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茯苓的药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在上古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的记载。《神农本草经》把茯苓列为上品,认为有“主胸胁逆气,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的功效。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更是认为茯苓有神奇的功效,可“补五劳七伤,开心益智,和中益气”。《本草纲目》有关茯苓的用法有31条之多。在慈禧太后经常服用的13个益寿、补益方中,共有64味中药,其中用得最多的是茯苓,使用频率高达78%。至今,“五苓散”、“参苓白术散”、“茯苓四逆汤”等方仍在临床上常用,只要辨证得法,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球状或块状干燥菌核,主要产于我国东南各省,以云南省所产的野生茯苓质量最好。中医认为,茯苓具有健脾除湿、宁心安神、益智健脑、补肾固精的功效,药性平和甘淡,补而不滋腻,利而不伤津,是中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在其所含的活性成分中,主要为茯苓多糖,还含有茯苓酸、麦角甾醇、胆碱、组氨酸、腺嘌呤、蛋白质、卵磷脂、脂肪及一些酶类。茯苓多糖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卵磷脂则能直接参与机体抗氧化过程,消除自由基,保持机体活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美国医学家从茯苓中分离出一种具有很高抗癌活性的物质,对各种癌症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并且没有毒副作用,是一种高效天然的抗癌药物。
茯苓还是一种天然的美容佳品,晋代著名医家葛洪在医书中记述 “王子季服茯苓十八年,玉妇从之,能隐能彰,不食谷炙,瘢灭面,体玉泽”,虽然有夸大之嫌,但也说明它有美容功效。曾经有过报导,将白茯苓粉研成粉末,用蜂蜜调匀涂抹患部,可以治黄褐斑、雀斑和各种面部色素沉着。
由于茯苓有较好的药食两用效果,所以人们把它制成药膳和糕点,作为养生佳品,以求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早在唐宋时期,我国民间就把茯苓用于食疗。宋代《图经本草》有这样的记载:茯苓为末,浸入酒和蜂蜜中封月余,可制成极甘美的茯苓酥。北京特产茯苓饼更是名扬中外,色香味美,深受百姓喜爱。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球状或块状干燥菌核,主要产于我国东南各省,以云南省所产的野生茯苓质量最好。中医认为,茯苓具有健脾除湿、宁心安神、益智健脑、补肾固精的功效,药性平和甘淡,补而不滋腻,利而不伤津,是中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在其所含的活性成分中,主要为茯苓多糖,还含有茯苓酸、麦角甾醇、胆碱、组氨酸、腺嘌呤、蛋白质、卵磷脂、脂肪及一些酶类。茯苓多糖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卵磷脂则能直接参与机体抗氧化过程,消除自由基,保持机体活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美国医学家从茯苓中分离出一种具有很高抗癌活性的物质,对各种癌症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并且没有毒副作用,是一种高效天然的抗癌药物。
茯苓还是一种天然的美容佳品,晋代著名医家葛洪在医书中记述 “王子季服茯苓十八年,玉妇从之,能隐能彰,不食谷炙,瘢灭面,体玉泽”,虽然有夸大之嫌,但也说明它有美容功效。曾经有过报导,将白茯苓粉研成粉末,用蜂蜜调匀涂抹患部,可以治黄褐斑、雀斑和各种面部色素沉着。
由于茯苓有较好的药食两用效果,所以人们把它制成药膳和糕点,作为养生佳品,以求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早在唐宋时期,我国民间就把茯苓用于食疗。宋代《图经本草》有这样的记载:茯苓为末,浸入酒和蜂蜜中封月余,可制成极甘美的茯苓酥。北京特产茯苓饼更是名扬中外,色香味美,深受百姓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