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读物伴我们成长

来源 :语文世界(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gcs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理由]
  “中美少儿同步科学阅读”系列丛书,以美国的优质教育刊物为基础,获得了美国卡洛斯出版社的独家授权,为中国的读者奉献高品质的科普读物。中国新闻网也多次报道,相信读者朋友一定会从中受益。
  [内容简介]
  “中美少儿同步科学阅读”系列丛书是美国学生必备的科普读物,涵盖了艺术、科学、心理、生理和自然等领域,解析科学的变迁,讲述爱和希望的故事。该丛书可读性强,以专题的形式,向读者传播最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大家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精华分享]
  “中美少儿同步科学阅读”系列丛书具有独特的全球观、超凡的想象力、优雅的艺术性、清新的幽默感,让我们一起欣赏下面的精彩故事吧!
  当植物饿了的时候
  一、一触即发
  捕虫草的叶子可以像嘴巴一样一张一合,裂片处长有敏感的触毛。叶子里面有细小的腺体,能产生甜美的花蜜。芬芳的花蜜吸引昆虫飞过来,碰到裂片处的触毛,捕虫草的夹口就会猛然合上,将昆虫牢牢地捉住了。
  捕获昆虫后,捕虫草叶子内侧的腺体就会分泌一种红色的液体,其中含有消化蛋白质——酶。这些酶将昆虫分解成捕蝇草能够吸收的液体,整个消化过程持续十天。之后,捕虫草的叶子会再次敞开,等着下一顿美餐。
  二、陷阱捕捉
  捕虫草喜欢为那些倒霉的昆虫准备“死亡游泳池”。这种植物的叶子呈细小的管或罐状,用来收集雨水。它们的叶子能分泌蜜粉,引诱昆虫来到管边。这种蜜粉非常滑,如果一只蚊子或甲虫接触到蜜粉,就会直接滑进“死亡游泳池”的池底。
  也许你会说:“难道它们不能游出来吗?”实际上,捕虫草里面长着向下的刺。昆虫拼命往上爬,但这些刺会挡住去路。可怜的昆虫筋疲力尽,最后还是沉到了“死亡游泳池”的池底,最终被捕虫草消化。
  捕虫草只会吃掉昆虫体内柔软的部分,而它们硬硬的外壳或骨头会在这些捕虫管下面堆成一座垃圾山。
  三、黏住你
  毛毡苔这种植物因枝叶表面覆盖着黏性液体而得名。这些液体就像在阳光下闪耀的露珠,但它的体内含有消化液。这些消化液由长满叶子表面的触须状腺体分泌出来。
  昆虫无法抗拒晶莹露珠的诱惑,结果却掉入了无法逃脱的陷阱。这时候,昆虫越想挣脱,就越是不停地触蹭毛毡苔叶子上的触角。就这样,叶子将昆虫活活地困住了。在胶水似的露珠中,昆虫最后窒息而死。
  虽然毛毡苔喜欢吃昆虫,但有些毛毡苔还需要依靠昆虫授粉。为了避免昆虫掉进陷阱里,这些毛毡苔的花都开在植株的上方,远离了危险。
  四、能骗过毛毡苔吗
  科学家曾经认为,植物诱捕昆虫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直到19世纪末,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毛毡苔能消化捕获的昆虫。
  在一次实验中,达尔文之子弗朗西斯准备了两组毛毡苔,给一组喂养了一些昆虫,另外一组却没有喂养昆虫。最后,喂养了昆虫的毛毡苔比“饿着肚子”的同胞们长得更高更健康。
  达尔文也曾想骗一骗这些食肉植物,比如往它们的叶子上扔一些杂物,或用小棒戳它们的触角。有时候,这些食肉植物会稍有反应。但如果这些食肉植物捕获的是不能食用的猎物,它们的叶子就不会长时间合上。
  如果一株捕虫草判断失误,捕获了不能吃的猎物,它第二天就会“芝麻开门”,将“猎物”扔出来。这些植物似乎能判断出猎物是否美味,但现在人们仍不知道植物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其他文献
模仿是人类的天性,这个天性里头包含了如此巨大的功利,使得世世代代的人们乐此不疲,以至于遮蔽了人性中那个最为古老的源头。  我最早的记忆是三岁多时的一件事。似乎是,我从小就缺乏肢体模仿的能力。那时的幼儿园经常排节目,在我的印象中,我特别害怕这类活动。似乎每一次,我都像个傻瓜一样站在队伍里,,或茫然地跟着队伍移动。有一天,是周末在家里,父母要姐姐表演一个节目,好像是跳舞,姐姐是个乖女孩,马上表演了。接
大约七岁的时候,有一天,我看见堂哥戴着自己编的柳条帽骑在牛背上从河边晃晃悠悠走回来,我羡慕极了,也想骑牛,但看着那黑牯牛威武的样子,就感到害怕,怕它用牛角挑我,或摔下我。大人说牛欺生,牛发了脾气,会把人顶伤或摔坏的。我胆子小,算了,就不骑牛了。  这时,父亲打开猪圈门,让猪在院坝里换换空气,晒晒太阳,伸伸筋骨,说这样猪才长得快,肉也瓷实。那猪走上院坝就开始奔跑撒欢儿,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有趣,这里啃啃
1  朋友讲了一个笑话,说有个小伙子,骑辆破摩托去什么地方,路况不好,结果“哐啷啷”一声,油箱盖还是什么部件,被颠掉了。  小伙子急忙下车去捡,不料被一个老太太抢先捡起来,她不肯还给小伙子,非说自己捡到的,就归自己了。小伙子好说歹说也没效果,只好报警。  警察来了,也拿老太太没办法,反过来劝小伙子认了吧。这时候高潮来了,只见老太太蹒跚地走到社区废品收购站,把油箱盖卖了五毛钱,然后拿钱走人了。收废品
母亲生病卧床,爷爷下地务农,一位年仅三岁的小女孩想要分担家庭压力,踩着椅子站在比她还高的灶台前费力地用双手举起菜刀,青椒、白菜、鸡肉……生火起灶,各种食材在观众提心吊胆的注视中被小女孩处理着,最后成菜上桌。  这是某直播平台上的一段视频。在视频最后,母亲似乎从没有生病,还和爷爷一起推广商品;视频底下有多位网友评论视频剪辑造假,是通过消费孩子来带货,还有人说菜刀、灶火、热油也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  
寓言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寓言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和逻辑思维,有着非常高的教育价值。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是重要的组成内容,通过生动的形式穿插在教材中,有着很强的趣味性,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在寓言教学中融入言意共生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一、体现目标  言,即文本的语言;意,即文本的内涵。寓言教学既要得言,也要得意,言和意应该是和谐相生、互相促进的
晋人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乃表里俱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司图空《诗品》里形容藝术心灵为“空潭写春,古镜照神”,此境晋人有之——王羲之曰:“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心情的朗澄,使山川影映在光明净体中!  晋人的美的理想,很可以注意的是显著的追慕着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意象。他们赞赏人格美的形容词像“濯濯如春月柳”“轩轩如朝霞举”“清风朗月”“玉山”“玉树”“磊珂而英多
1962年,瑞士艺术家丹尼尔·斯波利写了一本《概率地形学轶事》,用脚注的形式描述了他巴黎寓所一张桌子上80件物品,以及这些物品引发的联想、回忆和轶事。他把桌子上的物品视为当代生活的地图,就像湖泊里的蚊子。每件东西,从餐刀、火柴到一把盐,都提供了沉思过去、当下、日常生活的機会。  家中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沉思。1790年,法国军官萨米耶·德梅斯特因为一场决斗被判禁足42天,他突发奇想,可以把自
12岁时,稻盛和夫随父去寺庙拜访一位得道高僧,问询人生之路。高僧是一位很老很瘦的和尚,他仔细打量了稻盛和夫,对其父说,这孩子不需要问了,你们回去吧,以后让他多说“南曼南曼”就可以了。  “南曼南曼”是佛家禅语中“谢谢”的意思。此后,稻盛和夫牢记高僧的这句话,真的将“南曼南曼”每天都挂在嘴上。  27岁时,稻盛和夫创办了京都陶瓷株式会社。京瓷是一家以精密陶瓷技术为基础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但稻盛和夫本
折扇,古谓之“折叠扇、聚头扇、撒扇”,一般由竹木或牙骨、韧纸或绫绢合制所组成的可折叠之扇。其随身怀袖,携带方便;其扇面书画,扇骨雕琢,为文人雅士出入时往往携之而相伴;又别称“怀袖雅物”,以及“并面、便面、障面”等。其品种有纸折扇、象牙扇、贝壳扇、檀香扇、孔雀翠羽扇等。   折扇以纸质为最普及。此扇是以细长骨片疊起,下端头部以钉铰固定,其余则可展开为半圆形,上用特种纸张裱糊而成,并在扇面上题诗作画
元西  忆起,高中,似乎是不关于生活,只关于梦想的。由彼观之,梦想清晰得不得了,就好像心之所向,就指着那么一所大学,甚至那么一个专业了,从不曾想梦想是如此繁复之物。感觉自己就像肖申克里的一只鸟,每根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芒,觉得飞出去,梦想不远,餐风饮露仍觉爽,天被地席处犹欢。  窗外开始滴答。算起来,这座南方的城,许久没下过雨了,一如我的梦想,似乎也许久没露过头。上一次这么安静地听雨,似乎还是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