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化高校创业教育和实践,应当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差异,划分“面”“线”“点”不同层面群体,运用分层归类、分类指导的思路,对全体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意识大众教育,为相当一部分创业意向更加强烈或创业优势更加明显的大学生群体搭建创新创业锻炼平台,并推动一部分最具创业潜力大学生群体的成熟项目实现孵化转化,发挥“面”的基础作用、“线”的支撑作用和“点”的引领作用,这样就能构建起高校“点-线-面”协同、微观中观宏观层次分明的创业教育和实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