日本东京湾,给当时日本德川幕府开出的选择题是:不开国,就开炮。面对不战而败的屈辱,以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率领百官在京都皇宫紫宸殿向天地宣誓“五条誓文”为标志,日本开始了建设近代工业化强国的明治维新。迅速强大的日本,1894—1895年取得对晚清中国的甲午战争的胜利;1904—1905年又取得
摘要:初中数学的教学难度相对于小学而言提升了很多,有不少的学生在进入中学之后,便对数学产生了更大畏惧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吃力.为了简化数学学习的难度,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问题串”,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以下主要围绕在对概念型题目、重难点题目、应用型题目及归纳型题目的教学中都积极运用“问题串”,展开相关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研究  中图分
在《支持美国终止反垄断判决的备忘录》中,主审法官就应否终结派拉蒙案给出了很多支持理由。其中的一条是:许多原、被告已经不再营业,其他继续营业的被告,发行的电影比1948年少了很多。以米高梅为例,它在1939年发行了五十二部电影,其中包括《乱世佳人》《绿野仙踪》和《美好生活》;可2018年,只发行了三部电影。现在隶属于米高梅的另一被告联艺,它在1939年发行了三十部电影,包括《关山飞渡》《呼啸山庄》和
摘要: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并且也是中考的常考点,因此,我们有必要专项练习机械效率的有关题目.机械效率的概念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即η=W有用W总×100%,∵W总=W有用+W额外,∴W有用
摘要:图形的旋转变换过程大多伴随着其它因素的改变,在旋转变换之后整个数学题目的难度也会由此增大.本文基于初中数学图形旋转变换题解题展开探讨,论述了其在判断图形形状、证明线段数量关系、确定图形位置关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由旧知识串联起新的知识,通过位置变换后的重新组合做出全等代换.让学生理解清楚各种图形的变换关系,找到正确的解题路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图形旋转变换;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摘要:数学学科有着很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学生需要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对相关定义与概念进行精准把握,而数形结合属于初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就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展开探讨,以期能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数形结合;数学教学;运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9-0044-
摘要:数学是一门很灵活而且很深奥的学科,考验着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 “几何”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是比较难的一部分内容,它涉及到的一些折叠问题,需要学生们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解决.折叠就会产生许多不同形状的图形,学生们也可以在其中慢慢发现折叠的规律,从而进一步理解几何原理,最后将原理运用到数学解题之中.  关键词:初中数学;折叠;解题;教学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摘要: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误区,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误区,并且将数学方法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的使用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用举例的方法论证,希望对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提供一定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数学解题方法;物理教学;学习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9-0069-02  数学不
经常有人问我:曾国藩喝酒吗?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个性严肃内敛、持戒自律甚严、生活廉俭简朴的曾国藩,应该是与酒绝缘的。其实不然,曾国藩是喝酒的。浊酒一杯“打秋风”  曾国藩出生于湘中一个贫穷的农业县——湖南双峰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荷叶塘。按照这个地方的民俗,家里凡有值得开心的事都要喝酒。  曾国藩的家境一般,人口多,粮食金贵,基本上没有看到他在家里喝酒的记载。但他确实能喝点酒。我统计了一下,道光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