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ji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素有“艺术之冠”的美誉,自人类诞生以来,这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就深深占据着人们的心灵。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因此,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无论是对艺术素质还是文化素质的提升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如今,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开展,在这种背景下,音乐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就承担了更加重大的责任。搞好音乐教学工作不仅仅是音乐学科本身的要求,更是整个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音乐学科并不被作为考试科目来设置,于是很多学生就把音乐学科作为副科来看待,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考试科目的学习上,对音乐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更严重的是,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把音乐学科打入了“冷宫”。在很多学校,音乐课的开课率远远达不到国家的标准,其它学科占用音乐学科时间的现象比比皆是,音乐学科被边缘化、不受重视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同时,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问题,我国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较低,甚至整个音乐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在种种不利的现状面前,初中音乐教师面对新形势,面对新课改对音乐学科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阶段开展的音乐教学工作要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魅力,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音乐的意境。当然,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目的地选取作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一旦学生的欣赏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学生就能够真正地听懂音乐。对于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学生才能在心理上与之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出学习的热情。另外,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尝试着把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融入到欣赏过程中,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学习知识,这样既不会给学生造成额外的负担,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二、挖掘音乐中的情感因素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没有情感的音乐根本就称不上是真正的音乐,充其量只是音符的集合。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挖掘音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感作为突破口,力图让学生的情感和音乐中的情感发生化学作用,产生共鸣,以便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那么怎样才能抓住情感这个突破口呢?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选准动情点,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才能够准确进入突破口;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感情去带动学生的感情。倘若教师自己在讲课的时候都平平淡淡、毫无激情,又怎么要求学生会产生激情呢?最后,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任何音乐都具有一定的画面感,或者说是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教师如果能够根据音乐氛围创设一定的情境,就会更有利于学生体会音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三、音乐教师要不断地自我完善
  在很多学校,由于音乐学科不受重视,很多音乐学科的教师素质普遍偏低,甚至很多教师根本不是专业的音乐教师,而是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的,这样教师的素质就很难得到保证,从而使得教师素质成为制约音乐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教师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那么教师怎样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呢?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放低姿态,把自己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之上,民主友好地对待学生,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智慧,发挥创造性,这样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其次,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音乐教师属于专业人员,因此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是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进行自我“充电”,以便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为音乐教师多创造一些进修的机会,让教师走出校门,吸收更多的知识和养分,以便为音乐教学工作带来新鲜的空气。最后,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是为人师表者,要想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就要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从而以健康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
  四、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
  音乐创作是在音乐素养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才能够从事的工作。然而,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试着进行一些音乐创作。这是因为音乐创作活动是学生把音乐知识转变为音乐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创作音乐,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会,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把创新融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对于学生整个音乐学习活动及音乐素养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五、把多媒体工具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来
  多媒体教学在教育科学不断进步的今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工作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把多媒体工具引入到教学中来对于音乐教学环境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音乐学科是整个初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音乐学科又承担着促进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重任,因此,音乐学科应当更加受到重视。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初中音乐学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则不仅会影响到音乐学科本身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整个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及目标的实现。因此,初中音乐教师一定要认清自己肩上的重担,努力克服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这样不仅对于音乐教学工作意义重大,而且有利于为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美术教学要走出美术小天地,寻找跨学科知识的结合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为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关键词: 美术综合素质 音乐 融会贯通    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使不同学科体系知识从分化走向整合,产生并发展了许多综合性、交叉性的边缘学科。所以“综合性”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类素质提出的必然要求。《美术新课程标准》加强了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因此,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要考虑到个别差异,又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我们作为历史的传承者——教师,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相应发展,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究且认真深思的。  中国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分层指导”恰是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具有的差异
摘 要: 初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乐理知识,进行唱奏,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水平,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促进他们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 思想品德素质 文化素质 身心素质 创新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乐理知识,进行唱奏,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水平,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促进他们全面、自由
近年来,针对各地忽视教育方针,片面追求升学率,为考而教,为考而练,加班加点,狂轰滥炸,师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成天晕头转向,疲于应付,但教学效果却不见提高的现状,鲁苏等省实施规范办学,严禁节假日补课,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保护了师生的身心健康。为达到减时不减效的目的,我校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开展市、县、校三级的“同课异构、和谐共振”大型公开课等活动,狠抓课堂效果。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结合一年
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目前,加强德育工作已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化学教学中,我们把育人的工作放在首位,利用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德  介绍化学发展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德。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对化学、矿物学感兴趣,尤其热衷于化学实验。由于种种原因,他一生未曾听过大学的化学课。但通过多
全面推进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新课程的实施不仅仅是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对教师产生强烈冲击,更要求学生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形成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自主探究
以固体超强酸ZrO2-SO24-为催化剂合成了α-萘乙酸甲酯.制备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ZrOCl2@8H2O水溶液,以氨水作沉淀剂,沉淀干燥后以0.75 mol/L硫酸溶液浸渍,再于650℃下焙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