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诱导配体shRNA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shRNA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与转移的影响.方法 用RNA干扰技术敲低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中APRIL基因的表达,以免疫印迹技术、细胞黏附、损伤修复及侵袭力检测等体外实验对比APRIL基因敲低前后细胞株SW480的增殖、黏附、侵袭及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转染组细胞APRIL蛋白表达的灰度值为0,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的1.0±0.3和未转染组的1.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5,P=0.00);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及未转染组最大增殖细胞数分别为(6.1±4.7)×104个、(36.4±14.4)×104个和(41.3±19.2)×104个,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F=24.76,P<0.05);转染组细胞黏附的平均吸光度(A)值为0.343,低于阴性对照组的0.409及未转染组的0.412,细胞黏附率相对于未转染组降低39%;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及未转染组迁移至损伤区细胞数分别为(47.89±13.16)个、(98.78±23.26)个和(108.01±39.11)个,与阴性对照组、未转染组比较,细胞迁移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53,P<0.01);细胞侵袭力(A值0.58±0.10)相对于阴性对照组(A值0.94±0.23)与未转染组(A值1.11±0.21)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5.771,P<0.05).结论 APRIL有促细胞增殖作用,很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并具增强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潜能。

其他文献
HI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是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最基本诊断依据.但是,HIV检测不是单纯的业务项目,与其他传染病实验室检测项目不同,特别要求HIV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几近100%.如果其结果假阳性,会影响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稳定,甚至导致受检者过激行为,有自杀举动;如果是假阴性,则会造成受检者不能及时接受医学干预,可以通过血液和性生活辗转传播,增加对社会的传染性.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批准了H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的李从荣博士等调查了湖北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中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基因型和耐药特征。
答:随着实时荧光定量PCR成为检测基因表达谱的高通量、高精度的方法,基因表达分析在生物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稳定的内参基因对反应进行标准化可以增加该方法的敏感度、重复性和动态范围,理想的内参基因在所研究的组织、细胞和实验条件下均恒定表达.管家基因是维持细胞最低限度功能不可少的基因,在所有类型细胞中都表达,是广泛应用的内参基因.但是,很多研究表明管家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以及不同条件下表达量并非永
期刊
肺炎链球菌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P)及多重耐药株的持续增加给治疗带来了严峻考验,临床实验室对该菌的药敏试验主要有K-B纸片法、Etest法、琼脂稀释法、肉汤稀释法和ATB链球菌药敏试验条等 [1-3]。
期刊
期刊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uman leucocyte antigen,HIA-B27)是HLA-I类分子基因中B位点上的1个等位基因,是经典的HLA位点编码的Ⅰ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基因产物之一。
期刊
血液细胞分析仪是临床检验的常用设备,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准确的测定,每日室内质控和定期的室间质量评价以及定期的校正是必须的程序,更严格的要求则需要在每20~50个样品问随机多次插入质控样品,用于监测仪器的稳定性.配套的质控品价格昂贵且预定数量有限,国内实验室多不可能做到多次插入质控品进行监测。
期刊
实验室诊断方法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确认和治疗的监测起着关键作用.自从1989年HCV被鉴定至今的近20年间,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HCV的实验室诊断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HCV抗体检测操作简便,耗时少,但对处于窗口期的标本容易漏检,且不能判别是活动性感染还是感染已被清除.HCV RNA检测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定量检测还可以用于抗病毒治疗监测;国际
目的 研究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碳青霉烯酶产生及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199株革兰阴性杆菌的MIC,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实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PCR扩增耐药菌株碳青霉烯酶基因,并测序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产酶菌株同源性.结果 141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具有3种模式,以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同时耐药
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通常是指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及冠状动脉猝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即有破裂倾向、易于导致血栓形成或进展迅速的危险斑块.当斑块破裂时,在斑块上或斑块附近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等,而这样的易损斑块所导致的管腔狭窄并不一定严重.早期识别易损斑块,对降低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率、病死率,有着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