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我省国际教育水平、发展我省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教育服务贸易;高等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27-0139-02
教育服务贸易属于国际服务贸易范畴,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相关规定,延伸到教育领域,可以理解为,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学活动之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于教育服务贸易范畴[1] 。我国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服务贸易领域具体承诺减让表”中,我国对教育服务也作出了相应承诺,将逐渐向世界开放我国教育市场 [2] 。这就意味着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将进入全球市场,获得一个新的市场环境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得到一个参与全球一体化,在全球化竞争中不断发展、成长的机会。但同时也将面临世界教育服务强国进入我国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和挑战。
近年来,教育服务贸易已成为世界各国不可或缺的经济增长内容,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投资和消费内容。不仅如此,教育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国际贸易大国,但在教育服务贸易领域并不占优势。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服务存在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黑龙江省地属我国北部,与北京、上海及沿海发达地区无论在经济上和教育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发展势头比较强劲,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历史文化、教育规模、消费价格等方面的都存在较明显的优势。但高端人才的欠缺和国际教育规模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我省国际教育水平、发展我省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是一个急需研究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精神,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教育强国”战略,促进我省教育事业快速稳步发展。到2010年年末我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5所,招收学生18 369人,比上一年度增长4.5%;在校研究生54 467人,增长5.3%;毕业生15 468人,增长5.5%。普通高等学校79所,招生19.5万人;并拥有在校生71.9万人,增长1.4%;毕业生18.1万人,增长3.8%。我省共有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5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58个,其中硕士项目四个,本科项目154个 [3] 。根据2010年度美国“门户开放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0月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中国学生人数从98 235增至12 7628,比上年增加29.9%。中国已成为美国留学生最大的来源国,约占美国海外学生人数的1/5。而黑龙江省准备申请赴美留学的学生人数也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低龄化趋势明显。2009年,我省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到7 000人,并且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同年,我省接收海外留学生1 738人,毕业1 365人,在读2 377人。同比2008年增长600余人。虽然各种数据均显示我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正呈现高速发展的势态,但在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使我省高等教育自身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得以暴露。我省地属我国北部,虽然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历史文化、教育规模、消费价格等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但由于整体办学水平不高,教育服务产品质量低,内容及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结构不合理,科研设施不够完善导致了大量教育资金及人才外流。
目前在国际上,特别是英、美等发达国家,都已经非常明确的把教育划归为服务行业。教育就其性质而言属于服务贸易范畴。西方国家多数大学都设有类似的营销部门,每年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国际教育市场上进行宣传 [4] 。我省高校也应该加大在国际市场上的招生宣传力度,针对目前来我省留学生生源地主要集中于亚洲,并以主要以文科、语言学习为主的特点,加大在非洲、美洲等国家的招生宣传力度。一方面,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减少我省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利用我省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培育相关专业的比较优势。我省的农业和电子产业可以说有较大的潜力和发展优势。我省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争取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我省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境外优秀教育资源,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及水平。吸引更多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另一方面,为了加快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加大政府教育投入的同时,应当积极建立多元化的办学体制。鼓励兴办民办教育,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来看,私立大学的蓬勃发展是政府行为之外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此外,我省应进一步促进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上一些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是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通过合作办学,可以更好地吸取国际名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并且通过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集中双方优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省高等教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我省应该大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更多的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加大对各级各类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支持力度,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从多层次、多领域开展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促进我省教育改革的发展,提升我省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另一方面,近年来教育服务贸易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高校的实力将决定谁在竞争中取胜。高校的竞争实力一方面表现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能力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它所具有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上,没有国际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就没有高水平的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也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高校的科研活动,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其中,不断增强其科研能力,为其走上社会进行创造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条件的高校要尽可能建立科技园,让学生介入其中,将知识、科技成果和产品连为一体,从而形成研、学、产有机结合的办学模式。高校科研活动也要有国际意识,不仅要求起点高,而且要善于和国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取长补短,将取得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大力改善教学和科研的软硬件质量,提高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加强科研活动,以科研促教学、促产业。高质量的教育是吸引外国留学生的基础,因此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学和科学硬件条件,建立一支稳定且具高素质的导师和任课教师队伍,基于来华留学生的特点和在培养上的难度,对导师和任课老师应有更高的要求。为我省培养更多的优质高层次人才,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作出更好地贡献。
虽然近年来我省教育国际化程度已有了很大提高,但类似于合资企业或外商独资企业的教育服务贸易仍不多见,更多的跨国教育合作还是在人员交流、教学合作交流等领域,而一般不涉及资本在教育部门的跨国流动 [5] 。不过这种方式其实也有它的有利方面,例如与出国留学相比,它可以减少部分外汇的支出和人才的外流,同时也可以促进省内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
完善来华留学所需的公共服务是吸引更多外籍留学生来我省学习的重要因素。我省应充分借鉴西方教育服务贸易发达的国家,特别是美、英、法、德等国的留学生资助计划。这些国家都非常重视外国留学生的招收,并相继制订了有利于促进留学教育的政策和措施,为留学生特别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提供包括奖学金在内的各种资助。另外这些国家提供给学生很多打工和就业的机会,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可以边学习、边打工,以贴补学习及生活费用。目前我省在这些相关政策、法规方面还很欠缺。因此,为更好地吸引留学生,我省还需进一步健全留学生服务政策。
目前,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部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早已成为本国的支柱性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省开放教育市场将是多赢的结局。随着我省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综合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我省将在培养出我省所需人才的同时,为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国际贸易平衡作出积极贡献。通过教育服务贸易,引入国外的先进办学理念和政治文化思想,在使我省教育质量改进提高的同时,加强我省应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挑战的国际综合竞争力,使我省成为像北京、上海及沿海等发达地区一样发展迅速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大省。
参考文献:
[1]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EB/OL].
http:www.wto.org.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EB/OL].http:www.gov.cn.
[3]2010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黑龙江省统计局,2011.
[4]姚军,郝智慧.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J].天津电大学报,2008.
[5]周满生.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新趋向及对策思考[J].教育研究,2003.
关键词:教育服务贸易;高等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27-0139-02
教育服务贸易属于国际服务贸易范畴,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相关规定,延伸到教育领域,可以理解为,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学活动之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于教育服务贸易范畴[1] 。我国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服务贸易领域具体承诺减让表”中,我国对教育服务也作出了相应承诺,将逐渐向世界开放我国教育市场 [2] 。这就意味着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将进入全球市场,获得一个新的市场环境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得到一个参与全球一体化,在全球化竞争中不断发展、成长的机会。但同时也将面临世界教育服务强国进入我国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和挑战。
近年来,教育服务贸易已成为世界各国不可或缺的经济增长内容,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投资和消费内容。不仅如此,教育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国际贸易大国,但在教育服务贸易领域并不占优势。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服务存在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黑龙江省地属我国北部,与北京、上海及沿海发达地区无论在经济上和教育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发展势头比较强劲,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历史文化、教育规模、消费价格等方面的都存在较明显的优势。但高端人才的欠缺和国际教育规模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我省国际教育水平、发展我省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是一个急需研究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精神,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教育强国”战略,促进我省教育事业快速稳步发展。到2010年年末我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5所,招收学生18 369人,比上一年度增长4.5%;在校研究生54 467人,增长5.3%;毕业生15 468人,增长5.5%。普通高等学校79所,招生19.5万人;并拥有在校生71.9万人,增长1.4%;毕业生18.1万人,增长3.8%。我省共有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5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58个,其中硕士项目四个,本科项目154个 [3] 。根据2010年度美国“门户开放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0月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中国学生人数从98 235增至12 7628,比上年增加29.9%。中国已成为美国留学生最大的来源国,约占美国海外学生人数的1/5。而黑龙江省准备申请赴美留学的学生人数也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低龄化趋势明显。2009年,我省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到7 000人,并且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同年,我省接收海外留学生1 738人,毕业1 365人,在读2 377人。同比2008年增长600余人。虽然各种数据均显示我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正呈现高速发展的势态,但在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使我省高等教育自身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得以暴露。我省地属我国北部,虽然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历史文化、教育规模、消费价格等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但由于整体办学水平不高,教育服务产品质量低,内容及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结构不合理,科研设施不够完善导致了大量教育资金及人才外流。
目前在国际上,特别是英、美等发达国家,都已经非常明确的把教育划归为服务行业。教育就其性质而言属于服务贸易范畴。西方国家多数大学都设有类似的营销部门,每年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国际教育市场上进行宣传 [4] 。我省高校也应该加大在国际市场上的招生宣传力度,针对目前来我省留学生生源地主要集中于亚洲,并以主要以文科、语言学习为主的特点,加大在非洲、美洲等国家的招生宣传力度。一方面,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减少我省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利用我省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培育相关专业的比较优势。我省的农业和电子产业可以说有较大的潜力和发展优势。我省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争取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我省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境外优秀教育资源,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及水平。吸引更多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另一方面,为了加快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加大政府教育投入的同时,应当积极建立多元化的办学体制。鼓励兴办民办教育,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来看,私立大学的蓬勃发展是政府行为之外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此外,我省应进一步促进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上一些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是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通过合作办学,可以更好地吸取国际名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并且通过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集中双方优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省高等教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我省应该大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更多的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加大对各级各类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支持力度,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从多层次、多领域开展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促进我省教育改革的发展,提升我省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另一方面,近年来教育服务贸易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高校的实力将决定谁在竞争中取胜。高校的竞争实力一方面表现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能力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它所具有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上,没有国际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就没有高水平的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也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高校的科研活动,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其中,不断增强其科研能力,为其走上社会进行创造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条件的高校要尽可能建立科技园,让学生介入其中,将知识、科技成果和产品连为一体,从而形成研、学、产有机结合的办学模式。高校科研活动也要有国际意识,不仅要求起点高,而且要善于和国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取长补短,将取得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大力改善教学和科研的软硬件质量,提高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加强科研活动,以科研促教学、促产业。高质量的教育是吸引外国留学生的基础,因此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学和科学硬件条件,建立一支稳定且具高素质的导师和任课教师队伍,基于来华留学生的特点和在培养上的难度,对导师和任课老师应有更高的要求。为我省培养更多的优质高层次人才,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作出更好地贡献。
虽然近年来我省教育国际化程度已有了很大提高,但类似于合资企业或外商独资企业的教育服务贸易仍不多见,更多的跨国教育合作还是在人员交流、教学合作交流等领域,而一般不涉及资本在教育部门的跨国流动 [5] 。不过这种方式其实也有它的有利方面,例如与出国留学相比,它可以减少部分外汇的支出和人才的外流,同时也可以促进省内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
完善来华留学所需的公共服务是吸引更多外籍留学生来我省学习的重要因素。我省应充分借鉴西方教育服务贸易发达的国家,特别是美、英、法、德等国的留学生资助计划。这些国家都非常重视外国留学生的招收,并相继制订了有利于促进留学教育的政策和措施,为留学生特别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提供包括奖学金在内的各种资助。另外这些国家提供给学生很多打工和就业的机会,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可以边学习、边打工,以贴补学习及生活费用。目前我省在这些相关政策、法规方面还很欠缺。因此,为更好地吸引留学生,我省还需进一步健全留学生服务政策。
目前,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部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早已成为本国的支柱性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省开放教育市场将是多赢的结局。随着我省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综合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我省将在培养出我省所需人才的同时,为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国际贸易平衡作出积极贡献。通过教育服务贸易,引入国外的先进办学理念和政治文化思想,在使我省教育质量改进提高的同时,加强我省应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挑战的国际综合竞争力,使我省成为像北京、上海及沿海等发达地区一样发展迅速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大省。
参考文献:
[1]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EB/OL].
http:www.wto.org.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EB/OL].http:www.gov.cn.
[3]2010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黑龙江省统计局,2011.
[4]姚军,郝智慧.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J].天津电大学报,2008.
[5]周满生.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新趋向及对策思考[J].教育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