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校是为国家输送社会需求人才的一个重要机构,其培养的学生有很强的市场定位,只有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才才能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本文旨在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现金的教育机制、教学方式、师资力量、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企在探索适合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模式和途径。
关键字:中职生;职业道德;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引言:一直以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注重的是对学生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相对而言,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系统培养,由此培养出的学生虽然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却缺少相应的于职业相符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显得不足。因此,中职类职业学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候要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提高他们的社会竞争力。本文就目前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研究合适的对策。
一、 目前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1、教学方式不当。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相对来说过于单一,教学上大多在课堂上如同其他基础知识一般的传授学生,忽视了系统的引导和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深入培养,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专题谈论组、报告会、培训机制等实质上的教育活动。课堂教育教师对学生缺少引导,忽视学生之间的分组交流和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合适的交流,致使学生只是在被动的学习知识。导致中职生走上岗位之后表现出缺乏对职业道德的系统和内在的认识、理解,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工作时实践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适应能力等。
2、中职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加上家长对学生的溺爱,致使现在的学生普遍的心理素质不高,学生普遍的存在自私、缺乏同情心、没有团结意识、懒惰、经不起挫折等因素。这些因素致使学生变得叛逆,难以管理,无法自觉的完成学习过程。由于自身承受社会压力的能力极其薄弱,在面对激烈的学习和社会竞争时候容易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对社会和生活失去了正确、积极的认识,这些都是制约教学开展的因素。
3、教学内容缺少与外界的联系。职业道德包括一般职业道德和行业职业道德。但是现在的职业道德教育据调查显示明显缺少对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由于中等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缺少与相关行业以及企业的联系,导致学生无法了解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位所应具有的基本的职业操守岗位具体要求。
4、师资力量不足。缺少甚至没有专职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是我国中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职业道德教育课一般是由政治课教师或其他教师兼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对此内同很多是草草了事,一笔带过。总体而言,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
5、缺少严格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职业道德评价方式过于粗糙,大多数学校采用试卷问答的方式来对学生职业道德进行评测。这种评价方式知识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呢你和具体行为方式没有实质的指导性评价。因此,现行的评价方式缺少科学性和规范性,难于准确、客观的反应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实际受教育水平,很多在校评价合格的学生,却在社会岗位上表现的不尽人意。
二、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对策研究
1、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的技能知识掌握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首先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和心理的成型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目的转为以就业目的,将直接面对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学校适应、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化解。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为职业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开展生动有效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要结合民族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毕业典礼等,开展职业教育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台、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等的建设,发挥黑板报、橱窗、图书馆、陈列室及模拟职业场景等的宣传作用和校训及学校发展历史等的激励作用,注重宣传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及行业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
3、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对近年来中职生毕业后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认真仔细地分析和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用人单位首先看重的是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并以此作为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从教育规律来讲,个体的品质特征一旦形成则极难改变,道德水准的高低将决定是否可以为企业创造效益。目前,我国的中职生大部分来源于普通教育中的成绩不佳者,而且年龄结构决定了中职生还没来得及形成稳定的个性,很多学生没有在普通教育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对未来的认识十分模糊,缺乏学习动力,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意志为出发点,社会责任感淡薄。要改变这些现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显行尤为重要。
4、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培养学生必要的就业技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生命价值的重要标尺。一方面中职学校要从教育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开始,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各种职业活动、能力测试,让学生逐步找准职业定位;另一方面,通过开设职业道德相关课程、开辟职业指导专栏、组织学生参观人才市场和实习基地、邀请校友来校作创业报告等形式,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社会职业,牢固树立起"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就业理念,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职业目标,设计未来人生蓝图。
参考文献
[1]杨海荣.浅谈中职学校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J].广西轻工业.2009(06)
[2]王继平.进一步增强德育课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3)
[3]和芳.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J].河北煤炭.2006(06)
[4]罗京宁,郁翠红,王晓燕.创设班级德育活动课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9)
关键字:中职生;职业道德;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引言:一直以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注重的是对学生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相对而言,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系统培养,由此培养出的学生虽然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却缺少相应的于职业相符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显得不足。因此,中职类职业学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候要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提高他们的社会竞争力。本文就目前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研究合适的对策。
一、 目前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1、教学方式不当。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相对来说过于单一,教学上大多在课堂上如同其他基础知识一般的传授学生,忽视了系统的引导和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深入培养,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专题谈论组、报告会、培训机制等实质上的教育活动。课堂教育教师对学生缺少引导,忽视学生之间的分组交流和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合适的交流,致使学生只是在被动的学习知识。导致中职生走上岗位之后表现出缺乏对职业道德的系统和内在的认识、理解,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工作时实践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适应能力等。
2、中职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加上家长对学生的溺爱,致使现在的学生普遍的心理素质不高,学生普遍的存在自私、缺乏同情心、没有团结意识、懒惰、经不起挫折等因素。这些因素致使学生变得叛逆,难以管理,无法自觉的完成学习过程。由于自身承受社会压力的能力极其薄弱,在面对激烈的学习和社会竞争时候容易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对社会和生活失去了正确、积极的认识,这些都是制约教学开展的因素。
3、教学内容缺少与外界的联系。职业道德包括一般职业道德和行业职业道德。但是现在的职业道德教育据调查显示明显缺少对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由于中等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缺少与相关行业以及企业的联系,导致学生无法了解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位所应具有的基本的职业操守岗位具体要求。
4、师资力量不足。缺少甚至没有专职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是我国中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职业道德教育课一般是由政治课教师或其他教师兼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对此内同很多是草草了事,一笔带过。总体而言,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
5、缺少严格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职业道德评价方式过于粗糙,大多数学校采用试卷问答的方式来对学生职业道德进行评测。这种评价方式知识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呢你和具体行为方式没有实质的指导性评价。因此,现行的评价方式缺少科学性和规范性,难于准确、客观的反应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实际受教育水平,很多在校评价合格的学生,却在社会岗位上表现的不尽人意。
二、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对策研究
1、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的技能知识掌握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首先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和心理的成型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目的转为以就业目的,将直接面对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学校适应、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化解。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为职业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开展生动有效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要结合民族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毕业典礼等,开展职业教育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台、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等的建设,发挥黑板报、橱窗、图书馆、陈列室及模拟职业场景等的宣传作用和校训及学校发展历史等的激励作用,注重宣传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及行业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
3、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对近年来中职生毕业后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认真仔细地分析和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用人单位首先看重的是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并以此作为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从教育规律来讲,个体的品质特征一旦形成则极难改变,道德水准的高低将决定是否可以为企业创造效益。目前,我国的中职生大部分来源于普通教育中的成绩不佳者,而且年龄结构决定了中职生还没来得及形成稳定的个性,很多学生没有在普通教育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对未来的认识十分模糊,缺乏学习动力,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意志为出发点,社会责任感淡薄。要改变这些现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显行尤为重要。
4、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培养学生必要的就业技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生命价值的重要标尺。一方面中职学校要从教育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开始,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各种职业活动、能力测试,让学生逐步找准职业定位;另一方面,通过开设职业道德相关课程、开辟职业指导专栏、组织学生参观人才市场和实习基地、邀请校友来校作创业报告等形式,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社会职业,牢固树立起"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就业理念,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职业目标,设计未来人生蓝图。
参考文献
[1]杨海荣.浅谈中职学校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J].广西轻工业.2009(06)
[2]王继平.进一步增强德育课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3)
[3]和芳.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J].河北煤炭.2006(06)
[4]罗京宁,郁翠红,王晓燕.创设班级德育活动课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9)