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舞蹈教育的师范性体现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haoguohu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师范舞蹈教育不同于专业院、团的精英式教育,是以培养具有综合艺术潜质、创新思维潜能和现代艺术观念的舞蹈人才,为打造一支高素质舞蹈师资队伍积蓄力量。因此高师舞蹈教育的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都应体现出师范性。由此,舞蹈课教案的编写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而达到其特定规范要求。本文主要以高等师范舞蹈教育为着眼的,思考和研究舞蹈课教案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体现。
  【关键词】舞蹈教育 师范类 教案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14质量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4jyxm381;安徽省宿州学院校级一般科研项目《本土传统戏曲与高校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思考与实践——以宿州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2yyb28。
  【中图分类号】J70-4;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216-01
  舞蹈课教案是舞蹈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需要精细的设计和策划。
  在舞蹈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教案的设计和编写,合理安排教学课程的分配、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实施等。由于舞蹈课不同于体育课单纯的肢体运动,它还涉及艺术审美的感知,以及形体美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掌握编写舞蹈课教案的基本方法,综合考虑舞蹈课教学的特殊性,十分重要。
  一、舞蹈教案是舞蹈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阶段性体现
  舞蹈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是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总结,仅仅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作概括性规划,明确每一阶段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但往往缺乏实际的可实施性。只有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编写与之相适应的舞蹈教案,才能有效的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将教学计划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中。例如在芭蕾基训的形体课训练中,教学大纲规定,通过芭蕾舞的基础训练手段,塑造学生的正确身形和优美体态,同时对芭蕾舞的基本动态特征、肢体语言表达方式、基础训练内容等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课程内容包括:地面热身训练、把杆上的训练、把杆下的训练以及表现力组合训练。在舞蹈教案中就可以将这些课程的训练细节作明确的书写和规划,如将地面热身训练分为具体的腿与脚的练习、上肢和上身的练习以及整体的配合练习等;将把杆上的练习分为基本脚位、擦地、蹲、小踢腿、划圈、小弹腿、单腿蹲、大踢腿的练习等等。
  二、舞蹈教案是教师在掌握舞蹈理论知识、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之后,向课堂教学的过渡环节
  舞蹈教案是舞蹈教师在掌握舞蹈理论知识后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实践中的必经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通常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这四部分组成的,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相互对立统一的整体,其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教师只有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运用正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处理好“教”的环节。只有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身体素质状况、及学习舞蹈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等,才能处理好“学”的环节。再在舞蹈课堂实践中努力实现这两者的完美结合,处理好“教”与“学”的这个主要矛盾。没有舞蹈教案的设计编写,再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无法在教学过程产生积极、促进的作用。如,在教授民族舞时,教师首先要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及这种历史文化传统下形成的特殊的舞蹈语言,将这些“舞蹈理论”渗透到舞蹈教学中。像蒙族舞蹈中有很多的手臂和肩部动作,如常出现在蒙古族舞蹈中的抖肩、柔臂、碎肩的舞姿,是与蒙古族人民常年骑马游牧有关;藏族舞蹈则以松胯、弓腰、曲背、屈膝、“一边顺”为典型特征,是受制于其高海拔寒冷的气候和山地环境等多重影响;维族歌舞中以节奏明快的手鼓、忽旋忽跃的舞步、委婉辗转的散板形成独具特色的西域舞蹈,歌舞中反映乐天知命、欢快、喜庆的美好愿望,是与其沙漠干涸的居住环境,以及受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影响有关。舞蹈教案要能提出这些内容,才能让学生在掌握动作要领的同时,了解动作背后更深更广的文化背景。
  三、舞蹈教案体现教师的逻辑组织能力,提高教师的全面教学能力
  舞蹈教师要进行教案写作,就必须搜索整理相关资料,包括采风观摩笔记等第一手资料及利用网络、舞蹈类书籍、报刊、舞蹈文献、摘要等第二手资料。并将这些资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归纳总结,对教案进行合理布局。对教学重点、难点作明确的设定并选择好解决方法。而课堂教学要以这些为基础,并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案编写的好与坏,体现舞蹈教师的文案写作能力以及逻辑组织力,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力、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能力以及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等。其中教学组织要求教师按照大纲的总体要求,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有序的组织,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科学的、循序渐进进行教学,分理条目,选择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切资料;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求教师对选择正确的教学手段,并根据教学反馈进行适时调整。因为在课堂教授针对的是整个集体,教学方法一旦出现偏差,将会影响整个班级学习水平的提高。舞蹈教师要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制定教学方法,因此对于教案而言,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个性;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即在规定的时间和教学范围内对教学内容的每个环节、步骤进行时间的合理分配,这就需要教师对时间的安排进行灵活且准确的拿捏。从教案实施的效果来看,有充足准备的教师,即便在教学中有口齿之失,或是临场应变能力不足,却最终能够清晰地讲授整堂课的内容。仅凭经验授课的教师,看似能有一堂生动活泼的舞蹈课,但从整体上看,缺少了稳定性和持久性,终不能创造一流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
  由于舞蹈课的特殊性,它要求教师在授课中,既要传授舞蹈理论知识,又要体现舞蹈训练人体肢体功能的特性。因此写好舞蹈教案,对于舞蹈教学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舞蹈教学的四个子系统,即:备课系统、教授系统、学习系统、自学系统。在课堂中实施教授行为,都是以教案为依托的,教案是备课子系统向教授子系统的过渡转化,没有教案这个中介,舞蹈教学活动就变得无章可寻。
  参考文献:
  [1]《舞蹈编导教程》.孙天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2]《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田培培.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3
  [3]《舞蹈文化与审美》.于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作者简介:
  李东旭,(1986-),男,山东菏泽市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楚亚丽,(1983-),女,山东菏泽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教学与表演。女,山东菏泽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教学与表演。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书是知识的宝库,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知识的转换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重要是,这种习惯能使幼儿终身受益。  一、培养阅读从讲故事开始  阅读最初是源于生活中丰富的视觉刺激,周围的一切对幼儿来说都是新的。他们不停的感知、探究这个全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在汉语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考试有20%的大比例分数,可以说占了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但是我们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因此学生一见作文心就烦。老师呢?也害怕作文教学,因为尽管很努力的讲解,但学生仍无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作文难,难作文,一提作文脑壳疼,这是不争的事实。将作文教学融入大自然课堂——接地气,对解决作文教学的“两难”问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想自己的作文教学经历,有值得咀嚼和回味的地方。  转轨在瞬间。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辅导课《校园一角》,我讲了整整一节课,口干舌燥的。指导读习作要求,引导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汉语是一门学好各科的工具学科,因此,我们教者应该把阅读本身当作一种能力来培养,让学生通过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有哪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在表达和交流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汉语课本,只是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一行行文字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汉语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汉语教师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汉言语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汉语教学的核心。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积累,谈一谈听障学生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策略。  一、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从“
期刊
【摘 要】 中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初中学按文体循环的难以突破的模式。原本作为中学的学生应该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上达到“过关”的基本要求,应能写各种文体。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学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补初中的作文课。《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阅读是人们了解事物的最佳途径,科学课除了实验课、操作课外,进行科普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科普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知识的宝库,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充足的营养。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在科学课堂内外进行科普类书籍的阅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深化学生对科学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此,结合科学学科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的迅速有效的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如何尽快地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对小学汉语阅读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期刊
【摘要】为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现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问卷对重庆某职业技术学院的383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校大学生对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需求不是特别强烈,但是在就业心理方面有较强的需求;在心理健康教育所选用的方式上,大部分同学倾向于实践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途径方面,大都觉得同学之间的传递更为有效。为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实效,可以注重多样化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215-01  谈到体育特长生,很多人不屑一顾,感叹一声“朽木不可雕也”。因为,他们的形象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文化”、“素质低”。事实真是如此吗?我带体育生的语文课,已经七年了。这七年,曾经愤怒,曾经惊喜,曾经流泪,曾经微笑,曾经失望,曾经欣慰……在此,我想谈谈我对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教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