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三物理复习的“理悟练联”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cyqi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物理复习可采用“理、悟、练、联”四字复习法。“理”是指认真对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通过理考点、重点、难点、易错点,在复习中不断提高。“悟”是指通过思考较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灵活应用知识进行解题。“练”在练中总结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联”就是按知识关联,把知识归类,题目归类,灵活迁移知识进行解决问题。
  【关键词】理知识结构;物理方法;解题方法
  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往往感觉到物理知识的难度一下子提高了,处理问题时往往觉得无所适从。我在复习中针对高考要求,采用了“理、悟、练、联”四字复习法,在实际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该复习的内容和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理”作为复习的第一步,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应特别重视,要认真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找出各知识点的脉络,构建一个完整的高中物理知识结构。针对高考考点理重点、难点、易错点。
  第一轮的复习虽然是对教材知识的重复,但已经不是新课意义上的重复,而是在理顺各章节的纲领关系,归纳各部分处理问题的方法。以纲领为线条讲解,以方法为主线进行习题分析。物理学的每部分都有其自身特点,如直线运动这一章,理解、熟悉匀速直线运动特点是掌握公式的前提,只有熟记公式,才能灵活应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对物体的分段处理是匀速直线运动的难点。如求速度为0的减速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的反演,这一类运动是非常重要的。这两个运动形式的连接已成为一种经典的模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速度时间图象是求解的捷径。要在复习中总结出各部分的特点,只有通过这样的复习,才能使学生在复习中再学习,在复习中提高,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悟”就是鼓励学生多思考,通过思考、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
  高二年级学习时的理解是低层次的。而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要提高一个层次
  在理顺知识结构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不局限于记住文字表达式。要努力做到明其文,晓其理。例如:电场强度定义是E=F/q。应该清楚有两种电场: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和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场。定义E=对这两种电场都适用,它是电场强度的普遍定义。但这两种电场性质不同,静止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不可能闭合。变化磁场产生的涡旋电场,其电场没有起点、终点,是闭合的,电动势的本质是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做的功,电感线圈中自感电动势、变压器中副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都是涡旋电场力产生的。
  当然,深刻理解不可能一次完成,它需要一个反复加深认识的过程。遇到新的现象、新的问题,我们都要重新认识、体会有关概念、规律的准确含义。但有些学生做了不少题,可就是学不好物理,正是由于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去“悟”理或没有“悟”到理。学习物理能否真正入门的关键也正于此。
  “练”由物理学科自身特点所决定。要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解题训练是不可少的。
  “练”首先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选择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练习题。典型性要突出题型特点,针对性要突出某部分知识内容和某方面的能力,要尽量做到有的放矢。“练”要眼到、手到、脑到。抓好审题,根据题意构想物理图景,画草图分析物理过程,寻求与之对应的物理规律等解题技能的训练。在解题技能训练中,要指导学生深入挖掘隐含条件,找出解题关键。如: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处理方法可归纳如下:1、正确分析带电粒子的受力及运动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前提。2、灵活运用力学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当带电粒子作匀速运动时,应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2)当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往往同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平衡条件列方程联立解得。(3)当带电粒子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时选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
  但有人认为,高考复习就是让学生多做题,希望在茫茫题海中遇到几道高考时能考中的题目,去猜题、压题。学生只顾埋头做题,却没有归纳总结解题要领,题做了不少,解题能力却没有多大提高。
  “联”就是按知识的关联把知识归类,题目归类。复习基本知识的归类,新授课与复习不一样。在新授课时,一般是就事论事,解决某一问题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达成了教学目标。但在复习课时,尤其是高三总复习就不能就事论事,应该以点带面,可以是跨知识点,用归类的方法进行复习教学。例如:在复习匀速直线运动时可以联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复习平抛运动时,可以联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复习圆周运动时,可以联系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复习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可以先复习带电粒子在单一场中的运动。分析他们运动的初始条件,研究他们的运动轨迹,归纳出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如何按知识的关联把题目归类。选用讲解例题要少而精,对同一类型的题目采取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来处理,善于启发学生联想。其实,高考中的“新题”、“生题”都是围绕知识的本源由同类型的“旧题”演变而来的。总结并掌握好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就可以对“新题”的物理过程分析,将同类型的解题方法引用进来。知识迁移能力就表现在这里。运用“联”的方法,在解一题时,可以联出一类题,并总结出相应的解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总之,高考物理知识点覆盖面大,重在考查能力。要想在高考复习中取胜。重在方法,主要是理解。物理是想懂的、悟懂的。只有反复思考,探索问题的实质,不断独立思考才能真正懂得,才会灵活运用知识、规律求解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在关键的高考中取胜。
  【参考文献】
  [1]1998年《中学物理教师》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环境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地理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中承担着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将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的环境意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产生一个新的局面。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境教育  一、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1.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生态的世纪,是可
简述了南江黄羊瘤胃紧急切开术的适应症,介绍了消毒、保定、麻醉等步骤,具体描述了手术过程。
【摘要】《海上扁舟》是美国著名自然主义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着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本文通过大自然的无情与人类的有情、人的希望与失望、大海的浩瀚与船只的渺小、个人的成长以及获救前后岸上的人的不同的对比,论文指出面对大自然对人类困境的漠然处之,友情、坚忍和协作,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希望。  【关键词】《海上扁舟》;斯蒂芬·克莱恩;对比    一、前言  斯蒂芬·克莱恩是美国文学史的上的奇才
文章主要结合当前严峻的反恐形势,通过对民航初级航空安全员体能、技能培训考核的内容、时间及考核的基地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合理建议,完善提升民航初级航空安全
【摘要】新课程教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也重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要使物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可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情景教学便于老师将物理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便于将学生的学习融于生活之中,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迅速提高。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创设物理教学情景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物理;教学;情景  我们知道问题是思维的缘
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要求阅读教学给予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更要有品味、消化、吸收的机会。因此,在自主阅读中,要注重课前预习、课中质疑
【摘要】实施分层教学,能使各类学生的学习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达到最充分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在教学中,通过了解学情、设置分层目标、教学反思、有效测试等手段实现教学分层的目标。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分层    一、分层教学理论的提出    义务教育的实施, 使所有的小学毕业生全部升人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中如果再沿用“
阐述了少年儿童信息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根据少儿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所具有的优势,提出了少儿图书馆提高少儿读者综合素质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